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凝心铸魂跟党走 笃行致远担使命——四川省军区老干部代表为新时代青年官兵手写寄语系列三
凝心铸魂跟党走 笃行致远担使命
——四川省军区老干部代表为新时代青年官兵手写寄语系列三
唐雪元 黎驰 吴梦林 施卓岑 周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党员、干部,不论在职还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要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都要始终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殷切嘱托中汲取奋进力量,一心向党、一切为民、一往无前,“一”向前,再续荣光。
鉴往知来,一心向党。四川省军区“老干部代表为新时代青年官兵手写寄语”访谈活动的开展,持续在军营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大家或致电《国防时报》编辑部,或来信畅谈读文心得,万语归宗为两字:感佩!感佩省军区的老干部们始终秉持“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定力,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在他们的军旅人生中,始终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谋大事把方向,始终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育新机开新局,始终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作风抓工作促发展。他们将对党的忠诚写在了统筹运筹中,忠诚写在了务实之举中,忠诚写在了勇毅前行中,他们把心血和汗水熔铸浸染在岗位战位,美的身影留在战备训练、基层建设等任务一线,好的口碑传颂在广大官兵的称赞之间……
知之愈深、信之愈坚。老干部们的深情寄语,在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对新时代青年官兵必定是一个铸牢政治忠诚的生动一课;必定既是一次补钙壮骨的思想之训,更是一次固本培元的政治之训。唯奋斗不停歇、唯进步不止步,进入新时代这十年,在挑战空前严峻、困难空前严重、斗争空前尖锐的大形势下,通过老干部们的讲述与追忆,大家必定会深刻认识到:事业是拼搏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的新时代青年官兵一定要将团结奋斗铭于心、融于魂、践于行,牢记担当作为、见于事功,切实用团结激励奋斗、用奋斗浇筑事业、用事业标注时代。
林家保:战友舍命勇相救
林家保:成都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年龄96岁,党龄76年。
寄语:希望全体青年朋友们坚定革命意志,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
林家保老首长正手写寄语
“军人一定要有血性和担当。如果把我们的军队比作一把利剑,那么军人的血性就是那利刃之锋。当年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之所以能打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就是我们的每一位参战的官兵都毫无畏惧、不怕牺牲,始终抱定一个信念:宁可牺牲生命,也坚决完成上级任务;纵使前进一步死,也决不后退半步生!”72年过去了,林家保老首长在他安静简朴的住所里,回望兵出国门的那场“立国之仗”的历史和他亲历的那场壮怀激烈的战斗故事,心绪仍难平,拳拳报国心。当个人命运烛照历史,历史的长河变得更加熠熠生辉。
1951年1月25日,美军集16个师、3个旅、1个空降兵团,共计23万人,向志愿军发起全面反扑,志愿军不得不放弃休整计划,再度投入战场。
美军重点攻击目标是我军西线,而京釜道向水原、汉城方向,正是志愿军第50军的正面防线。1月27日,时任445团1营教导员的林家保,奉命率所部2连、一个重机枪排,攻占敌后381高地。此次袭扰行动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抓获俘虏,探明敌情,其二是搅乱美军作战计划,为我军争取时间。
当日24时,林家保带队到达一座山头,在他的印象中,这座山头很可能就是381高地,随即他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并招呼2连连长苏绍卿和几个战士将棉衣扯开,挡住手电筒光线观察地图。
很快,林家保确定,眼前的山头就是381高地,就在几人纳闷为啥没有看到敌人时,突然在不远处传来一声:“哈喽!”
而且敌人的声音明显离得很近,在不到100米的距离,听到敌人声音,通讯员赶忙关掉了手电筒。此时,已经是第四次战役,经过前几次战役的惨败,美军再也不敢小看志愿军,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会马上开枪。
此时,我军的位置不好,并没有合适的掩体,如果被敌人的探照灯或照明弹发现,很可能全军覆没,林家保也没有办法,只得下定决心:“拼了!”
