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一封抗战出征军人家书的家国情怀
前不久,读到一封收藏于资中县档案馆的《抗日战争出征军人家书》。这封20世纪30年代末一名参加抗战受伤军人写给父亲的家书,因其战火纷飞的时代背景,除了满是对家园的思眷,更饱含了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父亲大人:
儿别家谨谨(仅仅)已有一年有余,未曾给音回,故不知父近来身体可健康庅(么)?(这)是儿在外朝思暮念。但国难严重,不得已而于此忍心别父。为着国家,为着自身,而千里条条(迢迢)在外,不能敬(尽)孝,万望谅男。只望胜利时回家父子聚圆。不幸的儿以(已)于去年九月份在山西夏县与敌奋斗不幸负伤,期望父也不必悲伤。这为国牺牲的是(事),你亲爱的儿(是在)为国争光荣,为民族争生存,为人类争和平,为此三者而抗战,当然受伤也不足悲哀。虽然儿是受伤,但没有生命危险。自(从)儿离家,给有二音回家,未见回音,弗知可能得着没?外面一切事体尽然,如浮生一般,国际风云一天变追一天,战局一天逼近一天。青年再不从军抵抗,做忠实的亡国奴,多么可惨裡(哩)!自己的骨肉在暴敌之下受尽蹂躏,比抗战而牺牲还悲痛十倍裡(哩)!其外云,抗日将士家庭,受政府特别优待条件,此事不知可能有庅(么)?现在生活情形及米价高低如何,可能干旱庅(么)?回音读著(注)明。儿托友顾家一事,他们可能相助没,后儿回家将感激其(他)们,回音请注明。现在儿伤还未愈,不知多谈寥寥数语,与父千里相谈,不必为儿悲痛啊!少叙!
祝福体安宁!
复兴民族最敬礼!
中华民国二八年三月十一日
请交陕西陇县一○五后方医院一分院第八病室
你的儿 浦谨上
外批:回音信封请写子斌二字可交到。
时光匆匆,旧人旧物渐渐湮没在时光中,关于那场战争的记忆也变得越来越模糊。然而,纸故情还在。今天,我们重温这封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着对亲人的缱绻对国家的忠贞,依旧深深震撼着我们。
这是一封传递着浓浓亲情,遥寄着悠悠思念的家书。“父近来身体可健康”是“儿在外的朝思暮念”;“现在生活情形及米价高低如何”是儿在外的牵挂。这封鲜活生动的家书,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位情感细腻的男儿。
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国难严重,不得已而于此忍心别父。”“青年再不从军抵抗,多么可惨裡(哩)!”“你亲爱的儿(是在)为国争光荣,为民族争生存,为人类争和平,为此三者而抗战。”这是源于赤子之心的告白,这是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资中儿女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的品格,挺身而出、赴汤蹈火的壮举。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资中县共有5万多人奔赴抗战前线,入册阵亡将士844人,伤残将士8440人。
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抹不掉情感的共鸣;战乱的年代虽已远去,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永恒的记忆。今天,我们透过这封84年前的抗战家书,在我们心中升腾起了一种激越豪迈的民族气节,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民族的英雄气概。中华民族也正是有无数个这样矢志不渝、抗战到底的优秀儿女,才能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