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69年前的今天,毛泽东指挥了一场陆海空三军联合战役
69年前的今天
毛泽东指挥了一场陆海空三军联合战役
张向冰
1954年12月2日,美蒋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12月8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关于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声明》:美国的阴谋是“企图利用条约使他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
为打击美蒋协防阴谋,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遵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命令,决心攻占上、下大陈和一江山岛。为此,成立了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
1955年1月18日的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战役。在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精心组织指挥下,参战部队英勇顽强,密切协同,灵活机动,取得了胜利,探索了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经验,对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
12月间,毛泽东在上海再次谈到一江山战役时说道:“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打得很好,我军首次联合作战是成功的。”
1954年7月,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军委会议并明确指示:“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美国不会有大的干涉,你们就准备吧。”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省台州湾椒江口外,分为南江和北江,两岛相距250米,距大陆海岸线13海里,东南至国民党军占据的大陈岛7.5海里,距台湾208海里。一江山岛四面皆为陡壁,近岸水深7~8米,没有港湾,只有几处小沙滩可以登陆。
1950年5月,蒋介石在浙江台州列岛的上、下大陈岛重兵设防,企图把台州列岛打造成反攻大陆堡垒。1954年5月6日,蒋介石又乘“峨眉”号驱逐舰到大陈岛视察督战,命令国民党军“死守大陈,保护台湾,完成反共复国大务”。还把自己的亲信、国军“英雄”王生明任命为“一江山防卫司令”,下辖“反共救国军”突击4大队、2大队4中队和炮兵中队等1100余人,其成员多系惯匪和逃亡地主。岛上以4个高地为核心,构筑了3道防御阵地和4道火力网,构筑了154个明暗地堡;阵地和地堡间有堑壕、交通壕连通一体,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形成坚固的环形防御体系。同时,大陈之敌可随时支援,国民党海军舰艇也常游弋于该岛附近海面。
毛泽东
人民解放军自1949年10月金门登陆作战失利后,华东军区一直在制订“南登金门岛,北打大陈岛”的作战计划,以彻底肃清盘踞在华东沿海的国民党残余之敌。后因朝鲜战争爆发,这一计划未能实现。1952年初,张爱萍调任华东军区参谋长,在同原任参谋长张震交接工作时,重点介绍了华东军区上报中央军委文件《关于对金门、上下大陈作战方案》,文件建议:“先行攻打上、下大陈,一两年内完成进攻金门的准备。”
1953年,朝鲜战争签字停战。西太平洋的战略态势发生变化。美国总统特使频繁赴台湾,与台密谋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他们都渴望签署这个条约,但由于利益不同,又进行着激烈的幕后交易。蒋介石要利用“条约”把美国绑牢在反攻大陆的美梦上,同时也可以遏制解放军攻打台湾。美国人只想着利用台湾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制约中国大陆,却又无意再花钱介入与国民党军与解放军的内战。
1954年6月,国民党所谓的“外交部长”叶公超,通知美国驻台“大使”兰金,传达了蒋介石的妥协意见:“只要美国同意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愿意放弃进攻共产党的军事行动。”这显然是一份侵犯中国主权的“条约”。