说罢,林家保率先就冲了上去,100多人的队伍在夜幕掩盖下,杀向敌阵地。敌人的探照灯亮了,离他们十几米的地方突然出现一个暗堡火力点,林家保躲闪不及,被三发机枪子弹击中右肩头,手中的枪也被打飞。他想找枪,可右手动弹不得,于是只好改用左手在四周搜摸。
美军很快发现林家保还没有死,随即再开两枪,来不及躲避的林家保被再度击中,2发子弹击中他的前胸,他晕厥了过去。不多时,林家保恍恍惚惚感觉有人在抱自己,他用力睁开双眼,发现正是通讯员钱善灏。
林家保刚刚要张嘴说话,可暗堡中的枪声又响了,一发子弹击中了钱善灏的颈部动脉,另外3发子弹再度射中了林家保的左肩,钱善灏的血瞬间喷涌而出,鲜血染红了雪地和林家保的上半身。
“此时,我身中8枪,感到自己必死,我还记得钱善灏在不久之前还在跟我闹情绪,可此时却成了永别。突然,有人高声喊道‘教导员负伤了。’我听出是战士马建昌的声音,我心中焦急万分,自己身负重伤,随时会死,我想告诉大家,不要救我,先把暗堡炸掉,否则会有更多人牺牲。可是,因为有一发子弹击中我的肺叶,我想说话,但从身上的枪眼冒出一股血,说话十分困难。”林家保老首长哽咽着说,他无法提醒战友,只见马建昌几步冲了过来,可没到近前,就被敌人击中,晃了两下,倒地牺牲。紧接着,第三个战士冲了过来,这是来自安徽合肥的谢正治。“我竭尽努力,说了一句:你们都上来干嘛,为了我一个要死的人,已经搭上两条命了,不值得啊!”说到这,林家保老首长号啕大哭起来,他说,也不知谢正治听清没有,但敌人的枪又响了,谢正治的声音也消失了,而他也由于失血过多,再度失去了意识。
接二连三有战士过来,要救教导员,第四位冲上来的,是2连指导员史述宽,他冲过来的时候大喊道:“无论如何也要把教导员抢下来,死的活的都要抢下来!”
不过,那暗堡的火力还没被摧毁,史述宽身中数弹,也倒在血泊之中。等林家保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在担架上,二连长苏绍卿告诉他381高地已经被我军占据,但我们牺牲了18人。幸运的是,虽说他身中8弹,但是没有致命伤,在众战友的舍命下,将他从死亡线奇迹般地抢了回来。
林家保老首长
“你不知道,这牺牲的18名战士中,有4名战士是为了救我而牺牲的。当时形势紧急,战友们将18位勇士抬到谷底,用白雪掩埋。”说到这,林家保老首长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士一个个出现在他的眼前,不久,他泪流满面……
林家保老首长的手写寄语
吴友仁:辩证思维献余热
吴友仁:成都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年龄95岁,党龄76年。
寄语:(新时代的青年官兵,只有)在现代化多元化的世界社会里,能站得高、看得远,以不变应万变,我们就得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其真理,就能做到高瞻远瞩、当机立断、用兵如神,解决好大大小小的矛盾,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吴友仁老首长正在手写寄语
“每次听到前线传来伤亡人数,我那个恨啊,恨不得立刻冲上去杀敌,为那些死去的战友报仇。但保护首长的安全才是我的本职,保护决策者责任重大,不亚于冲锋陷阵,我们都相信,胜利终将属于我们!”他是警卫员,先后参加临汾战役、运城战役、太原战役、成都战役等战斗战役,武能拿枪杀敌,以身掩护首长,文能下笔千言、迅速上传下达。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他勤奋学习团首长每一次的战略部署、调兵遣将,不断提升自身战略素养和作战指挥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单位主官,要坚持好理论武装头脑搞好大学习,坚持实事求是进行大讨论,发扬求真务实开展大调研”。他是基层部队主官,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1953年,他临危受命,率一个连去凉山执行搬运军需物资的任务——21卡车的物资,3华里,120人,4天。通过深入调研,他充分做好动员,采用接力方式,每人来回奔波十余米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时间紧、任务重,提前3天完成任务,受到营里通报表扬。
“我们老同志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发光发热,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播正能量,把优良作风传递下去。”他是老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银发力量”的主心骨,他离岗不离党,离休不离志。“改”“增”“补”化解矛盾,主持修建了新华东路干休所;“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是他在每月支部学习会上反复强调的关键词;“每日问”“变与不变”,是他经常与工作人员探讨的主题。尤其是他的辩证思维,不断启发干休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发展质效。
“每日问”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三个字是他对《论语·学而》中“吾日三省吾生”的高度凝练,意指每日反省自己、检视自己、发现缺点、弥补不足。在干休所党委会上,“每日问”使他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坚持为干休所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大到理论学习、思想教育,小到报纸发放、电话接听,事无巨细、见微知著。在每月支部学习会上,“每日问”就是会前他亲自挑选学习文件,提前熟悉掌握文件精神;会上他认真领学文件,组织大家积极交流发言;会后他布置下次讨论的议题,整理好学习笔记。在党课辅导会上,“每日问”即“照镜子—看清路”“正衣冠—选好路”“洗洗澡—少弯路”“治治病—走大路”,他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弯路、直路、小路和大路存在的合理性,教导我们辩证看待人生的曲径通幽、一马平川、羊肠小道和康庄大道。在学唱《省军区之歌》过程中,他总是热血沸腾、精神饱满、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省军区人的铁心向党、初心如磐、铁血担当的精神信念,一点一滴浸润了爱党爱国爱军的殷殷深情。
他,就是成都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吴友仁老首长。他,是我们的首长、良师、灯塔……
红色历史从未走远,吴友仁老首长的精神激励我们勇做英雄传人,永远砥砺前行!
