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我的“3·17”之旅(二):寻访川军在滕县外围的战斗足迹‖王愔

作者:王 愔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10-25 15:58:15 浏览次数: 【字体:

我的“3·17”之旅(二)

寻访川军在滕县外围的战斗足迹

王 愔

“317团”从山西阳泉经娘子关,2018年3月15日抵达山东,去追寻川军转战鲁南之后的战斗足迹。

1938年1月,从山西到山东,国军第22集团军来到鲁南,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调遣。人们从《血战台儿庄》《壮士出川》等影视作品中知道台儿庄大捷,知道滕县保卫战,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围绕着保卫津浦铁路阻止日军南侵,中国军队在滕县周围开展的抗日活动及大小战役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滕县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到了战场实地,当年的事情和人物更加历历在目、栩栩如生,比书和影视中的更加惊心动魄,真切体会到当年川军是在多么艰险的环境中英勇作战,当地群众对川军抗战的记忆是多么深刻。

到了位于曲阜至邹城之间的小雪村,去了解小雪伏击战的情况。正在打听知情人时,迎面走来一位大约70来岁的老者。我上前一步,请问您知道咱们村从前打日本时候的事吗?他立马说,知道,就在村西头大路那里,打了日本鬼子的汽车,还有好多日本人。老者叫孔繁岩,时年74岁。他听家里老人说,那个汽车毁了,车上有个铁箱子,里面满满的都是钱,一点也没动,说是到邹县给鬼子发军饷去的。

孔繁岩老人(左)介绍当年小雪伏击战的情况

镇武装部闫部长拿来《小雪区志》。翻开这部志书,大事记第一页就是1937年日军在小雪村遭到伏击,重伤敌33旅团长田岛荣次郎,打死打伤日军多人的记载。

《小雪区志》

对这件事更具体的研究,还要看徐州会战及枣庄抗战研究学者任世淦老师根据十几年前的田野研究,结合近年日军战报披露所得出的详细数字:小雪伏击战中,日军死亡8人(翻译1名,同盟通讯社记者1名,下级军官1名,士兵5名),伤9人(田岛荣次郎重伤,通讯班长1名、下级军官1名、士兵6名受伤)。田岛荣次郎受伤后,转后方医院救治,他的旅团长位置被濑谷启替代,濑谷启3月9日到曲阜上任。日军担心丢失颜面和影响士气,对外声称田岛荣次郎只是被“定期调动”,由濑谷启继任,以此掩饰田岛荣次郎遭川军袭击的耻辱。其实,当年的战地记者范长江及中央社1938年2月15日都对小雪村伏击战有报道,但由于当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田岛荣次郎遇袭受伤,川军45军127师757团陈九章营成功伏击并击伤日军指挥官少将旅团长的战绩,在当时没有得到足够的宣传和表彰,直到80年后才得到证实。

任世淦老师在解说他的田野调查

任老师还说,台儿庄战役结束后,当地老乡在掩埋阵亡官兵遗体时,在一名烈士的口袋里发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八个字:生于四川,死守山东。这位烈士没有留下姓名,只留下了这句口号和决心。

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这次伏击战或是川军在鲁南抗日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有幸的是,2015年,陈久章的孙子陈洪涛受枣庄民革之邀,在台儿庄大捷77周年座谈会上,详细介绍了他祖父指挥小雪伏击战的故事,把川军的抗战功绩进行了公开宣传。陈洪涛这次也从四川赶到滕州加入“317团”,参与纪念滕县战役及缅怀抗日烈士的活动。

陈九章营长像

陈九章孙子陈洪涛在座谈会上讲述小雪村伏击战经过

离开小雪村,我们驱车向南五里的孟母林行进。何允中的《抗日战争中的川军》一书写道,那里埋葬了127师757团的15名烈士,他们是在小雪伏击战后和日军增援部队遭遇作战而牺牲的。何老师说,无论如何都要去祭奠长眠在那里的川军前辈,也是替127师的师长陈离将军和陈久章营长看望他的战友兄弟。

为此,陈离将军的外孙女金雷老师特地通过微信向“317团”每位团员表达了诚挚谢意。我们来到松柏苍苍的孟母林,在一块空地上遥望西南方向,庄重地向川军烈士们致敬默哀,敬献鲜花,祭上来自家乡的大地魂酒,捧回烈士鲜血染过的泥土。

