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军号声声——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九)‖周根保
军号声声
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一百周年
(九)
周根保
机要队轶事
1965年8月,福州军区步兵学校机要队,从江西省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了一百名学员,笔者荣幸成为其中一员。
从地方直接招录机要学员,这是步兵学校的首创。
成效如何呢?半个世纪的检验,证明这是军队改革成功首创。
2018年8月,这群当年机要队学员(现在应称为老“退役军人”),他们为了回忆半个世纪的人生,为了寻觅当年机要队的记忆,在南昌举办了一次50周年纪念集会。
回忆半个世纪的机要队印象:这群老退役军人,离别半个世纪,再次相逢,真是感想良多……
半个世纪后的变化
第一变化:这群人都老了。
当年他们最小年龄十六七岁,大一点的十八九岁。
笔者是18岁,算年纪大的之一。
现在,年龄小的,也年过六旬了;年龄大的,已七十几了,笔者72岁了。
当年一群“年轻”人,怀着报效祖国的“追梦”,雄心壮志,热气腾腾,走进军营,走进机要队……
但,机要队会对他们的人生,将产生什么影响?
当时,并不清楚。
半个世纪后,笔者才最深切体验到,这是人生的第一次转折:从农村走向社会,走进军营……
第二变化:这群人,尽管如今担任的职务各异,身份地位也有所不同,对于人生的感悟和认知更是千差万别,然而,他们对曾经身处机要队的记忆,却始终未曾改变——
这是他们军旅生涯的出发地……
因“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原因,他们从进校,到下连锻炼一年,再返校,整整四年,没有学机要专业,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四大”,等于上了四年的社会大学。
1989年,福州军区干部部,直接组织了他们的毕业分配工作:少数几个队领导器重的学员,留在福州军区机要局,继续做机要工作(他们不负众望,大都干到正团职干部才转业)。
还有几位学员,被队领导视为优秀人才,分配到福州军区机关,如干部部、保卫部、保密室等岗位工作(他们是大家心目中崇拜的偶像。据说,后来大多是团、营级干部转业)。
但大部分学员,被分到基层当兵考验,仅定了个行政级24级(当年军队护士级别),仅穿了个“四个口袋”衣服(当年当干部才穿四个口袋,战士服只有两个口袋),但明确:政治上,享受排级干部待遇,职务:无!
大多数学员,下到连队,当班长,或当战士……
笔者是“第二班长”。
大概一两年后,这群穿着“四个口袋”的特殊人群,开始了变化:
除个别因特殊原因转业外,大都走上基层连、排干部岗位……
半个世纪后,听说这一百名机要学员,除一名特优者当了将军外,有3名同学成了师级干部;还有两位正团职转业的同学,到地方工作后,由正县提升到厅级领导……
一百名从初中生招收的战士学员,在军队成长为团(县)职以上领导干部,有近二十几人。
被淘汰的仅个别少数,这不能不说,是军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创举!
据相关人士分析:福州军区步校培训的士兵骨干集训队,这期机要队毕业学员,在部队的成长发展,成效是最好的。
在此,我有必要进行特别的阐述:这一百名学员后来在部队中职务的分化,其实受到了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一个尤为重要的原因便是机遇。
有的所在单位领导,很重视有点小文化的人才,有的则不然。
许多机要队的优秀学员,在部队并没有得到重用,这是事实。
有的则是机遇的巧合,得到提拔重用。
笔者算是机遇好的之一。
……
半个世纪后,这一群已是退役多年的老退役军人——
有的是从军队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大多是转业到地方,从转业干部岗位退下来的;也有从商海中退下来的……
但共同的身份是:退役军人。
对机要队四年的印象,是相同的……
今日,这群历经风雨的老退役军人,在南昌再次相聚一堂,共同回首那跨越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提及当年在机要队的峥嵘岁月,他们心中的感慨如泉水般涌出,那些鲜活的记忆、深厚的情感,此刻都汇聚成无尽的思绪……
机要队对我的影响
当年机要队学员,大致分为三个层次:干部子弟;城镇吃商品粮子弟;贫下中农子弟。
笔者处于第三者。
开始,个别队领导对这批学员的印象,自然有点区别:对比较聪明、活跃学员,比较亲近。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学员,并非遭遇到真正的歧视,但不可否认,在某些场合中,总会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差异……
总体来说,中队的队长、指导员、教员以及区队长们,对学员们都展现出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爱护,这种情感如同父爱般深沉,又如同兄长般亲切,他们时刻关注着学员们的成长。
由于笔者天生资质平庸,且不善言辞,因此在几年的机要队生活中,似乎总是过着平淡无奇、默默无闻的日子,未能有所作为或引人注目。
刚入队时,当了一个月班长,下连当兵锻炼回来,班干民主选举,被落选了。
这些年,笔者干得最多的一件事:是看书……
在学员队的后方,屹立着那栋略显陈旧的楼房,那里正是学校的图书馆。某日,我无意间从窗前走过,目光却被那图书馆内的一幕所吸引。只见馆内,层层叠叠地堆放着大量被贴上“破四旧”标签的书籍,它们仿佛被时光遗忘,静静地躺在那里。
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冲动,想要探寻那些书籍背后的故事。于是,我找到同区队的学员徐兆林,与他商议起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晚上潜入图书馆,偷些书籍来阅读。我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好奇,决定冒险一试。
夜色悄然降临,图书馆已陷入一片深沉的黑暗。我和徐兆林小心翼翼地从窗户处翻墙而入,如同探险者般踏入了这片寂静的书海。我们各自整理了一挎包满满的书籍,怀揣着收获的喜悦,又悄然爬出了窗户。
然而,在离开之际,我们不小心触碰到了窗户,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这一声轻响,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显得尤为突兀。住在二楼的管理员老赵,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所惊动,他噼里啪啦地走到窗口,警觉地问了一声:“谁?”
