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五四特辑】一位老共青团干部的回忆‖梁怡

作者:梁怡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5-04 14:16:23 浏览次数: 【字体:

一位老共青团干部的回忆

梁 怡

自19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以来,一批又一批先进青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付出牺牲和汗水,绽放青春风采。

作为一位老共青团干部,我的一生,也与共青团有着不解之缘,共青团的烙印铭刻终身。

留校便到团委工作

1983年1月,我自北京大学第一分校(后改称北京大学分校)本科毕业留校工作,开始了作为国家干部的第一份工作,也开启了自己与共青团的不解之缘。那一年,我26岁。

上大学前,我已做了4年农民。作为一名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里赶过大车,起过猪圈,当过生产队仓库保管员、出纳员,当过公社劳动模范,还是生产大队的知青队队长和民兵连副连长。

刚入学不久,系里的老师找我谈话,说班里就3个党员,每个人都得发挥作用。因班长(指定的)身体不好,你就接替他吧。那时,已在农村中断4年学习的我,想补回失去的时间,不愿多做社会工作。但是作为党员,我服从了组织安排。又过了一段时间,校学生会换届选举,我又当选了。先被分配到学习部,后改做生活部长,主要负责每月一次各班的卫生检查。我有些沮丧,因为那个学期我的成绩是全优,担心这样一转,大家会以为我学习不好。当然,我每个月还是认真地履职了。

毕业留校后,我被安排到团委,替学校老团委书记孟老师的工作。从此,与共青团结下不解之缘。

受到组织多方面培养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党的事业培养有觉悟的革命接班人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怎么完成好组织交给的任务,对我是很大的考验。今天回想起来,能不断地经受各种考验,组织对我的培养是首要保证。

我经常以团委书记身份列席学校党委会,这是受教育的最好机会。党委委员中,有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党委副书记彭幼华,有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党委书记胡聚长,有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理学会理事的李椿校长,有同样是北京大学派到分校的曹芝圃副书记。会上,我学到了不少老领导们讨论、分析、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久,学校安排我出席了两次全国性的大会:一次是在人民大会堂,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报告;一次是在中南海怀仁堂听传达中央文件。时任北大分校副校长的吴代封老师对我说,给你这么高的荣誉,一定要珍惜你身上的责任呀。

年轻干部的成长也离不开老同志的教育和培养。北大分校的历任领导胡聚长书记、李椿校长、刘文兰书记、楼开炤书记都对我从多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还有团中央、团市委的领导,时任中共北京市委大学工作部汪家镠部长,中共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张玉如等都多次专门与我谈话,对我提出高要求。特别是当年主管组织工作的老曹书记,每遇重大事件发生,都会及时找我谈话,叮嘱我把准政治方向。1989年6月,他专门把我叫到家里说,你考虑去中央党校读博士吧,准备着再发挥作用,这是组织对你的希望。尽管由于工作任务重,我没有去报考博士,也没有在机关长久工作下去,但是我意识到,做又红又专的高校教师,既是组织对我的期望,更是组织对我的政治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就是要发挥主动性,坚守住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高校主阵地、主战场。

难忘的集训班

1983年夏天,我在香山公园参加由北京市教委大学部和共青团北京市委组织的全市留校学生干部集训班。这是一次对我影响最大的参加培训的经历。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高等教育人才断档情况严重。77级、78级、79级毕业生当时在各行业非常抢手,我们留校做行政干部的人普遍都不能很安心工作,甚至觉得比起同期留校当教师的人似乎还低了一头。于是,为落实中央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座谈会精神,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市里开办了200多人的集训班。这个班也出了一批国家栋梁之才。当时,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分校(今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3个学校的团干部被安排住在玉华山庄。两周集训期间,除认真学习经典著作,我们几乎每天晚上聚在一起,就当时一些重大政治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大家互相鼓励。我也为能融入这样一个群体之中而感慨,为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战友而庆幸。至今每去香山,我必会到玉华山庄外转转,让自己的思绪重回当年。

一天下午,中央领导邓力群同志来集训班作报告。他主要讲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讲了青年团干部担当的历史重任。讲话大约1个小时,至今,有一个画面我仍记得清清楚楚:讲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天的时候,老人家停顿了几分钟,拿出一颗烟,点了几次才点着。当时,我坐在第一排,和邓老正对面,之间的距离也就差不多两米。我看见他的手在颤抖,眼里含着泪花。他用近乎哽咽的声音说: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时候,我正在大西北的战场上。当从指挥车的广播里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隆隆的礼炮声时,我看到许多解放军战士倒下了,他们没有能看到新中国的成立。因此,我们今天活着的人有什么理由不为实现他们的理想而努力工作呢!他的话令全场肃然起敬,也把大家的精神升华到了高潮。