“317团”在孟母林祭奠阵亡烈士后留影

下一站是紧邻滕县的两下店(现邹城峄山镇)。1938年2月,川军125师奉命攻占两下店。三次攻打两下店担任主攻的都是125师373旅(旅长卢济清)746团(团长谭尚修)。我军指挥员知道,在日军武力数倍于我的情况下要打击敌人据点,只能依靠突袭和快速机动的战术。战斗最惨烈的是第三次攻击,时间在2月16日。746团担任主攻的一、二营,利用雪夜,反穿棉衣突入两下店,向敌军发起猛烈进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进展到两下店中心据点地带。我军由于没有重型武器,甚至没有轻机枪掩护部队冲锋,我军五百多壮士组成的敢死队,只能手持手榴弹和大刀,一波波冲向敌人阵地,却一排排牺牲在倭寇的机枪之下。战斗持续到第二天夜里,敌人不断增援,形成反攻。我125师伤亡千余人,烈士的遗骨就留在了曾经战斗过的葛山山麓。我们在峄山镇政协副主席商庆淼等人带领下,爬上镇东南方向葛山的山坡,为静卧在那里80年的先烈们祭酒献花,悼念他们的英勇牺牲,同时把烈士血染的热土捧上带回家乡。

“317团”两下店祭奠英烈后留影,背景是葛山

“317团”部分团员在峄山镇人民政府办公楼前合影

滕县外围战还有一条左翼战线,负责阻击来自滕县西北方向济宁的日军第106师团南侵。第124师740团在旅长吕康带领下布置在这里的石墙、洪山口、池头集一带,临时受127师陈离师长统一指挥。该团团长是我的爷爷王麟,副团长是何允中的父亲何煋荣。何老师告诉我,当时我爷爷不待山西作战的伤病痊愈,刚从成都赶到鲁南。到达临城22集团军总部时,孙震总司令劝他留在指挥部工作,他却毅然决然地谢绝了,坚决要求回到他的740团,去前线和兄弟们一起作战。

1938年3月14日,敌人分左右几路全面发动向滕县的进攻,我爷爷坚守的左翼战斗也十分惨烈。从早晨7点开始,日军在炮火掩护下轮番向我阵地冲锋,整整一天的进攻,未能越过我主阵地池头集、洪山口。然而,滕县方面受到日军连日攻击,城防出现极大威胁,16日上午,代军长王铭章向124师的前线部队发出了回城防守的命令。于是前线部队且战且退,于16日夜间回到滕县县城,并即刻投入守城战斗。

我们到这里,就是要寻找当年洪山口一带阻击战阵亡的烈士埋葬地。洪山口阻击战是左翼战线最惨烈的一场战斗。日本人在这里久攻不克被打死不少,以致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还有日本人来这里悼念亡灵。我川军官兵在这里奋力阻击,打到后来,当日本人快要攻破我军阵地时,躲在暗处的当地老百姓清楚地听川军士兵的四川口音喊:“老乡啊,你们赶快找地方避一避噢,日本鬼子上来,我们就要和他们拼命喽!”“老乡啊!别乱动,不要慌着站起来,鬼子的子弹正打着呢!”

祭奠洪山口英烈后留影

早在“317团”到达之前,徐州沛县志愿者吕高群先生就冒着大雨,连续多日在洪山口及其周边一带走村串户,调查80年前牺牲的川军官兵埋在哪里。2018年3月17日下午,吕先生带领我们到滕州西北大坞镇的袁村、望凫、洪山口村。

吕高群和当地老乡讲述川军在大小坞一带的战斗

当地老乡说,袁村有个仗义的富人袁象华,人称“袁大善人”。他在自己家的地界建了一块“义林(墓地)”,专门埋葬那些客死异乡的外乡人。洪山口阻击战后,“袁大善人”就动员乡亲们把遗体运回村里,扯了成捆成捆的白布,买来席子把烈士们简单装殓后埋葬在义林。一个叫王红图的老乡把我们带到他家的地边上,指着地的中间说,那里就是从前的义林,改造土地时翻出很多白骨,村民都知道那埋的是打日本的川军。望着那片覆盖着薄膜的农田,我却依稀觉得那还是树木参天的“义林”,那里还躺着川军124师的前辈,爷爷的士兵兄弟。

洪山口战斗阵亡官兵埋藏地大坞镇袁村,现是庄稼地

我仿佛看见那些年轻的川军战士伏在泥土中诉说着打鬼子的故事,静静地等待着后人把他们的故事传颂给更年轻的一代。尽管过去了80年,我们还是来了,带来了家乡亲人的挂念,带来了家乡的大地魂酒。亲人们,请接受川军后人和中国老兵的敬礼!请接受我们献上的鲜花!

向英烈致敬

行者又点上一支中华烟插在土中,转眼间香烟成了灰烬。大家说,前辈知道我们来了,尝到了我们敬的烟,吸得好快、好快!

(未完待续)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王 愔(女,1958年生,全国著名川军抗日烈士王麟孙女,退休教师,中共党员,青岛市人民政府督学,青岛市教育督导研究会副秘书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