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特辑】邓小平的西南三线建设调研

作者:梅兴无 来源:《文史春秋》2023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4-08-21 14:26:32 浏览次数: 【字体:

邓小平的西南三线建设调研

梅兴无

邓小平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身体力行。1965年,我国三线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11月1日至12月7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主席的委托,邓小平到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一线调查研究。

先抓紧时间到下面看看

1965年11月1日,邓小平带领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的主要负责人,离开北京,开始对西南三线建设的调查研究。邓小平一行到达成都,李井泉、程子华等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打算先汇报西南三线建设总体情况。邓小平说,眼见为实,还是先抓紧时间到下面看看。

11月2日,邓小平召开调研座谈会,现场听取二机部(核工业)负责人关于核工业基地在三线地区选址、科研、生产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当时,对新铀浓缩厂的厂址选定有不同的意见,建设单位认为原定地址布局分散、水源温度不适宜,并重选了一个新址。汇报一结束,邓小平立即带领李井泉、程子华等以及二机部选址组和建设单位负责人,到新址踏勘地形,考察环境情况。经过实地勘察调研,邓小平认为新址背靠大山,地形隐蔽,面临大河,水源温度适宜,能满足工艺要求,且场地平坦,利于厂房合理布局,当场拍板决定改在新址建厂。

接着,邓小平又实地调研784厂、715厂等重点军工企业,对这些三线骨干企业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11月4日,邓小平到四川德阳考察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两个三线建设“歼灭战”项目。在前往成昆铁路建设调研途中,邓小平考察了内江的威远油气田项目建设。

11月9日,邓小平一行抵达建设中的成昆铁路调研。在成昆铁路峨边、金口河车站施工现场,邓小平步履矫健地沿着铁路的枕木走到金口河关村坝隧道建设工地视察,叮嘱铁路建设者要把成昆铁路建设作为三线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摸透情况解决问题

11月11日,邓小平乘坐专列,沿着成渝铁路来到重庆市。他在重庆停留8天时间,这是他这次西南之行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他说,重庆市是我国的重要军工生产基地,有40余家军工企业,要舍得花时间摸透情况、解决问题。

他先后调研了生产轻重型武器装备的重庆建设机床厂、空气压缩机厂和长安机器厂军工企业。邓小平到建设机床厂参观四联车间产品项目,在新办公楼厂部会议室听取厂长汇报;此后他又到重庆钢铁厂调研,听取公司有关生产建设的汇报,参观生产车间,在视察弧形连续铸钢机和行星轧机的试验时,称赞这是两件好事、两件大事。

1965年11月,邓小平视察重庆。

在重庆期间,邓小平先后召集5次会议,集思广益,研究谋划重庆常规武器生产基地建设,反复强调要建设好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武器生产基地,并就重庆南线(长江以南)的高炮生产基地、北线(长江以北)的光学仪器和核工业基地、长江沿线的造船基地及配套的研究所等重大事项进行研究论证,要求在重庆周围搞成一个小体系。

邓小平的此次调研,对加快推进重庆三线建设工作,特别是重庆常规武器生产基地建设,进而奠定重庆现代工业基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搞建设一定要有战略眼光

邓小平一行乘坐专列离开重庆,沿着新建成的川黔铁路继续南行,途中考察了凉风垭隧道和乌江大桥等工程。

11月21日,邓小平乘专列抵达贵阳,当天下午,听取七机部(航天)黔北基地建设和六盘水煤矿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在谈到六盘水的开发时指出:“没有电网是不行的。贵州有煤,火电缺。贵州要很好地规划,要综合利用,各行各业在这里搞多少工厂,要些什么,要多少,怎么解决法,都要有个规划。”“物资供应,粮食供应,生活品供应都要跟上去,要全面规划。”11月23日,邓小平一行乘坐的专列沿贵昆线贵州段抵达刚刚建成的六盘水关寨车站,他下车接见了铁路建设者,转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问候,欣然挥笔题写了“关寨站”站名。

