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信仰的力量‖周根保
信仰的力量
周根保
写在前面的话
1965年8月,我初中毕业(18岁)。十分荣幸,考入了南昌步兵学校机要队,成为一名解放军的机要学员。
开学为我们上“第一课”的老师,是老红军徐光友校长(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政委)。
老红军徐光友(图片来源: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他1917年出生,1929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
他从13岁参加红军后,经历了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徐光友将军,几乎参加了人民军队打天下的全过程。
徐校长一个多小时的讲课,没有大道理、没有豪言壮语,他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合格军人人生最深奥的道理:
听党指挥,是一个军人的政治生命!
徐校长“第一课”讲的那些话,近半个世纪,都在我耳边鸣响……
徐校长是放牛娃出身,13岁参加红军,一生打了许多仗,留下满身伤疤,他走路一拐一拐,就是战场留下的记忆。
他虽不算高大魁梧,但浑身充满了老军人的勃勃生机。
他讲课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段话:“什么叫三大纪律?三大纪律,最根本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什么叫听指挥?就是驳壳枪一挥:同志们,冲啊!你就要跟着我拼命往前冲。这就是听指挥。”
听了徐光友校长的课,深深被他的战斗经历打动,被他朴实无华的语言感动。
徐校长的报告,凝聚了对党的忠诚,诠释了信仰的力量!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课”:信仰的力量。
今天,我们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根据党中央部署,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我认为:理想信仰教育,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下面,讲三点个人学习的感悟:
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明白什么是信仰的力量
最近从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感到很有道理。
问:你走过桥吗?
答:走过。
问:你看桥边上的栏杆吗?
答:看到。每座桥两边都有栏杆。
问:你扶过栏杆吗?
答:没有。过桥从未扶过栏杆。
问:没人扶,为什么要建栏杆?
答:没有栏杆,谁敢过桥!心里怕呵……
结论:“栏杆”,就像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信仰!
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像过桥身边没有“栏杆”。
一个人,从小建立正确的信仰意识,就是为你的人生建造健康成长的“栏杆”。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理想信仰的教育。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市八一学校,在和老师、学生讲话中,特别强调:
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要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近些年,北京市八一学校用“军魂铸人”,不断为学生注入优良基因的实践,十分值得我们进行信仰教育借鉴。
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后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了一句令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他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人民庄重的承诺,也是对什么是信仰力量的生动诠释。
他还说过: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充分说明进行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还把讲理想信仰,称为“补钙”。
一个人缺钙,就会得软骨疾病。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仰教育,就是“补钙”,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第一需要。
最近,笔者碰到一件事,使我对“遗憾”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一天,我与一位拿了美国绿卡的朋友吃饭,谈到美国如何坏,如何千方百计打压中国时,朋友带来的儿子、仅6岁的“小美国佬”,竟然叫我“住口”,并用外语讲了一通我听不懂的话。
他父亲解释说:小孩认为我讲错了,美国是如何美好……
真令我吃惊!
一个流着中国血液的“小美国佬”,竟然爱起美国!
有一个资料说,有一个机构,用同等美国、中国的大学生测试:
中国文化元素是什么?
结果,有几个美国学生回答了“毛泽东”,而中国学生却无一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
今天,在青少年中进行理想信仰教育,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需要,也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
如何进行信仰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
要“向英雄学习”,要“弘扬红色基因”!
二、走进八一广场,体会“信仰的味道”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走进“复兴之路”展览大厅,在展厅陈列的《共产党宣言》前,讲述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
从此,具有特殊情味的“信仰味道”,广为流传。
一位作家著作了《信仰的味道》一书,诠释了共产党人信仰的真谛。
2002年,笔者从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岗位卸任,开始研究南昌起义。
从事20多年的南昌起义史料研究,笔者深深感到:
南昌起义是一部无言大书。阅读这部大书,不仅对革命前辈腾生敬意,更是读者一次信仰的洗礼,斗志的激励,血性的提升,动力的催生!
南昌市八一广场,记录着八一起义许多元素,承载着几代人对八一起义的记忆。让我们一起走进八一广场,体会“信仰的味道”……
航拍南昌市八一广场(图片来源:新华网)
据史料介绍,八一广场旧址,明清时期是一片沼泽地和一条护城河;光绪年间,清政府在这里开辟出新军训练的大校场;民国时期,这里已是连片的驻军营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逐步扩建成休闲广场;1952年,南昌市人民政府正式将这里命名为人民广场……
直至1977年,为隆重纪念八一起义50周年,南昌市人民政府又一次扩建人民广场并将其更名为八一广场。
经中共中央批准,在广场南面,兴建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
2012年,八一广场修整,纪念塔在44.5米的基础上,增加了8.1米,显得更挺拔壮观;
纪念塔东、南、西面,三幅大型大理石浮雕,展示南昌起义“起义准备”“攻打敌营”“欢庆胜利”的画面,栩栩如生;
北面是叶剑英题词:“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大字,金光闪闪。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图片来源:学习时报)
下面碑文写道:
“1927年夏,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遭到失败。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以周恩来任书记的前敌委员会,领导南昌起义。八月一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在我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二万余人,向南昌守敌发起猛烈攻击,歼灭国民党反动军队三千多人,胜利地占领了南昌。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时期……”
碑文用朴实语言,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经过及伟大意义。
八一起义前夜,中国共产党正面临生死关头,蒋介石、汪精卫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大屠杀,共产党5万人只剩1万人,革命群众血流成河……
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是灭亡,或者是不屈不挠挺身站立起来,把革命推向新的阶段。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赶尽杀绝”,面对中国革命“命悬一线”的危急关头——
是什么力量促使中国共产党作出“打响第一枪”的决定?
