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五四特辑】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贡献——以五四纪念为视角

作者:张金福 陶思亮 来源:党史镜报 发布时间:2024-05-04 16:50:57 浏览次数: 【字体:

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贡献

——以五四纪念为视角

张金福 陶思亮

“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的最忠诚继承者。”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弘扬五四精神的内容、标定了弘扬五四精神的主体、指明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方向、营造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氛围以及树立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榜样等五个方面。进入新时代,五四精神依然是激励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力量之源。以五四纪念为视角,深刻认识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贡献,既有助于深化五四精神研究,也有助于新时代把握弘扬五四精神的历史主动。

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礼堂主席台上向中国留学生致意,向同学们问好。

五四精神是伟大五四运动孕育的精神财富。百余年来,纪念五四运动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开展五四纪念活动,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要通过五四纪念运动来激励青年一代弘扬伟大五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念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五四精神时代化的重要载体。2019年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年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曾明确要求“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截至目前,学界围绕毛泽东论五四运动、五四精神及五四纪念的研究,有诸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值得肯定的是,这些成果对深刻认识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五四纪念的多重功能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尚无学者专门探讨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的历史贡献。实际上,深入梳理毛泽东的《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关于“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之纪念与宣传》等有关文献及其1938年5月4日出席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19周年晚会、1939年5月4日出席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1939年5月30日参加延安模范青年授奖大会、1940年为五四青年节题词、1950年5月为《北大周刊》纪念五四青年节题词等相关活动,可以发现,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无疑是对“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的最忠诚继承者”这一精辟论断的有力证明。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回顾并总结毛泽东对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贡献,既有助于深化五四精神研究,也有助于新时代把握弘扬五四精神的历史主动,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

一、阐释五四精神内涵,明确了弘扬五四精神的内容

五四运动结束后,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共产主义者于五四运动周年之际,在《时事新报》《晨报》上发表的五四纪念文章中就积极阐释了五四精神的内涵,以引导中国青年学生真正将五四精神发扬光大。作为五四运动的亲身经历者,毛泽东对五四精神的内涵自然也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因而,他在《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中对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从而明确了弘扬五四精神的内容。

一是毛泽东阐释了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运动爆发和壮大的精神源头。因而,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五四运动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就在其主编的《湘江评论》上发出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一集中代表五四青年共同心声的呼号。实际上,这也是五四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的鲜明体现。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题为《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中指出:“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全中国的青年,应该这样去认识五四运动。”正是因为五四运动反对的是卖国的政府,毛泽东在此次讲演中教导全中国的青年要从爱国革命运动来认识五四运动。这其实也寄托了毛泽东对中国青年弘扬五四爱国主义精神的期望。后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还把五四运动的杰出意义概括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同样是在阐释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1919年11月16日,新民学会会员在长沙合影,后排左起第四人为毛泽东。

二是毛泽东阐释了五四运动体现的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民主和科学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基础,因而,民主和科学精神是五四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五四运动前期,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对传统封建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文化展开猛烈的抨击,同时也积极传播新思想、新道德、新文化,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辟了各种新思想传入的道路。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首个五四纪念文件中创造性地赋予五四运动以新文化内涵。该文件明确指出:“发挥五四运动两个重要的意义:(一)恢复国权运动;(二)新文化运动。”这一认识同之前部分人往往从政治视角认识五四运动有所不同,实现了对五四运动内涵的拓展。在如何继承五四运动的民主和科学精神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赋予了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意涵,从而实现了对五四运动精神遗产的马克思主义改造。对此,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专门作了阐释:“一部分人继承了五四运动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是共产党人和若干党外马克思主义者所做的工作。”这一概括也深刻阐明了五四精神的丰富内涵。

三是毛泽东阐释了五四运动体现的进步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进步精神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内驱力。因而,进步精神也是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在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深知只有破除旧的、落后的,才能树立新的、进步的。他们站在时代前列勇于打破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封建思想桎梏,由此带动了思想、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大解放。正是源于五四运动的全面革新,毛泽东深信“他日中华民族的改革,将较任何民族为彻底。中华民族的社会,将较任何民族为光明”。后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高度评价了五四运动的进步性:“不但赛过了以前的八十年,简直赛过了以前的几千年。”在《反对党八股》中,毛泽东又强调五四运动是“生动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正是毛泽东对五四运动的进步性的创造性阐释,使五四运动的进步精神被深刻认知。

