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红色文化>详细内容

【红色记忆】向天借道52年——参观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煤索道运煤线分馆有感‖杨岷

作者:杨 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2-02 11:58:32 浏览次数: 【字体:

向天借道52年

——参观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煤索道运煤线分馆有感

杨 岷

几天前,我们从宝鼎陵园下来,到精煤公司去看“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攀煤索道运煤线分馆”。分馆在离精煤公司10多分钟车程的地方,一段红砖的围墙围着,蓝色的大门,门边柱子挂着两块金底红字牌——“攀煤索道运煤线分馆”“三线建设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

我们没要讲解员,和我们一起的是精煤公司的一个搞宣传的工作人员。她告诉我们,这里是精煤分公司运灰索道2号转角站,现已停用废弃。沿路下行,见许多粗壮的水泥柱铸成的框架,框架下有结实的吊轨。再沿楼梯而上,我发现自己站在了索道转角站的控制室内。这里周边无挡墙,视野开阔。转角站也在山腰,一座塔架紧贴在它的身边,你的双脚甚至可以搁在塔架上。控制室的左边,两条索道从山上延伸至山脚。索道还在使用,煤斗不时从眼前经过,被送向远方。

我看着地图。

这图贴在博物馆墙上,是精煤分公司索道线示意图。这是精煤公司职工根据实景手绘的一幅地图。地图以淡绿色为底,群山用苹果绿画出轮廓,山脊深绿色。金沙江蜿蜒曲折,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以蓝色标注。高速公路以一指宽的白色标识,沿江而行,再跨江而过。公路用细一些的白色线条显示,像被人拽着尾巴左右舞动的蛇,弯弯曲曲又层层叠叠,从山脚往山上攀沿。

这幅地图最形象的是塔架、吊斗。塔架一厘米左右一个,排列成线,从高到低,每条索道都穿过金沙江,去往江北的洗煤厂。这是一幅带有3D感的水粉画地图,形象直观显示出攀煤矿区运输原煤和矸石的索道线路和方位。我在地图上数了数,运煤索道有4条,其中,大宝顶矿到巴关河洗煤厂是双线(2条),小宝鼎矿、花山矿各1条。运送矸石的索道有2条,1条的终点是巴关河洗煤厂,另一条到格里坪洗煤厂。示意图中显示废弃的索道2条,1条是太平矿索道,1条是我所站之处,看走向是去往巴关河,现在它变成了博物馆。还在使用的6条索道总长11238米,上面挂矿斗310台。资料显示,到2019年,索道累计为攀煤运输原煤15579万吨,排放矸石1395万吨。

宝鼎山运煤索道

读亓伟故事的时候,我打电话问作者何文庭。他的记述里,谈到当时对如何把太平煤矿、花山煤矿的煤运到江北的洗煤厂,指挥部曾展开过讨论。亓伟提出建索道,他认为索道是在空中,飞机不易炸掉,但有人提出异议。争论中,亓伟的获胜应在于索道运输的简便性、经济性起了主要作用。索道从空中穿过,向天借道,避免了铁道运输的盘山线路、架桥、修轨等庞大工程。索道建设时间短,抢修容易也是一大因素。

博物馆对这段历史这样记载:1965年3月5日,矿区煤炭运输拟用重型铁道、轻便铁道、架空索道三种方案。3月15日,过念修、李培章等全国30名架空索道专家抵攀,开始规划设计矿区索道运输……7月27日,经煤炭部批准,矿区地面运输正式采用索道方案。

索道方案通过后,攀枝花索道建设拉开序幕。长沙有色院工程师石奉强被任命负责宝顶煤矿4条索道。他领着8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用了3年时间,完成了4条索道的全部设计。现在看来,当年选择索道建设是正确的,它的投资是铁路建设投资的1/5—1/7,经济实惠,也环保。

查阅资料的时候,我觉得上个世纪,无论钢铁、煤炭、电力、建筑……许多企业,都自力更生,立足实际解决问题,都敢想敢干,大胆创新,有的还是国内首创。索道建设也一样,这些创新包括机械化换绳装置、立式夹钳驱动装置、机械化装卸等。站在转角站,看着头顶弧线形钢轨,这段弧线的弯曲度,应该就是市建三公司和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在建设时,“加大自动转角站的曲率半径,使货车能平稳的通过”的那个创新。而煤斗,当时国内斗厢最大容积是0.85吨,索道组立足攀枝花的实际,解决了斗厢容量小的技术难题。现在我们的斗厢有1吨、1.25吨、1.5吨的不同容量。当年的建设者,就是这样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一方面学习,一方面创新,有敢于向天借道的勇气,才有攀煤索道的建成。

“向天借道敢为先,不畏艰险讲奉献”,是攀煤索道运煤线分馆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它概况了攀煤索道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创业、求实、开拓、奉献”的宝鼎精神的一部分,也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的一部分。如今,索道运输在攀枝花已存在52年,对这个城市而言,索道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它见证了矿区的发展,也见证了攀枝花变为一个现代化都市的全过程。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 岷

供稿:攀枝花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