是什么力量感召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下最大决心、不计成本,奋不顾身地坚决反抗?
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力量!
史学者称:南昌起义是共产党人忠诚信仰的生动诠释!
对八一起义前辈,这种信仰的“味道”,南昌起义十年后,毛泽东主席作了生动描述: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战斗了”。
多么鲜活的描述!这正是八一先辈,“不畏强敌,前仆后继”,忠诚信仰的“味道”。
建军95周年前夕,笔者独自一人伫立在八一起义纪念塔前,翘首凝望纪念塔顶“那支枪、那面旗”,细细品味“打响第一枪”的信仰味道……
塔顶那挺直刺苍穹的汉阳造步枪,旁边那面迎风招展的鲜艳的军旗,似乎在无声述说八一的光辉历程……
凝望这支枪,透过这面旗,我仿佛回溯到1927年8月1日的凌晨,那支由两万人组成的“共产党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诞生”后,胜利地占领了南昌的壮观画面……
正是这支正义之师,起义胜利后第三天,按照共产国际、中央既定方针,从南昌出发,挺进广东……
两个月后,起义军主力在潮汕遭到失败后,起义军余部,在朱德率领下,又挥师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播下革命火种,燃起燎原之势……
八一起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南昌矗立起这座历史丰碑,续写的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正如光芒万丈的朝阳,普照中华大地。
今天,我们走进八一广场,仰望高耸的纪念塔,对八一前辈坚守信仰的革命风貌,油然而生敬意!
八一起义纪念塔,是信仰力量的象征,也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之“魂”。
三、让信仰的旗帜,在青少年心中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弄清信仰力量在推进民族复兴伟大作用的基础上,还要从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的史实中,汲取新的力量,从而更加坚定听党指挥、跟党走的信仰。
如何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让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
对各个层次,应有不同的要求。
笔者认为:要重在效果,一切从实际出发。
站在一个老军人、老党员的角度,笔者建议:
第一,特别需要发扬老红军、老八路的老传统。这是青少年信仰教育的必修课。
笔者十分荣幸,在军旅生涯中,遇到几位老红军、老八路,他们身上表现的老共产党人好传统,激励了笔者一辈子……
1973年,笔者在254团1营当营长,一天,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到团里检查工作,直接冲进我们营区,不听一句汇报,在营区转了一圈,见操场边有一座山坡,一句话:“平掉!”到连队伙房,看有没有磨豆腐的磨子,到猪栏看猪养得如何?看营房前后黄土地,拾起两块鹅卵石,要求营区铺上石子路……看了一圈,丢下一句话:“今年春节我还来。”
这年大年初一上午9点,他的车子真的开进了我们营区……
一个大军区司令,如此精、准、细、实抓工作的作风,如果不是亲历者,你能信吗?但却是笔者亲历的事实。
1982年,笔者在253团任团长,接到师长通知:国防部副部长、军事学院院长萧克要来团里了解当前部队训练情况,他曾是总参分管训练工作的大领导,在团里活动一天……
他不看训练表演。他说,那是摆花架子,劳民伤财。
他的车子到了团里,直接开到战术训练场,看工事,看布局,听战术训练构想,钻进地下工事,问如何打地下工事?……
转了半天,又转到营区,看营区内训练设施……
下午,开个小型座谈会,问问基层干部情况……
当年参加北伐战争、参加南昌起义、参加长征、参加抗日战争、参加解放战争,身经百战的老红军,那种求真、求实的老传统,在萧克将军身上,真是熠熠生辉!
1996年,笔者在赣州军分区任司令员,一天接待办同志报告:刘伯承夫人汪荣华住进军分区第二招待所。笔者赶到,请她住进军分区营区内条件较好的第一招待所。她说:哪里也不去,这里安静,很好。
汪荣华16岁参加红军,18岁在长征路上一个小镇和刘伯承结婚。正军职退休,已年近八十,只带一个随员到赣州。她说:到伯承战斗过的地方,代伯承转转……
不住高等宾馆,不接受任何吃请,朴素得令人震惊!
如果不是笔者亲见,谁能相信:一位开国元勋的夫人、老红军,竟会如此简朴!
笔者不是文人,庆祝建党百年,编著了一本《讲述身边共产党人的故事》的书,就是讲:共产党何谓伟大?伟大体现在老一辈的老传统中!