二、强调青年使命担当,标定了弘扬五四精神的主体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冲锋在革命队伍的最前列,担起了五四运动的先锋力量,中国青年的担当与爱国在这场运动中得到充分彰显。因此,从形式上说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1939年中央青委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将每年5月4日定为“中国青年节”。对此,毛泽东在五四纪念讲演《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现在定了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而且毛泽东还充分肯定了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他认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同时还明确强调了全国青年肩负的责任——“实行团结,抗日到底”。毛泽东对青年一代光大五四精神、完成五四先驱未完成的使命的期望之情流露无疑。毕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建党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解放、为民族谋复兴的家国大义融汇在践行初心使命的党的奋斗史中”。

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游行。

1924年,由毛泽东起草的五四纪念文件开宗明义地指出:“‘五四’纪念当然以学生为中心。”此后,在1938年5月4日出席延安青年纪念五四晚会上的讲话、在1939年5月4日出席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的讲演、在1940年5月为五四青年节题词等中,毛泽东也都反复强调中国青年肩负的使命任务,“使五四精神在中国青年的救国实践中赓续传承”。其中,在1940年5月为五四青年节题词时,毛泽东特别阐明了中国青年的使命任务——“目前中国青年的唯一任务就是打胜日本帝国主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题词还刊登在1940年5月5日出版的第7期《中国青年》上。作为中央青委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革命青年中备受关注。由此,毛泽东的这一五四纪念题词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向中国革命青年发出的抗日救国动员令。毛泽东对中国青年弘扬五四精神的深厚期望,也在党内得到了热情响应,《解放》《新中华报》《群众》等报刊刊发的五四纪念社论和五四纪念文章纷纷以鲜明的标题昭示“五四”与中国青年的联系,以此感召中国青年继承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以1939年为分界线,尽管此前也有《列宁青年》等刊物发表《今年“五四”纪念节对于青年学生之希望》等以鲜明题目昭示“五四”与青年联系的纪念文章,但不论是从刊物的分量,还是从刊发纪念文章的数量,同1939年及其之后相比都相形见绌。这说明,毛泽东对青年弘扬五四精神的标定深得党内认同。

为隆重纪念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四青年节,毛泽东在1950年5月为《北大周刊》纪念五四青年节题词时写道:“祝贺‘五四’三十一周年,团结起来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这一题词标注了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上号召中国青年弘扬五四精神的奋斗坐标。为响应毛泽东的号召,《人民日报》在此后数年的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相继刊发了《青年要精通业务 掌握科学技术》《这是青年们发出更大的光和热的时候》《更好地培养青年一代》等五四纪念社论。这些社论的五四纪念话语尽管各有侧重,但始终号召青年弘扬五四精神、担当历史使命。按照毛泽东为中国青年标注的奋斗坐标,在五四纪念社论的感召和指引下,广大中国青年不辱时代使命、不负党的重托,将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五四精神在中国青年的弘扬中跨越时空放射夺目的光芒。

三、揭示革命青年标准,指明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方向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爱国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在起初阶段,仅仅是知识分子参加,但到后期发展到“广大的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正是全国各界民众共同参与,“五四运动开辟了群众的反帝国主义的运动的时期”。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毛泽东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于是在为《湘江评论》撰写创刊宣言时明确指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这奠定了他提出革命青年标准的思想基础。后来,毛泽东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进一步认识到“全国民众奋起之日,就是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因此,毛泽东还特别重视青年弘扬五四精神的方向问题,他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专门强调:“没有工农这个主力军,……要达到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是做不到的。”

《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在1939年毛泽东揭示革命青年标准之前,恽代英、华岗、胡乔木等中国共产党人在五四纪念文章中纷纷号召青年同工农群众结合。不过,同此前所不同的是,毛泽东不仅号召青年结合工农群众,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革命青年的标准,从而指引着青年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始终同工农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正如195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的社论中所强调的:“青年——特别是知识分子的青年,必须紧密地同工人农民相结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武装自己的思想,才能进行坚强的斗争,取得伟大的胜利。”

