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一张战功奖状背后的故事‖李仕勇
一张战功奖状背后
李仕勇
半年前,云昆的母亲因病去世,她在整理母亲遗物时,意外发现她父亲杨爱亭的一张奖状,而她的父亲也因积劳成疾于1988年离开了人世。
这张奖状的图案非常特别,像是手绘的,也像是刻章那样先刻后印的。奖状上写着:奖给团等功臣杨爱亭同志;下款书:华野补充师第三团政治处赠;奖状上的印章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补充师第三团政治处。从奖状的内容看,这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杨爱亭立了战功,受到团部的特别嘉奖。
云昆处理完她母亲后事不久,在美好家园的一次聚会上,云昆向我谈起这张奖状的事。言谈之中,她想把她父亲的这张奖状捐赠给博物馆,让它去一个更有意义的地方。经过思虑,我向她推荐建川博物馆很适合,她也认同,说还要征求哥哥姐姐的意见后再来确定。时隔不久,云昆打来电话告诉我,她的哥哥姐姐同意把父亲的这张战功奖状捐赠给建川博物馆,不过要等她一家人从青岛回来,择时去办理捐赠手续,让我帮忙先与建川博物馆做好对接。
受云昆之托后,我与建川博物馆副馆长常建伟联系(建伟也是馆长的秘书)。刚好那时建川博物馆正集全馆之力,上下一心,正忙碌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馆的开馆做准备工作,建议捐赠时间往后推一推。此事一晃,又过去了3个多月。再次约定,捐赠时间定于2021年10月26日上午10时。
捐赠那天,云昆与她的丈夫、儿子及哥哥姐姐一大早来到建川博物馆,向博物馆捐赠他们父亲的战功奖状。建川先生因在外地出差,他委托藏品征集部主任陈华接待,并举行了简单的捐赠仪式。建川博物馆也向云昆一家人颁发了捐赠荣誉证书。陈主任还专门安排云昆一家人参观了建川博物馆。
在与云昆家人闲聊中,渐渐了解她父亲杨爱亭的一些故事。
杨爱亭于1928年10月13日出生于河北省清河县一个名叫寨子村的地方,家庭十分贫寒,曾因此一度过继给村中同姓之家,才得以生存。抗战时期,还不满18岁的他,就参加了村里游击队,后担任民兵队长,在华北平原配合新四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因表现突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他又积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晋冀鲁豫军区的一员,此后一直跟随张国华将军从华东野战军到第三野战军再到第二野战军,参加过莱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贵阳和成都战役等多次重大战役。随后杨爱亭不畏自然条件的恶劣,不惧自己的生死,和战友们一路战斗到西藏,直到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世纪50年代初转业到西南铁路局(现在的中铁二局前身),开始担任基层干部,后任工程段党委书记。曾辗转于四川、贵州、甘肃、云南、陕西、广西等地的崇山峻岭和湍急河流之间,靠肩挑背扛,先后完成了成渝、宝成、贵昆、成昆、襄黔、枝柳等铁路的修建,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奉献一生。
1986年,已是处领导的杨爱亭下基层检查工作时晕倒在地,才被送入医院,后被诊断为脑瘤。其实他早感不适,却不告知别人,仍一如既往地全身心投入勤恳工作!后经医治无效,于1988年元月不幸逝世,年仅59岁。
杨爱亭的子女与建川博物馆工作人员
这就是这张军功奖状获得者感人的故事。我想,云昆父亲的奖状和奖章远远不止这张,或许还有许多许多……当然,每一个军功章的背后都会有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
敬告:本文已经成都日报授权转载,未经原发媒体成都日报授权,请勿转载。
来源: 《成都日报》2023年5月23日第8版
作者:李仕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