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八一特辑】为了讲好八一的故事‖周根保

作者:周根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7-31 14:54:44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讲好八一的故事

周根保

写在前面的话

我是一个平凡的老共产党员,老退役军人,没有受过高等文化教育,没有高深的学术背景。

但就我的人生而言,为了讲好南昌起义的故事,是我晚年的一个奋斗目标,一生中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18岁那年,我初中毕业,离开了养育我的农村,走进了军营。

在军队的几十年中,我一直做行政工作,从未涉足过理论文化研究。

然而,从部队退休后,我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为了讲好八一故事,开始了对南昌起义近二十年的研究。

这条路并不平坦,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荆棘。但正是这种挑战和困难,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斗志。

我告诉自己,只要咬住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够攀登到顶峰。

在这二十年里,我深入挖掘史料,探寻历史的真相,力图还原南昌起义的全貌。

我不仅在省内外杂志、报刊上发表了十几篇研究文章,《中国军转民》杂志2023年出了两期专刊,还编著了近100万字、十几本关于南昌起义的文稿。

近十年来,我深入机关、学校、乡村、社区进行了几十场关于南昌起义的宣讲。

这些成果虽微不足道,但见证了我为讲好八一故事的执着和坚持。

我的研究之路,始于2002年。

这年10月,我从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岗位退休,参加地方八一广场改造项目。

当时我被邀请到八一广场改造指挥部任副总指挥,负责南昌起义、八一精神的研究工作。

进入这个项目,让我深入接触到南昌起义的文史资料,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对这段历史的无知和欠缺。于是,我决定从零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南昌起义的历史。

八一广场改造结束后,我又被南昌市人民政府邀请任八一广场管委会副主席。

在八一广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岗位上,我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和研究方向。我开始沉下心来,阅读关于南昌起义的书籍和资料,逐渐深入了解这段历史。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我在研究上的“初级阶段”,虽然没有发表过文章或取得显著的成绩,但它为我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年7月,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成立,我担任执行会长。这个平台让我有了更广阔的天地去研究南昌起义。在研究会同仁们的支持下,我开始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撰写研究论文、参与课题研究……这些工作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也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我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南昌起义的历史问题。这些努力让我对南昌起义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

同时,我也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了许多烦心事。比如资料的匮乏、资金的困难,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与其他学者的观点分歧等等。

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成立后的四五年间,得益于市委宣传部周关、曾光辉部长的鼎力支持与厚爱,各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生机勃勃。然而,在随后的五六年里,因多方面原因,我们的工作变得步履维艰……

直至新任南昌市委宣传部部长李松殿上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才走上正常工作轨道。

今天,回首这二十年来的研究历程,我深感欣慰和自豪。虽然成果有限,前面仍困难重重,但我坚信:

只要咬住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去,我将继续在南昌起义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问世,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和启示。

一、二十年来,为了讲好八一的故事,我主要做了什么工作

2002年,从军分区岗位退休后,我无所事事,心里空落落的。

参加八一广场改造和管理期间,开始了对八一起义相关资料的整理和研究。这期间除了阅读一些资料外,没有写过什么东西。

我是个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的老人,不喜欢旅游,不爱好钓鱼、打麻将……无论在职时还是退休后,没有跨出一步“国门”。

2010年7月至2020年9月,这十余年,为讲好南昌起义的故事,我从不自觉到自觉,开始陷入南昌起义研究的“苦”与“乐”中……

当时,还给自己写了几句自勉的打油诗:

余生献“八一”,不求名与利。只为有所为,无鞭自奋蹄。

二十年过去了,我在南昌起义研究中,做了些什么,又碰到什么烦心事呢?

