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朱德委员长视察蓬安‖兰天俊 费尚全
朱德委员长视察蓬安
撰稿/兰天俊 整理/费尚全
1960年3月9日,朱德委员长偕夫人康克清,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南充地委副书记孙桂林陪同下,对蓬安进行视察,听取汇报,了解民情,给蓬安人民带来了党中央的关怀。
1960年3月9日,朱德委员长偕夫人康克清赴蓬安、营山、仪陇视察。这是朱德到故乡仪陇县马鞍镇朱家大湾时的情景
3月8日晚,地委副书记孙桂林电告蓬安县委:明日有中央领导来视察。
翌日,春风和煦,阳光融融。上午8时许,8辆银灰色轿车自南充向蓬安驶来。当车队驶进县委办公楼前停下时,第三辆车门开处,探身扶杖走出一位身材魁梧、着黄军装、气宇轩昂的老人,精神矍铄,慈祥和蔼,他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同志。县委书记石宪级、县长杨泰等人急忙迎上前去,县妇联副主任杜全青,惊喜得大声喊“朱总司令”,朱委员长微笑着点点头。孙桂林副书记介绍了在场的中共蓬安县委领导,朱委员长和大家一一握手问好。
1960年3月10日,朱德回到故居(图片来源:朱德故居管理局)
县委书记石宪级陪同朱委员长到县委常委会议室,朱委员长坐在长条木椅上,一面听汇报,一面翻阅材料,并不时插话提问,发表意见。
首先,他问起全县基本情况。石宪级报告,全县有人口418687人,耕地面积62万亩,1959年产粮7000万斤。听到这些汇报,朱委员长心算一下说:“现在你们的小麦、水稻、杂粮平均亩产270多斤,这可能差不多,但是,你们在提高单产上还要下功夫。”
在后面汇报到蚕茧产量、水果产量、年末生猪存栏数量时,朱委员长插话说:“不知你们这些数字实不实哟?”
这时,县妇联副主任杜全青将剥好的广柑递给朱委员长,朱委员长一边品尝一边说:“味道好、味道好,橘生淮南便大而甘,移到淮北则小而涩,你们属低山丘陵,应因地制宜多发展广柑、蚕桑等副业生产,抓好土特产的发展和出口换取外汇,多发展生猪,解决人民吃肉的问题,县委要很好规划,党员要带头。”
朱委员长十分关心党的建设,他问:“全县有多少党员?”
“全县党员5527人,党委32个,党总支2个,支部607个。”石宪级说。
朱委员长强调:“要教育党员牢记入党誓词,化为行动,接收党员要按党的章程,把在群众斗争中积极工作、生产和学习中表现积极的吸收进来,严防投机分子钻入党内。接收党员时,宁可数量少些,也不能降低质量。”
“对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处分面不能宽,要慎重,教育为主,惩办为辅。”
“目前我们国家十分困难,支部和党委要领导和团结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自然灾害,渡过暂时难关。”
朱委员长十分关心群众生活,对办公共食堂特别关注。
“你们什么时候成立的人民公社?”
“1958年10月。”
“1957年全县有农业合作社1130个,为了发挥‘一大二公’的优越性,尽快进入共产主义,1958年合并为482个,1959年再合并为476个。”
“公共食堂每人一天吃多少斤粮?”
“连代食品2斤多。”
谈兴正浓时,随行人员催朱委员长该去营山了。他饶有风趣地说,命令如山倒,我只有就范了。
下午,朱德委员长在营山视察后,去仪陇途中,经蓬安县徐家人民公社九村10社时下车,与徐家区委书记李品春、何承壁等人一一握手,交谈了起来。
“你们是集体所有制,还是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财产和劳动力所有权归公社,部分生产资料听凭公社调拨,盈亏由公社负责。”
“公共食堂是供给制,还是工资制?”
“是供给制。”
“办公共食堂好吗?”
“好。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按需分配。”
“怎样分配的?”
“按人定量,指标到户,根据家庭人口,劳力按4、6、8、10折算打饭。”
“有没有不办公共食堂的社?”
“没有。我们全部学的徐水经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哦。学部队,我看食堂成立与否,都得靠党团员带头。”
朱德委员长环顾四周,田坎、地坎、平台、山上果树稀疏,用手指着一座山说:“看起来光秃秃的,像一个光头,多不好看,要多发展桑、果、林,搞植树造林,让头发长起来就好看了。”
再往前行十多米,朱德委员长来到徐家区小麦、油菜丰产片区,扑入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翠绿的麦浪,金黄的油菜花,田坎、山坡、山上嫣红的胡豆花,蝴蝶似的豌豆花,和风送处,翻起一阵阵波浪,姹紫嫣红点缀其间,颇为壮观。这时朱委员长触景生情,即兴赋诗:
菜子开花一片金,小麦放穗满山青。
杂粮密密斜坡种,人说小春增七成。
站在丰产片区,朱委员长欣然提出,同区委的同志拍张照片,李品春、何承壁一时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用惊疑的眼光注视着朱德委员长。只见朱德委员长微笑着点了点头:“来,我们站在一起。”咔嚓一声,刹那间,两位区委书记一股暖流直涌心头。
“来,以丰产片为背景,再拍一张。”两声咔嚓,短暂、轻微,却一直在李品春、何承壁心房轰响。
下午两点多,朱德委员长的车队向仪陇驶去,送行的蓬安乡亲伫立在丰产片区,向朱委员长不停地招手。
车队走远了,送行的人们还在凝视前方,久久不愿离去。
(本文系中共蓬安县委党史办原干部兰天俊根据杨泰、何承壁回忆撰写)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兰天俊(中共蓬安县委党史办原干部,根据杨泰、何承壁回忆撰写)
整理:费尚全(蓬安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