1954年12月2日,台湾当局与美国签署《共同防御条约》
毛泽东被美台背后勾结和交易激怒,重申“一定要解放台湾和沿海岛屿”的决心。华东军区认为拿下上、下大陈的作战计划时机已经成熟,利用美台讨价还价之际,可以突袭该岛屿。于是,曾被搁置的《大陈岛作战方案》又呈送到毛泽东手上。
1954年7月,毛泽东在中南海召开军委会议并明确指示:“形势变了,准备打大陈,先解决浙江沿海岛屿,美国不会有大的干涉,你们就准备吧。”
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指示,下达了经毛泽东修改圈阅的《华东军区准备以空军、海军轰炸大陈岛之敌,并以陆军攻占一江山岛》的作战命令,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要充分准备,有把握后才可发起进攻,只准打好不准打坏。二、海空军事行动中,要严格掌握对美国的政策,坚持既不主动惹是生非,又不示弱的自卫原则,不要误击美舰、美机。三、从小到大,从实践中训练和锻炼部队,为解放大陈、马祖、金门及台湾创造条件。”
7月下旬,华东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的指示,部署了一江山岛作战的兵力。华东军区海军整个参战兵力,除海军航空兵5个团外,计有护卫舰4艘、炮舰2艘、鱼雷艇12艘、护卫艇24艘、火箭炮船6艘,各类登陆舰艇、运输船140余艘,总人数3700余人。以4艘护卫舰、12艘鱼雷艇及8艘护卫艇组成战役掩护队,任务是打击敌水面舰艇,对一江山前沿阵地、侧翼火力点实施破坏性射击。以炮舰2艘、护卫艇8艘、渔轮4艘(装有57战防炮)组成火力支援队,负责掩护登陆部队突击上陆。以各型舰艇、运输船组成4个登陆输送大队和一个后勤运输大队,担负4个步兵营和物资器材的运输任务。6艘改装的火箭跑船主要用于杀伤和压制敌有生力量。海军航空兵部队任务是参加航空火力准备,协同空军夺取披山以北战区制空权,保障登陆行动。
8月3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公然宣布:美国要用海空军“保护台湾和澎湖列岛”。9月9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亲自跑去台湾摸底、打气。他同美国驻台大使兰金、美国援台军事顾问团首席顾问蔡斯中将等亲台人士密谋同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御条约》。
12月8日,根据毛泽东指示,周恩来强烈谴责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的所谓《共同防御条约》——
“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
“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个条约来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的行动合法化,并以台湾为基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的战争。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严重的战争挑衅”;
“解放台湾,完全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决不容许他国干涉。任何战争威胁都不能动摇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只能增强中国人民的愤慨。”
毛泽东决定用一江山岛,来检验这个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的牢固性,以及试探美国的战略意图及可能介入的程度。
控制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是这次登陆战役前夕的重要任务,目的是不让国民党的飞机和舰艇进入预定战区,发现和破坏人民解放军的战役意图
1954年8月27日,华东军区接到总参谋部急电——
“华东军区,同意你们所组成的浙东前线指挥部,为便于指挥,颁布命令:任命张爱萍为前指司令员;任命聂凤智、彭德清、马冠三、林维先为前指副司令员;任命王德为前指参谋长。”