先从“做了些什么事”说起……

下气力做了三件事:

一是硬着头皮,读了不少南昌起义的书。

人们读书,有两个习惯,一种是翻开这一页,急着翻下一页;另一种是翻开这一页,硬着头皮翻开下一页。

我是属后一类。

促使我“硬着头皮”读南昌起义的书,是经历两次大的触动:

一次是研究会刚成立,我兴致勃勃来到江西省预备役师,找到过去一直对我很友好的一位师领导,请求他给予支持。

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他最后丢下一句话:

你周根保搞研究会,这个会至少要丢掉几分……

言下之意,你搞研究工作,绝不会有什么成果……

这位老战友的直言,是对我的过去工作经历太了解了……

第二次对我触动很大的,是研究会成立不久,召开第一次全国性“八一精神研讨会”,从北京请来不少大专家,我盼望从这些专家发言中,得到一些启发。

2010年11月27日,首届八一精神理论研讨会在南昌召开(图源:大江网)

不想大失所望……

这两次刺激,使我深深认识到:

要讲好八一故事,搞八一精神研究,还真的要靠自己下一番功夫。

“论从史出”。

研究南昌起义、研究八一精神,首先要弄明白:南昌起义是怎么回事?

为此,我开始暗暗下决心,硬着头皮,用功读了不少关于南昌起义的书。

我读的南昌起义书,启蒙作是徐兆林的《壮烈开端》、罗政球的《走近南昌起义》这两本。

后来,又找到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南昌起义》和张侠著的《南昌起义研究》两本书。

这两本书,使我对南昌起义历史了解,影响极大。

《南昌起义》一书中的《南昌暴动始末记》,是刘伯承于1928年在莫斯科写的,这篇文章是我打开南昌起义之谜的一把金钥匙。刘伯承是起义军的参谋长,写此书时,距起义过去不到1年,对起义的情景记忆犹新。这本书是他当时对南昌起义军主力失败后痛苦沉思的结果,是他当时对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展望的结晶,也是他在中国革命面临最黑暗、最迷茫时刻,内心仍有一杆胜利的旗帜,在呼啦啦飘扬必胜信念的表露。

另一本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张侠写的《南昌起义研究》。

张侠曾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是聂荣臻的老部下。他写这本书,先后十次请教聂帅。

张侠敢讲真话,坦言直谏。1944年8月19日,毛泽东主席还专门给他题词:“光明磊落”。

这本书的含金量、可靠性很不一般。读过这本书,颠覆了我对南昌起义许多重大问题的认知。

我在阅读南昌起义亲历者正面人物回忆录的基础上,还阅读了后来走向反动的张国焘写的《我的回忆》、朱其华(时任起义军政治部宣传处长)在1933年发表的《1927年底的回忆》等书。

除此,我还参阅了不少南昌起义史料。

有一天,一个老太太跑到研究会,给我送来不少关于八一起义的资料,有的是当年八一起义参加者写的回忆的手稿。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原馆长徐巍,他一生负责收集整理南昌起义的史料,记录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八一馆时的讲话。我从他那里听到不少书上看不到、在别人那里听不到的八一故事。

近几年,特别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军90周年的重要讲话,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大历史的角度,从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阐述了南昌起义的非凡意义,令人醍醐灌顶,为我们研究南昌起义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我被八一起义先辈的事迹深深感动。我深刻感受到:

八一起义,是八一前辈们坚守理想、忠诚信仰的一部无言大书。阅读这部大书,不仅对起义前辈顿生敬意,更是我一次信仰的洗礼,血性的提升,斗志的激励。

同时,这也是我二十年坚持行走在八一起义研究路上,动力的催生!

这些年的读书,我深深体会到:

研究南昌起义,只有在读懂南昌起义这部大书上下功夫,才能真正领略八一前辈的崇高革命风貌,才能真正理解八一起义“第一枪、上井冈、铸军魂”的历史功勋。

二是颤颤巍巍写了一些南昌起义的文章、书稿。

这些年,我结合自己读书感悟,写了十几本关于南昌起义方面的文稿,已正式出版的有两本:

2013年编著的《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2015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8年编著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2022年2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2021年编著的《关于南昌起义,我们应该知道的》,送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审读,2022年3月3日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出具的审读意见是:

由周根保同志编著的《关于南昌起义,我们应该知道的》一书,以独特视角、翔实史料和较高的政治站位,记述了南昌起义不为人们所共知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真相,颂扬了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和革命风范,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艰辛历程。经审核,我们认为,该书稿政治导向正确,重大史实准确,且兼具政治性、学术性,修改完善后(具体修改意见见花脸稿)可以交付出版。

这本书已交出版社“报备”中。

其他几本书,均以“内部交流,赠送”形式问世……

我知道,我编著的这些书,读者可能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我自己;

另一个是编辑。

如果有第三、第四……或者更多,将是对我极大的鼓舞……

有的朋友告诉我,南昌起义属重大历史题材,“报备”把关是极严格的。

我为什么要“不屈不挠”,坚持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其实,我自己也说不明白……

2017年初,为了向建军90周年献礼,笔者把近年关于南昌起义研究的几篇文稿整理成册,冠名《不朽第一枪》,送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社给予的审读意见是:

本书是江西省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数年来致力于南昌起义及伟大精神传播与研究的丰硕成果,由散文、故事等文学载体组成,全书热情讴歌了我党打响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丰功伟绩,介绍了南昌八一起义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以不可辩驳的事实,驳斥了少数人对八一南昌起义的否定与质疑,全书史实翔实,形象生动,客观权威。

因涉及党史军史内容,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已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报备”。3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专家给出“审读意见”是:“同意修改后出版。”此书已按“内部交流,赠送”问世。

2017年底,笔者针对有的纪念南昌起义90周年的作品,对南昌起义有误读甚至歪曲的现象,又作《军魂永驻:解读南昌起义》一书,送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因涉及党史军史重大内容,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报备”。两年后,军事科学院专家审读结论:

“同意修后出版”……

其实,凡涉及重大题材的作品,都须向中宣部相关部门“报备”,通常情况下,这个“报备”是不易通过的。

更何况,像笔者这样水平的文章,自己又无学术背景,绝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惊喜。

但欲罢不能,笔者看到那些对南昌起义误读的宣传作品,内心总有一个东西在涌动,不吐不快,不写不安,哪怕明知这是“不可为而为之”,也说服不了自己。

“不可为之而为之”,什么原因呢?

笔者是一名年近80岁的退休人员,能求什么,能得什么?笔者自己也说不清楚。

更何况,这样涉及重大历史题材的书,就是文笔再好,也少有人涉及;

笔者曾多次流连书店,涉及革命史方面的书,少之又少;南昌起义方面的书,更难见到。

有一位很有作为的资深总编辑,曾深有体会地告知笔者,写这些东西,不容易面世……

然而,犹豫再三,笔者还是动笔了……

2018年,笔者编著的《南昌起义史料札记》〈原书名《南昌城头枪声》)一书,2022年2月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开始编著此书,我曾有个顾虑:

八一南昌起义,已过去近百年,南昌起义的成败,中央和史学界早有定论,今天再说这些事,读者是不是会有些烦?

但我转一念头:建党百年,国家投巨资拍摄《跨过鸭绿江》《大决战》等系列历史巨作。这些历史事件,来龙去脉,早已搞得清清楚楚了,为什么还要翻出来再演一演?

又如,抗日战争的来龙去脉也早已弄得明明白白,为什么每年都要拿出来说一说?

我想,其目的,是叫人们不要随着时间流逝,对这些历史事件淡忘了,更不能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我们的淡忘,而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搞出一些东西来影响我们对这些伟大事件的认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网上曾一度出现不少对八一南昌起义抹黑的言论,有的甚至攻击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纯属“别有用心”,称“南昌起义军,充其量只能算国民革命军”等等。更何况,对八一南昌起义及其孕育的革命精神,史学界权威人士,还缺乏统一的、公正的认知……

笔者编著此作,是在八一起义研究先导者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萧克将军提出的秉笔直书、不唯书,不唯权威,不唯定论的要求,重新梳理我近二十年阅读南昌起义史料的认知……