为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毛泽东在为《解放》撰写的《五四运动》中首次科学揭示了革命青年的标准。他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3天后,在5月4日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的讲演中,毛泽东在总结中国革命为何尚未达到目的的原因基础上,得出“要达到战胜日本建立新中国的目的,不动员全国的工农大众,是不可能的”的论断,进而还重申了在《五四运动》一文中提出的革命青年的评判标准,并强调了这一标准的唯一性。毛泽东指出:“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这一关于革命青年标准的论断提出后,在中国共产党内迅速获得高度认同并成为全党共识。这既体现在《中国青年》《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的《“五四”以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道路》《纪念五四》等五四纪念文章中,也体现在《群众》《新华日报》(重庆)等报刊发表的《“五四”告大后方青年》《献给英勇战斗的中国青年》等五四纪念社论中。其中,《新华日报》(重庆)在1940年5月4日发表的五四纪念社论《献给英勇战斗的中国青年》中肯定性地指出:“毛泽东同志说得好:‘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青年之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同工农民众相结合’。”可以说,正是在毛泽东的正确指引下,青年尤其是知识青年在弘扬五四精神时注重与工农群众站在一起,从而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运动中形成了强大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除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纪念讲话以及五四纪念信外,《人民日报》刊发的《为着社会主义而劳动——纪念“五四”青年节》《发扬光荣传统 建设伟大祖国——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等五四纪念社论,一如既往地重视知识青年与工农群众相结合,并重申毛泽东提出的革命青年标准。其中,为纪念五四运动40周年,1959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五四纪念社论中专门引用了毛泽东在《五四运动》中的革命青年标准论断。1964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五四纪念社论中再次肯定了毛泽东提出的革命青年标准的时代价值,强调:“这一号召,历久而益见其光辉,照亮着青年前进的道路。”

综上所述,毛泽东创造性地揭示革命青年标准,使得知识青年在弘扬五四精神为革命和建设各项事业英勇奋斗的历程中始终注重同工农群众紧密结合在一起,知识青年也因此发挥了重大作用。对此,朱德代表党中央在五四运动30周年纪念日发表讲话时指出:“知识青年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是有重大作用的,它之所以发挥了和还将发生重大的作用,就在于他们和工农的革命运动相结合,成为整个人民革命运动的一部分。”

四、重视五四纪念活动,营造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氛围

五四运动爆发当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的《民众的大联合》中就以“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这一充满渲染力的话语评价五四运动。正是源于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肯定,毛泽东颇为重视五四纪念并且身体力行参与到五四纪念活动中。这在他和陈独秀以中共中央名义联合发出的五四纪念文件中可以得到印证。该纪念文件的首句指出:“‘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纪念日都快到了,在此四日中,我们都须有相当的活动与宣传。”该文件除了对五四纪念进行具体部署外,最后还要求“各地同志活动的结果,望总来一报告”。这一纪念制度规范,既彰显了毛泽东对纪念五四运动的重视,也有助于督促各地更好地开展五四纪念活动。这一年按照中共中央对五四纪念的部署,不仅瞿秋白、恽代英、林育英等中国共产党人纷纷发表五四纪念文章,上海、杭州、广州、济南等地也举行了五四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以此营造了纪念五四运动5周年的浓厚氛围,极大地感召了中国青年积极弘扬五四精神。此后,毛泽东参与开创的五四纪念制度规范被中国共产党沿用。其中,在五四运动20周年之际,中央青委在4月5日、6日发出的3个五四纪念指示都要求各地汇报五四纪念情况。在五四运动30周年之际,《新华日报》(太行版)刊发的纪念五四运动的联合通知也要求报告纪念五四的执行经过以及工作总结。受中国共产党纪念五四运动浓厚氛围的强烈感召,广大中国青年立志光大五四精神,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己任。

人民英雄纪念碑五四运动浮雕

此外,毛泽东还撰写五四运动纪念文章、发表纪念讲演和纪念题词等,极大地调动了中国青年弘扬五四精神的积极性。比如,1938年5月4日,毛泽东出席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19周年晚会并发表纪念讲话。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出席在延安抗大举行的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并表达了对以周期性的固定节日来纪念五四运动的期盼。此次纪念大会也因毛泽东的出席和讲演变得相当的隆重和热烈,在延安营造了纪念五四运动的浓厚氛围,强烈感召着延安青年立志完成毛泽东指示的任务。正如延安市全体青年在听完毛泽东的讲演《青年运动的方向》后,派代表宣读给毛泽东的献词中所宣誓的:“我们一定要用自己一切力量去实行您向我们青年所指示的任务。”这流露出延安青年对领袖的拥护。还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五四运动28周年,毛泽东在百忙之中认真审阅和修改新华社的社论稿《五四运动二十八周年》。经过毛泽东的修改,该社论发出后在全国青年中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鼓舞着数以万计的青年为建设民主、独立的新中国而奋斗。在毛泽东的带动下,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人也通过纪念讲话、纪念文章、纪念题词等方式参与到五四纪念活动中,中国共产党纪念五四运动的氛围变得尤为浓厚。

综上所述,毛泽东高度重视五四纪念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五四纪念活动中,加之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中国共产党人也积极参与到五四纪念活动中,由此,五四纪念活动形成了规范、隆重和热烈的氛围。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热情鼓舞和浓厚纪念氛围的强烈感召,广大中国青年在感悟五四先驱爱国风范和重温五四先驱革命初心中,英勇投身五四先驱未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五四精神在中国青年的赓续传承中绽放出永不磨灭的光芒。