1965年11月23日,邓小平视察六枝。

邓小平在调研中,反复强调搞建设一定要有战略眼光。他对六盘水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寄予厚望:“这里的潜在条件太好了!”当余秋里谈到要在盘县搞一个钢铁厂时,邓小平当即予以肯定:“这样可以就地消耗煤。”他的这个以煤为中心,在六盘水发展钢、铁、煤、电及其他配套项目的战略思想,对促进三线建设,特别是六盘水建设,产生了长远的重要指导作用。11月24日,他前往六枝煤矿调研。在听取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汇报矿区生产建设情况时,他又谈到要适应三线建设的需要,重视和发展能源和原材料。

路再难走也必须去

邓小平乘专列折返成都后,决定到攀枝花考察。当时成昆铁路尚未贯通,去攀枝花得先从成都坐小飞机飞过大小凉山到西昌,再从西昌坐汽车到攀枝花,沿途都是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土路,交通很不方便。

李井泉劝他等成昆铁路贯通以后再去看。邓小平说,攀枝花钢铁基地是毛主席关注的重点,路再难走也必须去!回北京好向毛主席、周总理报告那里的情况。

1965年12月1日,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的兰尖铁矿山顶,邓小平(右)、李井泉(中)、程子华(左)观看整个矿区。

11月30日,邓小平乘小飞机抵达西昌后,次日乘坐一辆吉普车,沿险峻的山路,一路尘土飞扬来到攀枝花。12月1日,邓小平不顾旅途劳顿,在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攀枝花基地建设总指挥徐驰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兰尖铁矿的最高峰。邓小平兴奋地说:“今天在山上,面对一比一的天然大地图,听了你们的说明,我们就不必再到各厂址、工地去看了。明天坐下来,专门听取你们汇报攀钢的设计规划和建设安排,还要听听你们在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2月2日,在攀枝花新建的招待所会议室里,邓小平听取了徐驰对攀枝花基地模型沙盘的详细讲解,激动地说,要说在攀枝花搞钢铁,这里真是得天独厚啊!

邓小平还仔细听取徐驰关于钢铁、煤炭、电力、水泥、铁矿、石灰石矿及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厂址和建设方案的情况汇报,认为在这里建设后方钢铁基地的条件成熟,当即代表党中央确定了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方案。

邓小平对基地规划问题十分重视,指出:这么多人搞会战,没有一个好的安排、好的计划,怎么行?随后他特意安排随同考察的余秋里等人留下,研究解决办法。根据邓小平的指示,设计人员认真修订完善了建设规划。

勾勒西南三线“两点一线”蓝图

12月3日,邓小平一行从西昌乘小飞机抵达昆明。从12月4日起,邓小平对云南三线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在调研水泥厂时,他指出要重视发展建材工业,云南三线建设需要大量水泥,单靠外地支援是不现实的,就地取材才是解决建设用水泥的唯一办法。

通过对西南苎线建设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邓小平对三线建设的战略目标考虑得更全面。他设想要搞好“平战结合”,把三线建设对战备的意义和对经济建设的意义都发挥出来。

在昆明机床厂,邓小平看到该厂新开发成功的“光学坐标镗床”,非常欣慰,指出:“你们制造的精密机床,在全国很有名气,但生产量太少,目前国家还要靠进口。今天我来,主要想解决生产精密机床问题。”

12月7日上午,邓小平在昆明主持召开会议,对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作系统性的总结部署会上,程子华汇报三线建设调查研究和选择厂矿的综合情况;吕正操汇报成昆、川具体到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邓小平作进一步部署,重点确定勾勒“两点一线”西南三线建设的蓝图,提出“煤钢联盟”的构想,从六盘水向攀枝花运进煤炭,同时在六盘水建立钢铁厂,利用向攀枝花运煤的返回空车运回铁矿石,形成“钟摆式”对流关系;要在水城、盘县多搞点火电,可以就地消耗煤炭。从更大范围看,“两点一线”“钟摆式”布局还可以涵盖整个西南,即以四川攀枝花为钟轴,以成昆、贵昆铁路为两摆,向成都、重庆、昆明和贵州六盘水辐射,把攀枝花、六盘水资源与重庆、成都、昆明制造基地紧密联系起来,构筑西南新的经济格局。

来源:《文史春秋》2023年第6期

作者:梅兴无

来源: 《文史春秋》2023年第6期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