萧克将军是参加过南昌起义的老战士,他在叶挺的第二十四师先后出任七十一团八连指导员和四连连长,打过许多次艰苦的战斗。“文化大革命”后,他以极大的义愤和高涨的热情,参与了对南昌起义的拨乱反正和宣传工作。

他不仅亲自主编了《南昌起义》一书,而且四次到八一起义纪念馆、三次在北京接见纪念馆工作人员。

他叮嘱纪念馆工作人员:“写历史,必须符合历史事实,不能随意拔高和贬低。”“历史就是历史,要有秉笔直书的精神。”他还特别指出:“我们宣传八一起义”“不要唯上、唯权威、唯定论”。萧克将军的话,何等深刻!应该是我们研究南昌起义必须遵循的原则。

近百年来,研究南昌起义的著作,有关南昌起义的影视,林林总总,但无不带上时代的烙印……

《南昌起义史料札记》,不是学术论文,也不能称作文史资料,这里提供的,只是一幅幅八一起义的拼图,而这些一幅幅拼图的组合,意在八一精神的一种展示。

《南昌起义史料札记》出版后,我又接着修改《关于南昌起义,我们还应该知道的》等书。似乎有股力量,在推动我“不懈地做这件力所能及的事”……

三是到数十个单位,宣讲八一起义的故事。

在建军90周年前夕,受江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邀请,到江西省委党校开设的一个理论研究班,进行了关于八一起义历史功勋的宣讲;

随后近八年,在南昌市委党校副校长钟爱保邀请下,先后十余次走进市委党校开展讲座;

特别是应南昌市政协主席周关邀请,受丰城市委领导邀请,先后给南昌市政协机关干部、丰城市科以上干部,讲述八一故事,受到好评。

近年来,我相继踏足了数所大中专院校,以及十余所小学,为那些渴望知识的青少年们深情讲述了八一故事……

下面,我转录几位听过我讲课的老战友、老同学,对我讲课的反映。

摘录如下:

曾子德:根保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老而敏学,老而笃志,一心投入八一起义历史的研究之中,钩沉拾遗,正误释义,深入挖掘,多有建树,著述演讲,不遗余力,成为党内军内不可多得的八一南昌起义的深入研究者和积极宣传者。正所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老有所为,老有作为,是为我等同学之翘楚,战友之榜样也!景仰之余,赞佩有加,顺致敬意!

何庆福:@周根保 :听完后很受启发,司令声音洪亮,感情丰富,令人钦佩!

罗贤孝:老周司令真是个南昌“八一”起义精神的倡导和弘扬的尖兵与勇士。

谢达亿:根保兄:八一精神矢志不渝的研究者、宣传者、弘扬者,向您致敬!

谢达亿:根宝兄,你的演讲流畅自然,出口成章,有乔布斯风格。

南昌市委组织部一位在南昌市委党校参加学习的干部训练处处长,听了我在党校的授课,特意给我发了一条短信:

敬爱的司令:

您好!

今晚听了您的授课,让我受益匪浅,热血澎湃,仿佛又回到了绿色军营。此时此刻,很想说:感动、感谢、感激。一是“感动”。您虽年近八旬,但全程近两个小时站着授课,敬业精神让我很动容。尽管我是第二次聆听,但比第一次更有感触和启发。二是“感谢”。听您的课我有一种“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无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的酣畅淋漓感。我想只有您可以把这堂课讲述得这样激动人心,让人身临其境。三是“感激”。您是用生命在影响着我们这些生命,南昌起义精神在您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深感南昌干部的荣幸、骄傲和倍受鼓舞。同时,作为一名干部教育工作者,将八一精神弘扬下去,锤炼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责无旁贷,既有压力,更有动力。祝您身体安康,岁岁平安,向您致敬!

在2023年和2024年的主题教育中,我十分荣幸受邀前往南昌市委巡察办、南昌市委宣传部以及南昌市电视台的专题学习班,深情讲述南昌起义的壮丽史诗。这一经历让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收获了机关干部们的广泛赞誉和较好评价。

二、是什么力量引领我坚持做这件“力所不能及”的事?

