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镌刻在石头上的红色记忆——一位老红军和一块石碑的故事‖徐玉婷
镌刻在石头上的红色记忆
一位老红军和一块石碑的故事
徐玉婷
四川省宝兴县城西侧的宝兴河畔,坐落着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馆内陈列的一块石碑,在岁月的浸润下已经显得有些古旧。但碑面上用錾子凿出来的十三个字——“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穷人”却依然清晰醒目。
老红军冯元庭给知青讲革命传统故事
“该碑立于清乾隆年间,是当时旅居客商为了感谢穆坪土司所立的‘功德碑’。1935年红军长征到宝兴,在该碑上刻上了这些文字。”宝兴县文管所所长宋甘文的讲述,开启了老红军冯元庭和这块石碑封存的红色故事。
在革命战争年代,冯元庭和他亲手刻下的石碑标语,在长征路上播撒了革命的种子;在和平年代,这块看似不算亮眼的石碑却似一份“红色档案”,成为红色教育生动的教材。
昔日播撒革命种子
1933年,时年24岁的冯元庭,是四川省苍溪县东溪镇上小有名气的石匠。这一年,一支红军队伍来到镇上招募石匠镌刻标语。识文断字的冯元庭顺理成章地成了红31军93师的一名战士。
因石匠出身、臂力过人、打仗勇敢,冯元庭很快脱颖而出,当上了突击队的副排长,于1934年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并参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1935年,冯元庭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从川北一带出发,经巴中、剑阁、江油、北川、松潘、懋功(今小金县)等地,辗转来到夹金山北部的达维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自此,冯元庭与宝兴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期间,冯元庭参加了攻占宝兴县城、攻打芦山县城以及百丈关战役等多场战斗,两次翻越夹金山,并担任先头部队冲锋打头阵。在战斗中虽身负重伤,依然咬牙坚持。
红军长征途经雅安,所到之处,通过开会宣讲、走访座谈、颁发布告、书写(镌刻)标语、散发(张贴)传单、文艺表演等形式开展宣传工作。一手拿枪杆子与敌人英勇战斗,一手拿笔杆子向穷困群众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石刻、墨书标语是红军进行宣传的主要形式。将宣传标语镌刻在当地的旧石碑、石路桥、石柱子和石墙壁上,或用红黑墨汁、油漆书写在老百姓房屋的墙壁或道路旁的大石头上,方便群众观看。每幅标语分别都注有德诚、崇安、认真、紫光等政治部的代号。
1935年11月,随着百丈关战役的失利,《天芦名雅邛大战役计划》最终宣告结束。冯元庭随南下红军于当月撤回宝兴休整。
休整期间,石匠出身的冯元庭主动承担起“宣传员”的任务。他和战友一道将宣传标语写好后,拓在石碑、石柱等石材上,再用錾子一点一点凿出来。在短短数月内,留下了大量的石刻标语。
陈列在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内的这块石碑,原来立在旧土司衙门外,土司制度撤销后,这块碑依然立在原地。冯元庭和战友一起一点点凿、一锤锤敲、一处处刨,在铁锤打击錾子的叮当声中凿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救穷人”这十三个字,落款:紫光政治部制。
1936年2月,冯元庭随部队转移至小金、道孚、炉霍、甘孜等地,最后北上甘肃,实现会师。留下的这些标语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红军政策、讲解革命道理、传播革命真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红军北上后,国民党军队破坏摧毁红军遗留下来的标语,这块碑也在劫难逃,被沿底部打断推倒。幸运的是,在当地老百姓小心翼翼地掩藏下,得以保存下来。
今朝照亮传承之路
长征结束后,冯元庭再度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参加了沁源围困战、济垣战役和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著名的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和兰州战役。先后担任副连长、连长、营长等职,10余年间,他参加大小战役100余次,9次负伤,3块弹片伴随终身,10余次立功受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康等地还有少数国民党军队盘踞。冯元庭所在部队按命令挥师南下。1950年2月,西康雅安和平解放,数月后,残余匪寇被陆续清除。
戎马生涯结束后,冯元庭接受组织安排,来到夹金山下的宝兴县,历任县长、县委书记等职,得以与他亲手刻下的石碑标语“再续前缘”。
雅安解放后,石碑被重新立到了宝兴县城原广场坝处得以重见天日,只是碑上多了一条抹不掉的断痕。
在担任宝兴县县长和县委书记期间,冯元庭当起义务宣传员,常常在这里给宝兴县的干部、青少年、下放的知青以及到宝兴的部队官兵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并多次提到他当时参与了石碑标语的镌刻。
1975年5月,原成都军区某部五连指战员重走长征路,来到夹金山,途经宝兴县城,冯元庭给他们讲述红军翻越夹金山的经过。连长罗尔布动情地说:“在和平环境中,应当艰苦地磨炼自己的革命意志,才能接过革命的红旗。”战士们围在红军碑前,举手宣誓:“我们决定走红军的路,做革命的后代,发扬红军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
作为城关小学(今宝兴县实验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冯元庭每年都要在石碑前开展很多次忆苦思甜教育,着重给小学生们讲解红军为什么要爬雪山、过草地,翻越雪山的艰苦和红军的毅力,通过从前的“苦”,对比今天的“甜”,让红色种子在后代心中生根发芽。
这样的革命传统教育,冯元庭一直坚持,直到年老多病也没有停止。每当在石碑前讲起革命传统,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充满激情的讲述,让大家很难把他和几近耄耋联系在一起。多年来,冯元庭共计在石碑前开展红色教育300余次。
一位老红军就是一本生动的红色教科书。如今,冯元庭已不在人世,但他的革命事迹和他亲手刻下的石碑标语成了记录真实历史的珍贵档案,照亮后辈革命精神传承之路。
市民参观如今存于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的石碑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玉婷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