为了不暴露战役意图,保证战斗发起的突然性,前指采取了各种隐蔽措施。海军参战兵力进行临战训练和模拟实兵演习时,训练区选在远离战区的舟山海区。同时,福建地区的舰艇部队加强了海上战斗活动,以迷惑与扰乱敌人。在较长时间内,不时对上、下大陈、一江山岛进行轰炸和炮击,同时也对披山、渔山岛进行轰炸和炮击,以麻痹敌人。直到发起总攻,对一江山岛实施火力准备时,国民党守军仍未察觉人民解放军登陆意图,误认为还是一般的轰炸和炮击。这充分说明战前准备的充分、隐蔽,保证了战役进攻的突然性。
控制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是这次登陆战役前夕的重要任务,目的是不让国民党的飞机和舰艇进入预定战区,发现和破坏人民解放军的战役意图。
一江山岛战役的概述图
1954年11月,人民海军航空兵1师在团长姚雪森、大队长马连成率领下,先后协同空军对上、下大陈和一江山岛等敌指挥所和防御阵地进行了两次轰炸。1955年1月10日拂晓,海军航空兵2师和4师掩护空军袭击了大陈锚地停泊舰艇及岸上重要军事目标,击毁敌“中”字号坦克登陆舰1艘,击伤敌“太”字号护卫舰及运输船4艘。
从1954年11月1日至1955年1月17日,海军航空兵协同空军共出动飞机260余架次,先后7次轰炸大陈、一江山、渔山等岛敌军事目标及停泊舰艇,共投掷各种炸弹1600余枚,毁伤敌舰艇5艘。这样连续的猛烈轰炸,迫使敌舰艇白天不敢在大陈锚地停泊,飞机不敢飞至大陈上空。
与此同时,展开了争夺战区制海权的斗争。
1954年11月1日,人民海军31大队的6艘鱼雷艇,在4艘护卫艇拖带掩护下首次南下。为寻找有利战机,鱼雷艇一连字海上隐蔽待机13个昼夜。14日零时5分,高岛通观站雷达发现目标,指挥所判明为敌“太平”号军舰,随即命令155、156、157、158鱼雷艇出航。
“太平”号原是美国海军“戴克尔”号护卫舰,1946年被“赠送”给国民党海军。该舰排水量1430吨,主要武器装备有76.2和40毫米炮各4座,20毫米机关炮10门,是国民党海军的主力舰之一。
零时52分,4艘鱼雷艇在岸上雷达引导下向敌舰接近。1时28分,155艇枪炮兵发现敌舰灯光,海上指挥员铁江海立即命令各艇修正航向加速前进。当距敌舰20—30链时,由155、156两艇担任主攻,157、158两艇策应阻击,成左梯队接敌。1时35分,4艇先后向敌舰发射鱼雷,眼见在敌舰艏炸起水柱。敌舰中雷后,慌乱地对空盲目射击。这艘失去动力的护卫舰于7时42分沉没于高岛方位140度、距离18海里处。
击沉敌“太平”号,是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组建以来首次作战取得的胜利。它对国民党海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台湾当局高级官员在24小时内召开了两次紧急会议商讨对策。美国报界也为此惊呼:“太平”号被击沉,“证明共产党中国现在拥有很大的海军力量。”
为继续从海上围困大陈之敌,打击活动于大陈海区的敌舰艇,进一步控制战区制海权,海军鱼雷艇1大队6艘艇于1954年12月21日进驻大陈岛以西的白岩山隐蔽待机。
1955年1月10日,海军航空兵协同空军大规模袭击大陈岛及其锚地后,当晚敌登陆舰1艘由大陈向台湾驶去,敌“洞庭”号炮舰为其警戒。我指挥所发现后,立即命令105、106、102鱼雷艇对敌登陆舰实施攻击。102艇上只携带上次战斗中因故障未能发射的一条左管鱼雷,艇身倾斜,航速降低,跟不上编队。23时许,102艇航行至积谷山以东4海里处时与敌“洞庭”号遭遇。在孤艇单雷的危急情况下,艇长张逸民毅然发起攻击,命中敌舰中部。敌“洞庭”号于11日2时27分在格屿东南4海里处沉没。
这次战斗,装备齐全的105、106艇没有截获目标,单雷独行的102艇却取得意外击沉敌“洞庭”号的重大胜利,尽管战斗中时有偶然性,但关键还在于指挥员善于捕捉战机,积极主动敌作战歼敌。
1月13日,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联合进攻一江山的各项准备均已就绪,只要适合三军行动的好天气就可以发起进攻。一江山海区冬季受季风的影响很大,加之1月份又进入雾季,要找一个适合三军共同行动的好天气十分困难。为次,华东军区海军派出了气象观察员,加强战区气象观测,向担负战役气象预报的华东军区空军提供战区气象实况;同行协助上海气象台做出长期天气预报。经过各单位气象人员的共同努力,提供了准确的天气预报。张爱萍下决心于1月18日发起进攻。
1月17日20时至24时,登陆输送队装载登陆兵第一、二梯队先后由石浦启航,向进攻出发地头门山、蒋儿岙航渡,于18日5时至9时先后到达。海军各参战兵力按预定的战役部署展开。
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上海黄浦江上肯定“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打得很好,我军首次联合作战是成功的。”
1955年1月18日上午8时整,张爱萍向参战部队下达命令:“战斗开始!”