檀瑞林:敢担险责勇“拍板”
檀瑞林:成都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年龄92岁,党龄76年。
寄语:热血男儿,青春力量。参军报国,告别爹娘。苦练本领,意志坚强。一声令下,奔赴战场。英勇杀敌,卫国争光。国家一统,华夏兴旺。复兴梦圆,红旗飘扬!
檀瑞林老首长
“五三○工程,指的是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批示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输油管线工程,战略意义重大。为此,上万名解放军官兵在高寒缺氧的风雪高原上日夜奋战,然而,从唐古拉雪峰流下的一条布曲河挡住了执行管线任务部队的去路。按工程设计要求,输油管线必须从河底穿过。时值1975年深秋,唐古拉山已是寒风凛冽、滴水成冰。”西藏军区后勤部原部长檀瑞林说起那段悲壮的往事,仍记忆犹新。
他至今还记得,为防止洪水对油管造成过大冲击,所开挖的管沟比平地还要深0.5米,但由于坝底河床渗水严重,虽经指战员们轮番战斗、突击,刚挖合格的管沟还是一次次地被泥石灌满。“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拦洪坝也险情横生,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正值深夜,冰雪融化减少,如果在8个小时内不能完成穿河工程,第二天太阳一出,河流水量增加,拦洪坝一旦冲垮将前功尽弃。这对于担任布曲河管线穿河任务指挥员的檀瑞林来说,压力可想而知。
檀瑞林迅速召集设计人员和施工部队负责人一起商讨对策。他综合双方意见,提出浅挖深埋,用石笼在管线周围加固的办法。可由于没有科学验证,风险极大,故提出谁改变设计方案,谁就要在设计书上签字负责。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檀瑞林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当即“拍板”并在施工修改图上签字附言。
檀瑞林老首长正在看诗集
“那晚,作为前指负责人,我是真吊着一颗心呐!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有些后怕,不过这已经成为历史了。”檀瑞林老首长笑着说道,成为“历史”的那个深夜决策,后来的事实证明,完全是正确的。
说到这,檀瑞林老首长语重心长地寄语新时代青年官兵:“要敢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为保卫人民江山、巩固国防,勇于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檀瑞林首长的手写寄语
高文举:信念如磐撑巨艰
高文举:成都第十五离职干部休养所,年龄94岁,党龄79年。
高文举 老首长的手写寄语
高文举老首长参加了整个解放战争,而且在战斗连,和他一起战斗光荣牺牲的战友达两三百人之多。至今,老首长仍记得第一次战斗,是由张爱萍师长指挥的睢宁战役。
“当时,作为军分区宣传队的工作队员,我们和战斗连队一样,向守城的日伪军冲锋,子弹在我们身边嗖嗖穿过。进攻中,宣传队长吴锦玉负伤、宣传员袁信之牺牲,与我同一天参军的战友陈德巨也负重伤,虽然当时我只有16岁,第一次参加真枪实弹的战斗,但内心毫无畏惧,只想着完成任务。”忆起当年的首次战斗,高文举老首长至今记忆犹新。他骄傲地告诉大家,这次战斗持续到中午,打通了皖东北、苏北多片分散的根据地,使其连成一块很大的根据地。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高文举老首长与干休所青年官兵亲切交谈
1947年2月5日,豫皖苏军区独立旅35团为配合刘邓大军围歼安徽亳州蒋军野战部队数万人,不惜一切代价地采取夜行军,急赴商丘市南20多公里的坞墙集担负狙击敌人向南增援。
高文举所在的8连是团主力连,被部署围寨的北大门防御阵地。天亮后,敌人的坦克部队便开进我军阵地前。此前从未见过坦克,团政治处杨军主任战前动员讲话中说,明天可能和敌人的“铁大车”作战!
在敌坦克进入阵地前50米时,高文举老首长用轻机枪点射坦克,发现子弹纯粹是在坦克上跳动,这让他很是吃惊。好在敌军坦克快速进入战地前沿,只是牵制力量,因为他们的步兵还未跟上,一时形成对峙状态。
一个小时后,敌人步兵跟上来了,飞机在空中扫射阵地,坦克也猛烈地向阵地射击。见状,高文举和当时的韩永俊副连长赶紧躲在猫耳洞中,不料敌机一个俯冲扫射,12.7毫米的机载机枪打中了韩副连长的致命部位,他一声没吭就倒在高文举怀中。
高文举老首长与官兵在一起
“韩副连长曾在西北军当兵,单兵动作很好,单杠、双杠、木马都可跳跃。平时对人和善,身先士卒,让人想不通的是,多好的一个人啊,就这样牺牲了!”75年过去了,高文举老首长忆起往事,仍然涕泪直流。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看到今天国家的繁荣富强,看到今天人民的幸福安康。我觉得当初那些浴血奋战的岁月,那些舍生取义的志士,都是值得的。”说到对新时代青年官兵的寄语,高文举老首长感慨地说,革命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新时期的战友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好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全面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不断开拓强军兴军事业新局面,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唐雪元 黎驰 吴梦林 施卓岑 周恬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