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领导的武装斗争‖官燕 邱俊 佟德茹
本文载 《巴蜀史志》“四渡赤水”专刊
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领导的武装斗争
官燕 邱俊 佟德茹
1934年7月,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提出:“川南的党是最前线的党,前线党的任务是武装斗争。”中共泸县中心县委下属各县党组织即把开展武装斗争作为当时的中心工作,建立了叙永游击队和南六游击队。同年8月,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指示叙永地下党组织在两河盖首山成立苗民政府,赤卫队员发展到近200人。
这些武装力量提出三大任务:(一)打土豪、破仓分粮,给群众以利益;(二)恢复群众组织,彻底摧毁农村封建统治机构;(三)尽量收集枪支武装自己,壮大力量。两支游击队和盖首山赤卫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今后支援红军长征奠定了良好基础。1935年遵义会议一致决定改变黎平会议提出的以黔北为中心创建苏区根据地的决议,一致决定红军渡过长江在成都之西南或西北建立苏维埃根据地。当国民党军队“围剿”大军扑向遵义的时候,新的党中央当机立断,挥师北上,准备在泸州至宜宾之间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中央红军进入黔北以后,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在上瓷召开了常委会会议,讨论如何接应中央红军问题。
会议估计红军可能在川滇黔边区建立苏区,也可能在泸州附近渡江,红四方面军可能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南下,决定加强长江两岸的渡口和农村的工作。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派常委李清泉(又名李亚群)任南岸特派员,去合江、赤水一带,组织武装暴动,相机与红军接头,报告四川形势。
一、石顶山起义
1935年1月上旬,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李清泉以南岸特派员身份到合江石顶山,准备筹划武装暴动,以牵制川黔敌军。李清泉以教书为掩护,发动贫苦农民抗租、抗捐、抗丁,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并与在泸州起义中受过刘伯承教育影响、时任精选中队队长的余德章和分队长冯吉结识,经过培养和考察,由李清泉介绍2人入党。余德章带领的精选中队,多数人是本地贫苦农民,有革命要求,并受过一定军事训练。李清泉、余德章就在中队进行宣传教育,培养积极分子,策动武装起义。同时,由冯吉在贫苦农民中组织青年赤卫队,届时与精选中队的起义密切配合。
1月下旬红军北进,渡赤水河,进入川南。李清泉返泸县,向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汇报,建议抓紧起义,配合红军。中共泸县中心县委立即派军事指挥员杨其生和一些党员到石顶山,协助起义。由于敌人重兵封锁长江,红军挥戈东向,再渡赤水,重入遵义。这时,由赤水到泸县的大路上写了很多“红军来了”的大标语,石顶山周围的群众革命情绪高涨,李清泉认为敌人力量虽然强大,但红军就在眼前,因此,决定按原计划起义。
3月10日,石顶山起义爆发。杨其生、余德章、冯吉等率领的精选中队在驻地起义后,攻占大同区公所和五通乡公所,缴获步枪50余支、子弹2000余发,并击溃追敌,在月台山大庙会师。次日召开群众大会,处决大地主刘丕平,宣布成立“川滇黔边区工农红军游击队”,由杨其生任队长,李清泉任政委,下辖两个中队,共200余人。另外,将那些家庭负担重,不能长期远离的战士,编为两个赤卫队,归游击队领导,在当地配合行动。敌人调集合江、赤水、叙永3县24个团练中队和部分川黔军队共2000多人“围剿”游击队。游击队不断遭敌袭击,伤亡很大,又与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失去联系,派人寻找叙永游击队也无消息,孤军奋战,杨其生等英勇牺牲,到4月上旬只剩下李清泉、余德章、冯吉等几人,不得不分散隐蔽,暴动乃告失败。
二、大渡口武装暴动
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在准备石顶山武装起义的同时,也在积极筹划组织大渡口武装暴动。其目的一是配合红军渡江,二是把川南武装斗争连成一片。
