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纪念成都和平解放73周年①:两份花名册背后的故事——南下大军中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23 12:27:46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 1949年12月27日,成都宣告和平解放。史册上把这一天定为成都解放日。在成都解放73周年来临之际,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文史兴趣小组将中铁隆档案馆珍藏的部分相关历史资料加以整理和解读,分5期发布,与广大读者分享,以兹纪念。

纪念成都和平解放73周年①

两份花名册背后的故事

南下大军中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

在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档案馆,珍藏着两份花名册。

这两份花名册与一支特殊的队伍关系密切。

1949年11月1日,第二野战军在第一、四野战军各一部的配合下,开始进军四川。11月上旬,二野主力从川湘公路入川;四野一部由恩施、来凤西进川东。12月5日,贺龙率领的解放军十八兵团等部,从秦岭分三路南下。

南下大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它由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的南下人员组成。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的前身是1948年贺龙于晋绥解放区创建的西北艺术学校。成立之初,贺龙曾亲任董事长,亚马任校长。

1949年11月西北全境已解放,贺龙即将挥师南下。11月28日,他在西北军政大学召开进军西南动员大会,号召同学们:“新中国的青年,认识自己的历史责任,好男儿志在四方,服从工作需要。西南前线需要你们就上前线,解放西南是最后一战,机不可失……”会后,全校掀起报名西南参战的热潮。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500余人留在西北,160余名师生于12月初随军入川。

留在西安的部分,1953年改名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只设美术、音乐两系,是今天西安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的雏型。

南下的部分,后组建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和西南人民艺术剧院。20世纪50年代初期,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和其他艺术院校,合组四川音乐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西南人民艺术剧院就是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和重庆歌舞团的前身。

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被誉为“新中国西北、西南艺术教育摇篮”。

中铁隆档案馆珍藏的两份花名册,一份为《(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南下人员名册》,另一份为《军管会文艺处文工二队(原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全体人员花名册》。现分别解读。

(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南下人员名册(1949.12.9)

这份名单是1949年12月9日誊写的,当时部队还在南下途中。封面有“供给股存”的字样。从名单上看,这支队伍共有165人,分两个梯队。中层以上领导,几乎都是经过八年全面抗战的部队文化宣传战线的重要骨干,在新中国和西南地区文艺界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率队南下的主要负责人朱丹,本名朱丹西(1913—1978),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戏剧家。朱丹历任120师战斗剧社社长、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科长、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主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副院长、西南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兼文工团团长、空军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空政文工团副团长等职。

戏剧部主任刘莲池(1919—1997),著名剧作家、表演艺术家。1937年后,在120师和西北野战军从事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南下入川后,历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戏剧系主任兼实验剧团团长、西南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兼四川省戏剧学校校长,1978年3月任中央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当代戏剧史上著名歌剧《刘胡兰》就是1948年刘莲池执笔,与魏凤、董小吾、严寄洲联合创作的。此外,他还表演了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抓壮丁》《七十二家房客》《霓红灯下的哨兵》《克里姆林宫的钟声》等。主演过许多著名话剧。

政治处主任安春振(1914—2015),著名音乐家。抗战时期在120师的“战斗剧社”工作多年,1948年后从事音乐教育,先后任西北艺校(二部)、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西南人民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西南音乐专科学校副校长(主持工作)。1957年后,曾任四川省音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联秘书长、峨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乐团团长、四川省音协名誉主席、全国音协理事等。

文学部主任石丁,戏剧文学家,20世纪50年代曾任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

教育处主任肖秦,20世纪50年代曾任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兼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第一任馆长。

美术部主任吕琳,版画家,美术教育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长期在部队剧团和艺术学校任教。南下入川后,历任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西南美协副主席、四川美协副主席。

戏剧部副主任栗茂章,抗战后长期在晋察冀军区 政治部抗敌剧社、晋绥军区 政治部战斗剧社工作。南下入川后,历任峨眉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成都市文化局 副局长、四川人民艺术剧院 院长。2012年被授予“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

美术部干事范璞,南下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之一,当时只有15岁,入川后在西南人民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四川美术学院附中 校长、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美协名誉主席。

军管会文艺处文工二队(原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全体人员花名册(1950年6月29日)

这份花名册,誊抄于1950年6月29日,封面有“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院部章”鲜红方形印鉴。此时,成都解放已经半年,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南下人员,已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文工二队,力量也大大加强。仅仅半年时间,这支队伍就由南下时的165人,扩大到273人(内含家属小孩25人)。

成都解放之初,老百姓对共产党和解放军不了解,文工二队和成都军管会文艺处其他文工队,承担着繁重的文化宣传任务。他们不仅在市区文艺场所轮流上演从老解放区带来的《血泪仇》《刘胡兰》《白毛女》《霸王鞭》等歌剧或歌舞剧,还通过川西群众喜闻乐见的川剧、扬琴、竹琴、金钱板、清音、说书等艺术形式,为广大基层群众和农民群众演出,激发群众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认同感;他们还有针对性地为南下工作团和部队上演根据京剧《闯王进京》改编的《北京四十天》,教育部队和南下干部在打下江山后,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艰苦奋斗作风;为国民党起义部队上演《血泪仇》《刘胡兰》《白毛女》3个剧目,激发普通士兵的阶级感情,推动对起义投诚部队的思想改造工作。截至1950年10月,约有10万观众观看了演出,占当时成都市人口的七分之一。

73年过去了,南下大军中的这支特殊的队伍,中层以上领导骨干大多已经作古,当年的青年学员已是耄耋老人。他们为新中国的创建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文史兴趣小组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