字里行间,是笔者真情的流露……
第二,特别需要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
凡到赣南工作的同志,都听过“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传统山歌。笔者在赣州军分区工作5年,深受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感染。
方志敏应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典范。他的廉洁作风,更是今天共产党人的楷模。
时任赣东北根据地苏维埃主席兼财政部部长的方志敏,有一次返家探视母亲时,婶婶以为他当了大官,就向他讨钱买盐。方志敏听后大笑起来,对婶婶说:“我哪里有钱?我管的钱是公家的。我总不能用公家的钱给你买盐。婶婶,有困难请叔伯兄弟凑一点,帮帮忙吧!”
方志敏的清贫思想,不是单纯的个人修养,而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方志敏《清贫》手稿(图片来源:学习时报)
201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一次讲话中说:
“我多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方志敏式的清贫,正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写照,正是共产党人创造奇迹的力量源泉。这是一部生动的党史教科书!尤其在今天对培养新时代廉洁自律好作风,更有深远意义。
第三,要把自己摆进去,真正做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这是本课的关键。
如何落实?原则有三条: 做到“两个维护”;搞好自身革命;干好自己的事情。
各人有各人的情况,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去做好这“三篇文章”。
下面摘录《习近平:我的自述》一书中“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的范例:
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启,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最大收获有两点:
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记得父亲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走上社会后,对这一点体会就更深刻了。
我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就能做得比较好;如团结处理不好,凡事就做不好。特别是当年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
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干活,生活习惯了,劳动关也过了,群众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窑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
回想我刚下乡时候,大概有二三十个知识青年,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半年后大部分都当兵走了。近一年时间里就我一个坚守在那里,感到十分孤独。但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快乐。
我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的原因,都未获批准。
后来村里和公社要留我,又将我的入党问题交到县委去研究。在研究我的入党问题时,当时的县委书记说,这个村姓氏矛盾复杂,他“整社”整得好,需要他留下来继续巩固;他爸爸的结论在哪儿?没有,不能因此影响他入党。所以就批准我入党,而后让我当了大队支部书记。
我那时一边当着村干部,一边总渴望有机会能上学深造。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一个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大学。
……
当时我父亲刚刚解除监护,下放到洛阳耐火材料厂,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于是我踏进了清华园。
上山下乡中对学习的渴望,使我与清华大学结下了读书缘。从政近二十年后,我在职读博士研究生就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学的是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对基层有了深刻的了解,作出了再下基层的选择。1982年我从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到河北正定县。当时有许多人对我的选择不理解。因为我在至河北之前是给耿飚同志当秘书,他当时是国防部长,又是政治局委员。
那时候从北京下去的人,有刘源和我。我们俩不谋而合,都要求走跟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有了上山下乡的经历,我对再下基层充满信心,并义无反顾地下去了。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总之,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的影响是相当深的,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那艰苦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如何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做到“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
笔者是一个平平凡凡的老人(今年77岁),在平平凡凡的岗位上,做过一些平平凡凡的事……
2002年10月退休前,被诊断为糖尿病,不久,又出现高血压、前列腺炎、静脉曲张、白内障……心脏接着出问题,医生建议装支架……药越吃越多,病越来越多,造成这些病的原因,不言而喻……
退休了,能健康快乐活着,是第一要务。
如何战胜疾病?我看到一本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信念,是治愈疾病的首要条件。一个满怀康复的信心,无形中调动了自己的全部力量,命令机体进入战斗状态,开始与疾病进行搏斗……
人的自控、潜能是巨大的,凭借意志的力量,能消除机体的紧张,使自己处于平静状态。
如果一个人生活,充满自信,充满乐趣,如果这个人遵守卫生规则及运动、休息、饮食的规律,过着正直和开朗的生活,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人的生活是愉快的健康的。
2010年后,笔者出任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执行会长,开始了沉浸在读书、写作生活之中。
20多年来,除在相关报刊志发表十几篇文章、相继内部出版几本书籍外,2022年2月,中共党史出版社还公开出版了《南昌起义史料札记》一书。
……
在身体方面,药越吃越少了,除糖尿病得到控制外,其他疾病相继消失……
特别神奇的是,静脉曲张消失了,前列腺炎好了……睡眠得到改善,吃东西也有味了。
什么原因?笔者也说不清。大概也算信念的力量吧!
有人说,自信就像自动调温器,相信自己能移动山岳的人,就必定成功。
老年人健康的秘密,也许就藏在平淡生活的细节里,坚持完美的信仰意识,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你的健康水平。
上面说的话,仅供离退休老同志参考。至于青少年,在职者,另当别论。
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没有一个固定模式。
最好的办法,就是想一想:自己是干什么的?立足本职,把本职工作做好;自己人生最需要什么?从短板补起,活出人生精彩,做一个幸福的人。
注释: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6页。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scsdfz)”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根保(中共党员,1947年4月生,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原常委,原南昌军分区司令员,南昌八一精神研究会原执行会长,江西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原第一副会长)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