这些年,我无论在“写”南昌起义书稿,或走进课堂,讲述八一故事时,深深体会到:这是件“力所能及”的事。

“写”难;

出版就更难;

“报备”这一关,一般要两三年……

就是正式出版了,销售还是难……

讲课诚然是一种莫大的愉悦,然而对我这样一位未曾拥有学术职称背景的年长之人而言,在社会中寻求一席之地,同样面临着不少挑战与困难。

笔者的这种痴情,是什么力量的推动?

“名”——我从战士,到军分区司令员,当兵几十年,没立过一次功。

一生平平淡淡,和“名”总是擦肩而过,退休已20年了,“名”,和我应该是终生无缘。

“利”——何从谈起?当今有本领的人,最不愿做的事,是写书;特别是重大历史题材的书……

有一次我到一个单位讲课,这个单位主要领导却以世俗的目光,悄悄和同事说,他是在这里推销书呢……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回望我为了讲好南昌起义故事,坚持二十年的历程,还真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末,我在南昌警备区任司令员时,有一天,我一位老同学徐兆林跑来找我,要我帮他销售一本关于南昌起义的书,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但他签名送给我那本,却一直放在书架上……

笔者在二十年研读八一起义中,引领笔者在“八一起义”道路上行走,有三位值得敬佩的人物:

第一位是时任南昌市委书记吴新雄,他在笔者即将从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岗位卸职的2002年初,邀请笔者作八一广场改造副总指挥,委托笔者专题进行八一文化的研究。他说:“八一精神,是南昌人民的精神财富,作为在南昌工作的同志,有责任去弘扬这个精神。”他还说:“你一生当兵,又长期在南昌工作,研究八一起义,应是你退休生活中有意义的一件事。”他为笔者研读八一起义,不仅提供了精神动力,还提供了物质保障。

第二位是时任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2014年,笔者荣幸地向他汇报过八一精神研究的心得,得到他的热情鼓励,他给笔者说的一番话,为笔者研究八一精神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他说:

南昌起义除了建军的伟大意义外,还有两个意义对今天特别具有现实性。一个是南昌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及其对今天的启示;一个是南昌起义所突出表现出来的而今天又特别需要发扬的革命精神。他还特别针对社会上对南昌起义“失败论”观念,表述了他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南昌起义,有成功的一方面,也有失败的一方面。从成功方面讲,除打响第一枪,诞生了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外,主要表现在起义后期朱德、陈毅的实践活动上,包括“赣南三整”、湘南起义等,他们在游击战、根据地建设、军队的思想建设等方面的初步探索,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探索,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冷溶主任的话,和史学界传统观念,有三个重大区别:一是研究南昌起义,不能把“第一枪”与“上井冈山”割裂开来;二是南昌起义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意义,和井冈山道路的探索是一致的;三是南昌起义表现的革命精神,是革命前辈在历史的重大关头,所表现出来最为宝贵的革命精神,是我们最需要学习和发扬的崇高精神,今天仍然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强大武器。

两位引领者的话语,给予了笔者通往八一文化、八一精神研究的精神动力和具体指导,尽管笔者的身份和资历,注定了脚步是蹒跚的,但这股力量一直鼓舞着笔者,在“不可为而为之”的道路上行走着……

第三位,是在赣州军分区的日子,我有幸结识了赣州籍的吴昌德将军。

当我开始深入探索八一起义的历史时,他已在成都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

我曾专程前往成都拜访吴将军,他热情地对我表示:“八一起义的研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意义,尤其在当下这个时代,更显得意义非凡。但请记住,研究需有深度,更要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才能抓住其核心。”

随后,他详尽地向笔者阐述了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就我们如何深入开展研究八一起义,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这位曾是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的吴将军,其后又晋升为中央军委政治工部副主任。在他担任要职期间,笔者曾特地赴京,就八一起义研究中遭遇的难题向他请教。吴将军不仅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还以他丰富的经验给予了笔者莫大的鼓励。

特别需要指出,笔者支撑笔者二十余年,坚持在南昌起义研究中,做这件“力所不能及”的事,除了研究会同仁的鼓励外,除了一个老退役军人、老党员发挥余热的自励外,主要是受八一起义英雄事迹的感动,主要是八一精神的鼓励!

