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辑】永不落幕的“宣传队”‖杨小川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2年第3期
永不落幕的“宣传队”
杨小川
三汇镇位于达州市渠县北部,建镇于北宋景祐年间。因巴河、州河交汇于渠江而得名。
1949年,我的母亲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呱呱坠地。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母亲切身感受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与共和国同向同行的信念,也渐渐在她内心深处生根、发芽、疯长……
记得刚生下我不久,正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母亲能歌善舞,于是主动申请加入“知青宣传队”。晚上排练,白天走村串寨,走到哪里,就把红歌、革命舞蹈带到哪里。
20世纪70年代初,“知青宣传队”下乡巡回宣讲毛泽东思想时留影(杨小川 供图)
下乡宣传的时候,母亲就把我装在一个筐里,另一个筐装着道具,由宣传队里的男子汉轮流挑担挑着。一路上不少人问,那箩筐里装的是道具还是一个人?大家笑笑回答道,有道具也有人。
后来,知青返城回乡,“宣传队”只得解散。母亲返回三汇镇第一小学任教,又和一些老师自发组成“宣传队”。从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她(他)们便不约而同,给学生们讲革命故事,教学生们传唱和朗诵红色经典。
我曾亲眼看到镇一小的老师(宣传队的同志打主力)在多次文艺汇演时的精彩表演。合唱《保卫黄河》时,老师们那奋激如火的眼神;二部轮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那滚滚滔滔的气势;演唱《北京的金山上》《十送红军》《乌苏里船歌》《喀秋莎》时,深情婉转的歌声……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宣传队为渠县三汇镇群众和师生演出,前排(右一)为作者母亲(杨小川 供图)
三汇镇一小的音乐教室其实是一个挨着厨房的简陋会议室,穿斗房子里有几十张长条木凳,前排有一架脚踏风琴。1978年5月的一天,母亲一边弹着风琴一边教四年级的孩子们唱歌。在孩子们童声齐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之后,母亲告诉孩子们说:“革命歌曲听着热血沸腾,唱着斗志昂扬,孩子们跟着我,我们今天教唱《大刀进行曲》。”于是,整齐学唱的童声“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响彻云霄。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宣传队”用真情和热血浇灌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护佑着一届届学子健康成长。
母亲在教龄满35周年时退休。我在成都教书,母亲也来到成都,本以为她(他)们的“宣传队”彻底解散了,哪知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不少人在成都买了房,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使用,“解放牌”的老革命就又“串联”在一起,“宣传队”再次登台亮相。
宣传队为渠县三汇镇群众演出红色节目(杨小川 供图)
2019年3月的一天,我陪母亲到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参加“宣传队”的聚会。“宣传队”的老知青们一见面,个个谈得眉飞色舞,诉说着各自的宣传“战绩”。母亲说:“昨天在菜市场碰到一个人发牢骚,我就说她我们国家难道像伊拉克那样整天内乱就好吗,像叙利亚那样国内闹分裂就安逸吗,把她说得服服帖帖,还夸我懂得多耶!”宣传队余阿姨说:“是嘛,现在我们有社保、有医保,有福利、能养老,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我还想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百周年大庆的场面呐!”吴叔叔说道:“我是知足了,在河边碰到那些抹黑我们国家的人,我都要上前理论几句,我让他们回忆过去,原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称为共产主义,现在的生活比那时不知道好到哪儿去了,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饱穿暖的问题解决了,就是丰功伟绩,何况大家现在住的是电梯房,坐的是公交、地铁,到哪都方便。”
2020年6月1日,宣传队队员在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为游客演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杨小川 供图)
吃完饭,大家又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中。第一个节目排练的是二人表演唱《逛新城》。大伙跟着旋律打着节拍,脸上快乐的笑容是心底幸福感受荡漾出的涟漪。这个节目中扮演“女儿”的便是我母亲。只见母亲一出场,几个旋转舞步后,一边表演一边唱道:“雪山升起的红太阳,拉萨城内闪金光。翻身农奴巧梳妆。阿爸和女儿逛新城呀。”而扮演“父亲”的是赵叔叔,只见他左手拿着旱烟烟杆,右手指着“女儿”唱道:“女儿在前面走哇,走的忙,老汉我赶的汗呀,汗直淌。一心想看拉萨的新气象,迈开大步我紧呀紧跟上呀……”旁观的无论是准备排练的叔叔阿姨还是路过的人们,以及店里的服务员们,都大声叫好,热烈鼓起掌来。
最后,母亲提议:“大家风风雨雨七十年都不容易,我们来集体演唱《我们这一辈》好不好?”众人表示赞同,近20位大爷大妈全体起立,神情虽严肃,但掩盖不了内心的幸福,母亲领唱,大家一起跟唱起来: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
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
我们这一辈,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酸甜苦辣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
哎哟,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永远跟党走,人生无悔。
……
大家深情地唱着,眼里噙满了泪水,自己和祖国经历的往事一幕幕浮现:上山下乡、知青回城、改革开放、港澳回归、蛟龙探海、嫦娥飞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眼泪与歌声齐飞,快乐与繁花相伴!
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制作:制作:巩 晗 何思琦 孙天霖 赵甜怡,视频来源:人民日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小川(成都市铁路中学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