我和徐兆林顿时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紧紧地贴在窗户外面,生怕被老赵发现。我们心中忐忑不安,生怕这意外的响声会给我们带来麻烦。
过了一会儿,我们又听到老赵噼里啪啦的脚步声渐渐远去,这才松了一口气。我们相视一笑,仿佛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我们使劲地跑回宿舍,心中充满了庆幸和喜悦。
回想起刚才的那一幕,我们不禁感到有些好笑。当时的情景,真的有点像是在演电影一样,充满了紧张刺激和未知的惊喜。这段难忘的经历,也成了我们日后茶余饭后的谈资,让我们时常回味起那段青春的岁月。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小学时有一位女同学,她曾打过我的手心,而今天她已成为我生命中的另一半。在那个时候,她正在南昌求学。每当有空闲时间,我总是迫不及待地钻进城里,与她这位老朋友相聚,共叙旧情……
若以时下流行的名词来称谓,这可称之为青涩的早恋。
毕业分配那年,笔者因故比其他学员分配晚了一年,笔者是1970年2月,拿着“福州军区干部”开的介绍信,来到陆军第85师第254团,直接分配到6连5班,任第二班长……
当了8个月班长,正式任命6连3排排长;又干了两年半,才被命令到1营2连任副指导员;干了4个月,竟被命令到1营任营长……
在那一年,部队基层干部普遍年龄偏大的情况,引起了广泛关注……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是1985年6月,当时,我受命担任陆军第85师参谋长一职。
该师10月份撤编,笔者调任景德镇分区参谋长,7年后,被提升为军分区司令员;至2002年9月,笔者退休……
至今,半个世纪过去,笔者已成为年逾七旬的老退役军人。
笔者虽然在省军区系统内的师职岗位上辛勤耕耘了近18年之久,但在此之前,我曾在野战部队奋斗了整整15年,其间从一名普通的第二班长逐渐成长为师参谋长。这样的成长历程,在当年可谓是颇为不易的小小奇迹。
深入剖析其成因,除了当年部队中良好的风气环境,部队领导们的关爱与悉心培养,以及个人自身的不懈努力外,机要队四年学员生涯的艰苦磨砺与锻炼,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机要队,是笔者军旅生涯的基础;也是笔者军旅生涯的起步!
当年机要队,最深刻印象是什么?
在我的记忆中,当年部队的首长、教员以及区队长们,他们无一不是机要部门的佼佼者,以正派、忠诚、朴实、勤恳等品质而著称。在那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年代里,他们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以机要干部特有的优秀作风,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自身的表率作用,深深影响着那些初入军营的年轻人。
他们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老师,更像是贴心的兄长,时刻关心着这群年轻人的成长与进步。他们的言传身教,让这群刚步入军营的青年人感受到了部队大家庭的温暖与力量,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身国防、报效祖国的信念与决心。
时至今日,我仍然能够清晰地记得那些与首长、教员、区队长们相处的日子,他们的教诲与关怀,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激励着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尽管笔者并不擅长写作,但时至今日,仍然无法找到一个贴切的词汇来精准地描绘这些“印象”的精髓。
让笔者从今天那些熟悉而亲切的老同学中,寻觅那股神秘而迷人的力量吧……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中共党员,1947年4月生,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原执行会长,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原第一副会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