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志丹犹在——永远的怀念‖石杰
编者按:刘志丹同志是西北人民的领袖,西北红军的缔造者、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他早年义无反顾地投身中国革命,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呕心沥血,顽强战斗,最终在西北这块土地上,开辟出了红色圣地。这块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今天是刘志丹同志120周年诞辰的日子,“方志四川”新媒体矩阵及“四川省情网”特发布一组纪念文章,表达我们深切的缅怀之情。让我们牢记历史,不忘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陕甘边照金丰碑》 油画 张亚东 作(作者 供图)
志丹犹在
——永远的怀念
石 杰
1936年4月14日,西北革命创始人、红28军军长刘志丹,在亲临前线战斗中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33岁。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加入党,就要为共产主义信仰奋斗到底。作为个人来说,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八十七年过去了,言犹在耳,仿佛就在昨天!
刘志丹出身书香门第,自幼目睹家乡父老在反动政权和地主豪绅残酷剥削下的苦难生活,油然而生为大众鸣不平。刘志丹16岁进入永宁山高等小学,接触到“三民主义”思想,萌生了改造社会、复兴中华的愿望。
在榆林中学期间,刘志丹深受共产党员魏野畴、李子洲等人影响,积极寻找改造社会的真理。他接受五四运动新文化、新思想影响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兴办平民学校,宣传革命思想,并参与校务管理,组织学生罢课运动,与黑暗势力作斗争。
刘志丹在《榆中旬刊》上发表的《万恶的狂风》中写道:“只管伤痛是无用的,盼望你们赶紧召集同伴,拿起百折不回的精神,与狂风飞沙相抵抗”,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
刘志丹在诗歌《登镇北台》中,立下了“看长城内外破碎,重收拾有待吾辈”的壮志豪言。在《爱国歌》中,他发出了“快,内惩国贼,外抗强权,救我中华万万年”的怒吼。在共进社大会的题词中,他更是发出“同志引着被压迫民族,向帝国主义者进攻!不怕牺牲,杀开血路!前途自有光明与幸福”的雄壮呐喊。
那时的刘志丹,经过求学经历和革命活动的磨砺,已经变了,变得忘了小家,而一心想着如何拯救“大家”。他已由同情劳苦大众的热血青年,成长为一个具有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并立下了铮铮誓言。
八十七年过去了,志丹犹在。一首90多年前唱响陕北的民歌隐隐传来:“正月里,是新年,陕北出了个刘志丹;刘志丹来是清官,他带上队伍上横山……”
志丹说过:“虽有文事,必有武备。”他便毅然奔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在那里,他结识了周恩来、恽代英、肖楚女、王懋廷等一批革命党人,在反帝反封建革命救国的洪流中,刘志丹受到熏陶和鼓舞,从此将自己的命运和中国革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说:“我要让全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1927年6月,蒋介石实行反共“清党”,刘志丹毫不畏惧,断然拒绝,义正词严地说:我自从树立了共产主义信仰,就早把生死置之度外!
他组织领导了震惊西北的渭华起义和一系列兵变,一时间,整个渭华平原,打土豪、分财物、革命运动搞得热火朝天。尽管都失败了。几次身陷囹圄,死里逃生,但他屡经挫折从不气馁,积极探索组建革命武装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正确道路。
渭华起义总指挥部旧址(雷学军 王麟 高婉鑫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习仲勋为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题词(雷学军 王麟 高婉鑫 供图,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敌人抄了他的家,刨了他家祖坟,刘志丹却安慰家人说:“要干革命就难免受迫害,株连家族亲属虽然痛苦,但也在意料之中。”
当他的两个儿子因饥寒交迫和遭敌人毒害先后死去,他忍着巨大悲痛安慰妻子说:“要想开些,干革命就得舍得一切,包括亲人在内,只有站起来英勇的斗争,才能有人民的幸福和自由!”
