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抗日战争时期遂宁棉纺织业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
遂宁棉纺织业概述
遂宁地处四川中部腹地,农业资源丰富,盛产棉花,手工纺织业比较发达,因此成为抗日时期发展棉花、棉纱、棉布生产的重要基地。在国民政府有关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当时农村形成了“家家种棉,户户纺纱、织布”的局面,大大促进了棉花、棉纱、棉布生产的发展,对保证当时军需民用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的纺织手工作坊
1936年,在遂宁县棘子坝成立省立棉作试验场,试验推广种植长绒棉,最先引进试种的是美国德字棉。此棉花由于纤维细长,不适土纺,病虫又多,栽培技术不易掌握,产量虽稍高,但销路不好,难于推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沿海城市沦陷,海运断绝,军需民用的棉布,靠土纺土织已不能满足。虽有部分纱厂、织布厂内迁,但没有长绒棉,原料成问题。省棉场又引进美国脱字棉,进行推广,同时推广植棉技术和药械,政府也大力提倡,使中棉、美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增加。
1939年,农本局福生遂庄到遂宁举办手纺业务推广训练班,招收有初中文化的学员,结业后分派各地工作。同时,福生遂庄与四川棉纺织委员会合作推广脚踩的“七七纺纱车”(又称大车),一架大车有32根头,一人操作,每架日产纱一市斤,工效比独头手摇车提高数倍。县政府亦采取鼓励措施,很快县城发展至千部,从业1800余人;农村大车有6千余架,还有手纺车16万余架,乡村农户兼营纺纱的达16.8万人。内迁纱厂有新宁纱厂、蜀丰纱厂等4个。由于抗战,军需民用急需布匹,县政府大力提倡织造,加强技术指导和工具改革,遂宁织布业迅猛发展,县城先后办有织布厂44家。其中,较大的16家,一般有织布机30—100台,年产布8万多匹,最大的新华厂年产布4万匹;较小的28家,每家有织布机5—30台。个体织户发展特多,县城达1500多户,织机3700多台;农村专业户4500多家,从业8500多人,多以土纱织土布或土纱洋纱混合的半纱洋布。遂宁产的花、纱、布远销重庆、合川、璧山等地,土布产量为全川第一。农本局福生遂庄在县城北门裕丰外街、东门环城马路设收换土纱、出售洋纱、收验改良布3个门市,开展以花贷纺、以纱贷织业务。织户经保人介绍,可以纱换花,领纱贷织,交纱、布获加工费,这就刺激了纺织业的迅猛发展,全县赖以营生者不下十万人之众。为保证抗日战争军需布料,参加纺织业同业公会的厂、户改专产军布的达1068家,设置织布机2270台,训练成熟技工21500余人,生产军布百万余匹。1942年,福生遂庄一年就收军布35万多匹,大大支援了抗日战争。
四川省政府创办妇女棉纺织生产干部训练班的批示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遂宁县城乡共有棉毛纺织染厂2家,织布厂60家,加上分散织户,从业总人数达2万余人。1942年,年产宽布309570匹,窄布190200匹(窄布4折合1匹宽布,计47550匹),合为宽布357120匹。其中,有专织军布的厂户1066家(户),织机2270台,生产军用布100多万匹。
遂宁县纺织业工业同业公会公告
在发展织布业的同时,针织业也开始起步。1939年,遂庄经营袜子、毛巾、板巾等针织品。至1944年,全县城乡针织机增加到1200台。新开办的3040台织机的小厂4家,从业者总数约2000人。主要生产各类袜子、毛巾、板巾、线带等大小产品。1944年,针织品输出量:袜子3286打,毛巾2458打,以供应战时急需。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整理:遂宁市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