直到今天,每当回忆起这一幕,我们老团委干部都如当天一样热泪盈眶。也正是老一辈革命者的寄语,使我认识到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多么重要和有意义。尽管,大学毕业后我在共青团岗位上只工作了两年,但对国家、对社会、对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却融入了我30多年的工作之中。

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共青团是个大熔炉,在里面工作的人很自然地就被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融化。几十年过去了,回首往事,不论大家后来走向何方,这“两感”,都存于每个人的心中。

赴任到岗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带领学生植树。当时,从78级历史系和中文系转学法律的同届同学要延长半年才毕业,等于我一毕业“领导”的最大群体是我原来的同学们。这届同学毕业后,我才算真正开始自己独立开展青年团工作的生涯。还记得我带队访问过“中国的保尔”——吴运铎,请殷之光朗诵艺术团来校演出,请侯仁之先生专门讲北京大学的光荣革命传统等等。

1984年是建国35周年,国家决定举行国庆游行和晚会。停滞十几年后搞大型庆祝活动,许多人缺少经历和经验,但具体训练任务的落实就由各高校的共青团委员会负责。团委原本还有个一起留校的同学,但是后来他调动工作了,于是一切工作便交我一人独立操作。虽然我已有了一年团委书记的工作经历,但组织参加游行学生的队列训练,培训参加晚会学生的集体舞排练,连轴转起来,压力还是蛮大的。

9月30日晚,我带参加游行的同学进入长安街,在南池子等候一夜。10月1日早上,游行队伍进入行进状态后,我掉头就往甘家口(当年校址)方向跑。当时没有汽车,只能是跟着拉东西的三轮车回校。下午3点,又得集合参加晚会的同学去天安门广场。大约下午5点半,队伍进入天安门广场。华灯初放,晚会开始,伴着“阿细跳跃”“道拉吉”等集体舞的音乐,载歌载舞的人们沉浸在缤纷烟火的喜庆氛围中。当夜3点左右,我才带着队伍回到学校。24小时内我只睡了2个小时。宿舍在5层,记得我艰难地爬上楼后,几乎是扶着楼道的墙蹒跚着进了房间,然后几天都没能从楼上再下来。我真的累病了。

1984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群众游行的队伍中,北京大学学生突然举起“小平您好”的横幅

令我倍感荣幸的是,这也是自己参加的最后一次天安门国庆现场活动了。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我先后随鼓号队和首都民兵师参加过国庆游行,事隔多年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为祖国庆生,机会异常珍贵,我也倍感幸运。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工作能力也到了很大锻炼。甚至回想起来,我都不敢相信当年自己怎么能带一个学校的两套人马很好地完成这么大型的任务呢。答案只有一个,团干部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个共产党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留下永远年轻的动力

1985年6月的一天,曹芝圃书记找我谈话,他告诉我:组织上同意你去读研究生,因为,北京大学分校的干部绝不应只有本科的学历,希望你好好学习,学成之后组织还会再安排你更重的任务。

此后,虽然我没有再回到机关工作,但是作为一个党员,每次发生人生转折时,我都能牺牲个人利益,始终服从组织安排。在校双肩挑工作了近30年,常年在教学一线的同时,我还兼任党史教研室(后来是社科部)支部书记。2004年调任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主任,直到2010年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领导职务。至今,几乎每一届都有我做过思想工作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我切实做到了在教学中教书育人。

离开团委工作后,在读研和教学过程中,我还有过很多与共青团的交集。在研究生的时候要读大量历史文献,我对共青团第一任书记俞秀松,革命先烈陈延年、陈乔年、萧楚女、赵世炎等都有了较多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里,也促使我始终保持和不断提升责任感。

此外,在后来做科研项目过程中,我接触到了更多有关早期共青团前辈的事迹,令我怀着崇敬之情整理他们的史料,宣传他们的精神。通过对党史人物俄罗斯档案的翻译整理研究,我了解到,许多早期革命者是以青年团员身份赴苏联中山大学、东方大学学习的。仅上海外国语学社一批就走出40多人。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我再次看到了俞秀松、邓中夏、张太雷、瞿秋白、任弼时、云泽、罗亦农、马骏等早期共青团前辈的感人事迹,特别是他们当年赴苏寻求救国真理开启自己的初心之旅、探索之旅、信念之旅时写下的、体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豪言壮语,令人敬佩。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至今对党史、团史研究是宝贵之极的,更是激励后人前行的使命和动力。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我多次以他们生动感人的事例讲党课、团课,得到学生们热烈回应和烈士亲属的认可。

2022年4月25日,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对青年学生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共青团干部经历对我思想人格的塑造,我感慨,能承担起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才是最美的青春,是令人永远年轻的动力。

作者在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作节目

董卿朗诵《青春》,献给所有的青年朋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梁怡(女,1956年生,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约翰·拉贝北京交流中心首席专家。2004—2010年任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主任)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