作为西北红军的高级指挥员,刘志丹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过程中,把群众疾苦时刻放在心上,不搞特殊,穿粗布衣,碾米做饭,照顾伤员、抢着站岗放哨……他常对大家说:人民群众最痛恨反动政权的不廉洁,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注意这个问题,要有骨气,要讲节操,受冻挨饿也不能取不义之财。他平易近人,作风民主,深受群众和战士爱戴,大家都亲切的称他为“我们的老刘”。
八十七年过去了,志丹犹在!时间在走,黄土高原上的人民缅怀之心不走,他的故事仍被传颂,西北的人民永远在怀念着他……
“刘志丹练兵石峁湾,人欢马啸惊天地。穷人跟上刘志丹,要把世事颠倒颠。”一首首歌唱刘志丹的信天游传唱着,在陕北人民心中,他是一位英雄。
刘志丹出生在这片土地上,雄浑的黄土高原孕育了他,让他拥有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强的生命力。老区人民都还记得:面对国民党的几次“围剿”,全国十几块根据地都先后沦陷了,正是刘志丹和他的生死战友们,使得这块西北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正是这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完整的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和走向胜利的出发点。
刘志丹女儿刘力贞晚年回忆父亲时说,“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他爱家、爱家乡、爱人民;他是一个诚实、诚恳的人,处理家事公事以诚相待;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质朴的人,一个民主的人;革命上,他是个执着的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从实际出发,善于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刘志丹女儿刘力贞(图片来源:延安大学网)
刘志丹女婿张光讲到,在领导人民翻身解放的斗争中,刘志丹不仅要同敌人作英勇顽强的殊死搏斗,还要与来自党内“左”倾路线开展斗争。
刘志丹受到“左”倾路线严重迫害有两次:一次是1932年12月,诬蔑刘志丹学习井冈山的正确主张是右倾机会主义,蛮横地撤销了刘志丹的领导职务,但他忍辱负重,积极协助团长王世泰开展工作,毫无怨言;第二次是1935年10月,刘志丹率领红军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初步胜利,“左”倾冒险主义的执行者,在革命队伍里进行所谓“肃反”,诬蔑刘志丹是“右派反革命的首领”,以欺骗手段将他调离前线。当逮捕密令碰巧送到他手中时,为了不使党分裂,他让通信员继续送信,自己单枪匹马奔赴瓦窑堡,准备向上级申诉,但他一到瓦窑堡就被投入监狱,受尽折磨。
《刘志丹文集》 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2017年5月27日,刘志丹女婿张光赠本文作者石杰《刘志丹文集》的签名
刘志丹妻子和女儿想方设法去看望他,但牢房的窗户全被封了起来,女儿不住地喊“爸爸”,传回来的只是阵阵咳嗽声。在狱中,他叮嘱同志:“我们死也不能说假话”。出狱后,面对同志们的委屈抱怨,他安慰大家说:“过去的事,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是路线问题”“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要识大体顾大局,绝对服从中央领导,听从中央派遣”。
陕甘老区的人民都知道,刘志丹太熟悉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们,黄土地铿锵有力的鼓点,撼动了整个高原,那北方粗犷豪壮的鼓韵,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当革命陷于低谷,他始终以革命乐观主义鼓励大家:“干革命一时一地失败不算什么,失败了再干嘛,咱们道理正,穷苦人都站在咱们这边”“我们重新干起来,前途是光明的!”
《红二十六军1932年12月在陕西宜君县转角镇成立》 油画 张亚东 作(作者 供图)
八十七年过去了,志丹犹在。1936年2月,东征战役打响了,部队向北挺近中,沿途群众夹道欢迎,突然,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从人群中走来,你们给我让一让,叫我老婆子也看一看咱们的老刘。她抚摸着刘志丹的脸庞,流着热泪说,‘好呀,好呀,刘军长,你可是咱老百姓的救命恩人呐……’老区人民对他是爱得那么深沉呀……
东征战役临行前,刘志丹和妻子彻夜长谈。“我这次上前线,是再次去为我的信念而奋斗,又一次表白我对国家,对人民,对党的忠诚,为救国救民我可以献出我的一切。这一去可能时间很长,战斗也一定很残酷的。过去,我对你和孩子关心得不够,你要谅解。”“我要生而益民,死而谢民。”
“我说的你都记下了没有?”他再次问妻子。“全记下了,你放心!”他抱起6岁的“真娃”亲了亲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
刘志丹:“奋斗到底就是奋斗到死。”
1936年4月14日,那是个梨花盛开的日子,年仅33岁的他,带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未竟事业的万千遗憾,英勇牺牲!他的衣袋里仅留下半截铅笔、几个烟头……
陕甘老区的人民还记得,他下葬时,妻子执意要看看丈夫;棺盖打开了,她在拣骨时发现,丈夫牺牲时穿戴的,竟然是妻子当年亲手缝制的黑棉大衣和白底蓝道衬衫,衣服上还沾着血迹。妻子眼泪刷刷流了下来,“我应该给他缝件新衣服上路的……”
《我们的老刘回来了》 油画 张亚东 作(作者 供图)
八十七年过去了,志丹犹在!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正气丰盈的诗句,正是英烈精神的生动写照。他的事迹激荡人心,传递浩然正气。
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枪……
刘志丹同志是西北人民的领袖,西北红军的缔造者、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他早年义无反顾地投身中国革命,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呕心沥血,顽强战斗,最终在西北这块土地上,开辟出了红色圣地。至此,刘志丹的名字,永远出现在中国革命史上显赫的位置,他的名字彪炳史册,永远感召后人。
毛泽东:我说陕北是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蓬州闲士摄于延安革命纪念馆,图片来源:四川方志图库)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千家万户,哎咳哎咳呦,把门开,快把咱亲人迎进来……
人民永远怀念他,因为他是在残酷的武装斗争中锤炼出来的“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因为他突出的家国情怀、对人民深切的爱。
黄天厚土大河长,沟壑纵横风雨狂。千古轩辕昂首柏,青筋傲骨立苍莽。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他革命精神的基石,为国为民的精神是他革命精神的底色,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他革命精神的支柱。
他在榆林中学就读时,发表在《榆林之花》刊物上的一篇散文《春天的榆林》这样写道:
“温和多情的日光,从窗缝里射进来,正照着我闷闷不乐的面孔上。似乎对我说,你别闷了!现在你所处的社会,是春天的社会,一切残冬腐败的现象都会除去,你赶快努力罢!”
“那温和的春风,吹在我们的衣襟上,似乎在说:趁着这良好的时光,请你们快快进步吧!似乎在说:你们看我们在春风当中,发旺得何等迅速呀!请你们的进步,也照这样子迅速!”
“凝神在看,微风摆动的树枝上,鸟儿唱着!舞着!也似乎说,这么好的春光,请你们赶快努力!”
八十七年过去了,言犹在耳。
黄河两岸,长城内外,炎黄子孙再也不能等待,挽弓持戈,驰骋疆场……
志丹犹在——永远的怀念!
2023年9月27日晚于西安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石 杰(工学博士,区域经济博士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