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人“赶尽杀绝”,中国革命“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为挽救革命,挽救党,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为什么在共产国际、中央代表张国焘反对的情况下,能坚定地作出“还是干”的起义决策?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贺龙、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军长刘伯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北伐名将叶挺等一批高级将领,在共产党的指示面前,为什么能毅然抛弃优越生活条件,不受高官金钱的诱惑,义无反顾参加南昌起义?

特别是起义军主力在潮汕失败后,朱德、陈毅为什么能力挽狂澜,率领起义军余部走上井冈山?

更令人费解的,在近半年西进转战中,八百余名起义军将士,在几万敌人的围剿中,为什么能够——

红旗不倒?

火种不灭?

队伍不散?……

这一个个凝重问号的追寻,就是笔者十余年探索的重点。

何谓信仰的力量?笔者在读与写南昌起义的书时,一段闪光的话,跃然于纸上: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听党指挥、坚定信念的生动写照。信仰的力量,在这里熠熠生辉!

联想自己,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部队师级干部,不全是靠当年部队那些好领导、好战友帮助的结果吗?部队当年那些好风气,不正是八一精神的写照吗?

编著这些八一起义书稿,令我深深懂得:

要让八一精神永放光芒——

必须高扬坚定信仰的旗帜;

必须铸牢听党指挥的基石;

必须发扬敢为人先的闯劲;

必须弘扬英勇无畏的气概;

必须保持百折不挠的毅力;

必须永葆为民奋斗的情怀!

这是支撑我二十余年行走在南昌起义、八一精神研究道路上不竭的动力。

三、二十余年的研究,留下的遗憾与期盼

行走在南昌起义研究这近二十余年中,总体是收效不大,遗憾不少……

一是八一精神的研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二十余年的苦心研究,召开若干次研讨会,为什么八一精神至今未得到权威专家学者认可?这应是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过去的努力,留下最大的遗憾……

原因是复杂的。

人们曾称军事科学院是军事理论的“航空母舰”,如果登不上这艘“航空母舰”,八一精神的研究还能远行吗?

现实告诉我们,革命精神研究,要特别借助军地权威专家、学者的作用,没有权威专家认可,闭门造车,开再多研讨会,也不会有太大效果。研究工作的失误,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我们工作方面的主观因素。

二是在八一起义宣传上,还存在许多不足。

今天,在不少传媒、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对南昌起义的历史,还有不少被误读的地方……作为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主要负责人之一的我,在宣传力度不足这个失误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曾在《军魂永驻》一书中写道:南昌起义的地位,不容贬低;南昌起义的故事,不应讲错;南昌起义的精神,不能淡忘。

三是在英雄城南昌,至2023年,没有打造出更有影响力的“八一特色品牌”。

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为强化八一宣传效果,应着力塑造八一育人品牌,八一文化品牌,八一城市品牌……这方面的失误,固然原因很多,但作为全国一个唯一在政府注册的八一精神研究的民间组织,在打造八一品牌中,也有应尽的责任。

2024年,江西省歌舞剧团、南昌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了民族歌剧《八一起义》,为建军百年,献出了一份厚礼;

南昌市领导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争取了陆军博物馆在南昌落户,这更是英雄城南昌人的荣光。

现在,我已从研究会的法人代表位置,退居二线了。但如果苍天关照我,我将为“讲好八一故事”“无鞭自奋蹄”,继续为呼之欲出的八一精神,从英雄城南昌,走进军营,走向全国,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而不懈努力!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中共党员,1947年4月生,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原执行会长,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原第一副会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