大渡口地处长江之畔,泸县与江安之间。1934年6月,中共泸县中心县委调李汉民回大渡口恢复党组织,相继发动武装起义。时逢天旱,一些农会起来抗租、抗粮,中共大渡口特支趁机发动群众抢夺市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组织,筹集武器。1935年1月,邹风平到大渡口,其时大渡口有六七十名党员,建立了几个支部,农会组织发展壮大。中共泸县中心县委随后派了曹德渊、李化平、军事干部周一戎到大渡口加强领导。邹风平亲自主持建立了大渡特区,特区书记为曹德渊。
3月,大渡特区派人打入民团和绿林武装,争取人员和武器。起义前夕,大渡口分别在当地的民团、锦衣团、三俊团以及绿林武装中控制近千人、200多支枪。特区3次开会筹划,准备4月份暴动,与石顶山起义相呼应,并计划成功后先克大渡口,然后攻打纳溪,再取道永宁,与红军川南游击队会合。大渡口武装起义已如箭上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时,中共泸县中心县委秘书陈继光被捕叛变,大渡特支书记阳湘林被捕牺牲,暴动骨干有的被抓,有的走散,暴动计划流产。
三、隆昌石包店武装起义
1934年春,中共泸县中心县委派喻文若到隆昌清理组织。中共隆昌特支将工作重点放在麻布机织户较多的石包店一带。7月,按中共中心县委“前线党的任务是武装斗争”指示,党团员联系一大批机织工人和农民群众准备搞暴动。
1935年初,红军入川后,暴动队伍迅速扩大,当地袍哥组织“文武社”的社首和一些袍哥也加入暴动组织,队伍已有数百人。党组织发动群众捐款买枪,并设法控制乡保武装。特支研究决定,5月27日晚举行暴动,先收缴驻军和隆昌国防局的武器,然后到城内禹王宫集中,将暴动队伍建成一个团,前往通、南、巴参加红军。特支任命陈少三为团长,谢玉庭为副团长,营连排干部均作了分工。
就在暴动前几天,一个未能参加暴动队伍的学徒因不满向城防局告了密。敌人对石包店一带进行严密监视,特支购买的枪支无法按时运到,暴动日期被迫推迟。5月29日,敌人开始镇压,逮捕了20多名暴动队伍的领导和骨干,当即枪杀了机织工人领袖、暴动队领导成员王德洪、肖世兴、宋金和3人。石包店义旗未举,就被敌人扼杀在摇篮中。
四、叙永特区游击队和南六游击队
中共泸县中心县委为牵制敌军,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一方面积极筹划武装暴动,一方面加紧发展壮大武装力量,扩建游击队。叙永特区游击队是1934年8月成立的,领导人是王逸涛。王逸涛是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员,后与党失去联系,由于国民党缉捕所追,他便串联其弟王元德及黄坭乡饶书麟等10余人携3支短枪、2支步枪从黄坭嘴上山打游击,并动员当地绿林武装40多人参加游击队,平时分散活动。游击队请党组织加强对这支队伍的领导,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先后派张友德、李石坚等骨干到游击队工作。10月,邹风平亲自到游击队,宣布正式成立叙永特区游击队,队长王逸涛。
南六游击队成立于1934年秋。川南6县有高县、珙县、庆符、长宁、筠连、兴文,均为山区。1934年秋,中共宋(古宋)兴(兴文)特支以“红军之友社”“反帝同盟会”中的主要成员10多人为骨干,组建“宋兴游击队”。不久,特支书记刘复初在江安楠木组织了“江长游击队”。11月,两支游击队合并为“南六游击队”,仍按原队分为两个分队;平时按地域活动,他们攻打了兴文莲花坳乡长家,缴获枪支20余支,子弹上千发。
两支游击队的建立和发展,说明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在开展武装斗争中已前进了一大步,并为今后支援红军长征奠定了良好基础。
( 本文载《巴蜀史志》“四渡赤水”专刊)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官 燕〔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副县级干部〕
邱 俊〔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一级调研员〕
佟德茹〔中共泸州市委党史研究室(泸州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四级调研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