张爱萍将军
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风智下令空军战机“出击”命令后,人民空军和海军航空兵混合机群从各机场升空,3个轰炸机大队、2个强击机大队,共51架攻击机,在12架歼击机掩护下,编队掠过海面,闪电般地飞向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上空,对敌指挥所、通信设备、炮兵阵地、战壕、火力点和重要军事设施进行猛烈的轰炸突击。
张爱萍从门头山观察所剪形炮队镜中看到,最先爆炸起火的是敌指挥所和雷达站、通信站。敌一江山岛和大陈岛通信联络被切断,指挥系统瘫痪,大多数防御阵地被我军空军摧毁,达到了第一波轰炸主要目标的战术目的。
与此同时,另一个由21架轰炸机和强击机组成的突击机群,在12架歼击机掩护下,突破大陈岛高炮火力网,向大陈岛防卫司令部及威胁一江山的远程加农炮阵地进行了摧毁性轰炸,致使其指挥系统瘫痪,加农炮阵地被压制。
9时,正当国民党军被我空军炸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时,设置在头门山岛上的我陆军和海军炮兵的百门大炮,连续进行了7波次炮击,12000发炮弹倾泻在一江山岛。在我军强大炮火压制下,海军38艘舰艇抵近一江山岛。
12时15分,张爱萍发出第2道命令:“登陆运输队起航!”战役随即转入第二阶段。
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陶勇一声令下:“起航!”满载3600名陆军指战员的138艘登陆艇编队,分别从蒋儿岙、头门山岛分4路向一江山岛快速出击。华东军区海军“南昌”号、“济南”号、“沈阳”号、“武昌”号、“兴国”号、“遵义”号等38艘护卫舰、炮舰组成的护航舰队,为登陆艇开道护航。海军航空兵第1师27架轰炸机和24架强击机,掠过海上编队上空,飞向一江山岛,实施第2次火力打击。
在我空兵、海军、炮兵立体攻击下,敌机不敢起飞,舰艇龟缩不动或跑回了台湾,大陈敌炮兵全部被我军压制。至此,我军完全掌握了制海权和制空权。但由于敌工事防护坚厚,我登陆部队红五连遭到隐藏地堡敌军疯狂阻击,付出重大牺牲后,才撕开突破口,巩固了乐清礁阵地。其他部队先后在黄岩礁、山嘴林、胜利坡、田岙湾处登陆,并全线向一江山岛纵深推进,占领各滩头阵地。
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
登陆部队向一江山岛制高点203高地冲击
张爱萍在炮队镜中看到红旗在硝烟中前进,心里异常激动,从报话员手中接过话筒高呼:“祝贺登陆成功!再接再厉!奋勇前进!”
我军抢占“190”高地后,受到制高点敌火力封锁。张爱萍见状,当即发出命令:“强击机继续对敌人进行冲击。只要油料够,即使没有炸弹也要从精神上震慑敌人,鼓舞我登陆将士!”我空军强击机群按计划低空攻击3次,扔完炸弹就用高速机枪沿敌战壕射击,用超低空掠过的呼啸声和强大的气浪给敌人以精神威慑。
张爱萍(中)
张爱萍命令海军4艘护卫艇抵近岛岸,向敌火力点猛轰。在海空军火力压制下,我登陆部队很快占领敌第二道战壕,开始冲击向各制高点,仅用35分钟就抢占了主峰,迅速向纵深发展。17时30分全部攻占了一江山岛,19日2时残敌全部肃清。至此,被国民党称为“固若金汤”的大陈门户——一江山岛终于被打开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兵种历史丛书《海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页)记载——
一江山岛战斗,共击毙国民党“一江山地区司令部”司令王生明以下519名,俘敌突击4大队长王辅弼以下567名,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缴获火炮25门。
人民海军参战部队被炸沉登陆艇1艘,伤护卫舰1艘、登陆艇12艘、机帆船7艘,牺牲13人,伤131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212登陆艇艇长于延增两腿被炮弹炸断,仍坐在甲板上坚持指挥。枪炮班长张义山腿部负重伤,仍坚持向敌射击,但由于站立不稳,失足落海,被一艘陆军船只救起。操舵兵柏文昌在艇长牺牲无人指挥、艇员伤亡过半情况下,主动代理艇长指挥战斗,按时把登陆兵送到登陆点。从上海前来参战的海员和工人也表现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这次战斗中有111名海员和工人直接参加舰艇航海、轮机部门工作,亲身参加了战斗。
在台州市档案馆征集的一江山岛战役照片里,有一张让人印象深刻:五名登陆的解放军战士顶着弹雨,背着炸药包,躬着身子慢慢摸向敌人的碉堡。多少英雄儿女喋血战场。
很快,战报送到毛泽东手里。他高兴地对周恩来说:“这么快捷报就来了,打得好!三军将士辛苦了,祝贺我军首次联合登陆战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一江山战斗的胜利,标志中国军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说明中国不但有了强大的海军和空军,而且能够联合作战,有效地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结束了国民党海、空军横行中国沿海的历史。
1955年12月间,毛泽东乘“港申”号轮船视察上海黄浦江上时,对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再次谈到一江山战役,并称赞:“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打得很好,我军首次联合作战是成功的。”
作者:张向冰
作家,中国海洋报原军事主编,长期专注于中国海洋文化史、中国海军史与军事思想研究。图为2018年春节期间,作者遂行中国海警3402公务船在我国南沙群岛某海域进行维权巡航采访。
来源:方志江苏
作者:张向冰(作家,中国海洋报原军事主编,长期专注于中国海洋文化史、中国海军史与军事思想研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