五、注重模范青年引领,树立了弘扬五四精神的榜样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大会上的讲演中鲜明指出,“延安的青年运动是全国青年运动的模范”,而且还阐述了延安青年“何以成为”全国青年的模范,就是在于“延安的青年们是团结的,是统一的”,“延安的青年们不但本身团结,而且和工农群众相结合,……他们在学习革命的理论,……开荒种地这件事,连孔夫子也没有做过”。在此向青年树立了弘扬五四精神的学习榜样。全国青年传承弘扬五四精神,就要按照毛泽东的指引,向延安青年学习,学习延安青年不但自身团结而且和工农群众相结合,学习延安青年不但学习革命理论而且参加生产运动。同年5月30日,西北青年救国会举行了模范青年授奖大会。毛泽东不仅出席此次大会并且为模范青年颁授奖章,同时还作了题为《永久奋斗》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高度肯定了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时选举出来的模范青年的重大意义,而且还进一步深刻揭示了模范青年需要具备的最主要的精神特质,“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不仅如此,毛泽东还从反面深刻阐明了一些人变成了逃跑队的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没有“永久奋斗”精神。毛泽东实际上向中国青年传授了成为模范青年的精神密码。在毛泽东肯定选举模范青年的重要意义后,中央青委发出的五四纪念通电,中共报刊刊发的五四纪念通知,朱德、徐特立、刘光等中国共产党人发表的五四纪念讲话或五四纪念文章等,通过要求选举模范青年或指明中国青年应当学习的模范青年,明确为中国青年树立了传承弘扬五四精神的学习榜样。其中,中央青委在1940年3月发出的五四纪念通电中明确要求“进行选举模范青年运动”。中国共产党正是通过选举和树立模范青年,营造了以模范青年引领广大青年积极弘扬五四精神的浓厚氛围。这是同毛泽东号召学习模范青年、肯定选举模范意义等不无联系的。

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毛泽东重视发挥模范青年引领作用的优良传统,通过宣传和表彰弘扬五四精神的模范青年,鼓舞和动员着广大青年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这鲜明地体现在党中央和团中央作出的五四纪念指示中,也体现在胡耀邦等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纪念讲话中。其中,1959年4月中共中央批转团中央书记处《关于纪念五四运动四十周年的请示报告》,提议“颁发‘五四’纪念章,由各地奖给青年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不仅如此,《人民日报》刊发的五四纪念社论也格外注重宣传模范青年。比如,《人民日报》在1964年5月4日刊发的五四纪念社论《知识青年要和工农群众变成一体》,明确呼唤广大知识青年向邢燕子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范青年学习。而且为广泛动员中国青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击力量,毛泽东在1963年3月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人民日报》积极响应这一伟大号召,在同年5月4日发表的社论《一代一代地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传统》中指出,雷锋同志是激励全国人民革命精神的不朽榜样。同日,《中国青年报》也发表五四纪念社论《论雷锋》。5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该社论,以引导革命青年学习雷锋同志的大公无私、理想远大、坚定跟党走等品质。雷锋的光辉品质响彻中华大地,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青年的成长与成才。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中国青年立志将毛泽东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变成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行动,五四精神穿越时空与雷锋精神交相辉映,烛照中国青年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征程。

总之,“五四”蕴涵着爱国、进步、热血等符号,在某种意义上,五四精神也是一种青年精神。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尤为珍视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遗产。他起草的中共中央第一个五四纪念文件就表达了对青年一代光大五四精神的殷切期望。此后,为更好引领中国青年弘扬五四精神,毛泽东以五四纪念为主要契机,在全面阐释五四精神内涵的同时,还从强调青年使命、指明正确方向、重视氛围营造、发挥榜样引领等方面对弘扬伟大五四精神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新时代,继续引领青年弘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能够从中汲取智慧。一是注重以广阔天地淬炼青年。党的根基、血脉、力量在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新时代青年不要作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应当深入人民群众和基层一线,才能不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强筋健骨。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寄希望于新时代青年“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二是注重以纪念活动感召青年。通过创新纪念形式和党的领导人亲自参与,五四纪念活动能够激发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从而极大地提升五四纪念活动的效果。三是注重以榜样引领青年。在榜样的身上,新时代青年能够汲取奋斗的力量。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纪念讲话、回信等中点赞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和服务乡村振兴的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等青年榜样的原因所在。

来源:党史镜报(原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23年第6期,略作调整,注释从略)

作者:张金福 陶思亮(上海中医药大学)

来源: 党史镜报
终审:何谐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