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董必武手迹展暨《董必武手迹选》首发式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
董必武手迹展暨《董必武手迹选》首发式
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
2022年8月25日,董必武手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
董必武手迹展上,举行了《董必武手迹选》(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首发仪式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8月25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北省博物馆主办,红安县委、红安县人民政府、湖北省档案馆、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博物馆、襄阳市档案馆、黄冈博物馆和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共同协办的“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董必武手迹展”暨红色经典《董必武手迹选》新书首发式,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
湖北省档案馆馆长刘仲初,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李群星,中共红安县委副书记王映辉,董必武纪念馆馆长戴剑华,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涂上飙,武汉博物馆馆长王瑞华、副馆长邓琰,辛亥革命博物馆馆长高万娥,黄冈博物馆馆长刘焰,武汉革命博物馆馆长曹波,襄阳档案馆、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等代表,以及董必武之孙董绍新、孙媳黄琼珍,董必武曾孙董德锟,郭沫若外孙张鼎立,任建新之子任刚、儿媳朱邗浮,叶剑英孙子叶弘毅,李汉俊外孙甘子久,刘伯垂外孙李辉等革命后代,来自武汉有关方面的80多位人士出席手迹展及新书发布仪式。
据董老孙子董绍新介绍,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他和夫人用几年时间,克服各种各样困难,终于将董老在曾战斗生活过的地方留下的墨宝复制了150多幅,拟逐步在董老曾战斗过、生活过的所有省、市举行这项红色展览。
在湖北省博物馆南主楼4楼书画厅的展览,将持续到9月15日,这期间将免费供大家参观。
扩展阅读
在董必武手迹展
暨《董必武手迹选》首发式上的讲话
董绍新
(2022年8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我代表董必武家属,对出席董必武手迹展及《董必武手迹选》首发式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为举办本次展览给予大力支持的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博物馆表示诚挚感谢!
1886年,董必武出生在荆楚大地上一个晚清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接受了系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17岁时,他在满清政府的科举考试中考中了秀才,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随后又进入湖北文普通学堂求学,学习现代文化知识。辛亥革命后,他于1914年东渡日本,考入位于日本东京的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其间加入了中国国民党的前身——新成立的中华革命党,后受孙中山派遣回国从事革命活动。1917年,再次到日本完成学业。1928年,受我党委派赴苏联,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列宁学院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成绩优异,苏联方面曾希望他留校任教,但被他谢绝了,他坚持要返回他深爱的祖国从事革命实践活动。
董必武的学识可以说是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但同时他更是一位有着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丰富革命实践经验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者。他勤奋学习,从来不是为了博取个人功名利禄,而是矢志不渝在寻找一条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道路,并为之呕心沥血地奋斗了一生。
董必武对书法的热爱非常人可比,他曾自言“我虽不善书,好书莫如我”,练习书法既是他日常休息的方法,也是陶冶自我情操的一种方式,一直到晚年仍勤练不辍。
董必武爱做诗,尤其擅长写古体诗,他留下了诗作八百多题一千三百多首。但他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诗作无不与其漫长的革命生涯息息相关,有的是题赠、怀念、哀悼过往的故交、同志和战友,有的是对他革命历程中重大事件的回顾和评价,有的是对新中国建设的歌颂和展望,有的是对当代英模人物的颂扬,有的是对后辈的谆谆教导和期许。即便是读到那些看似单纯描写景物、风光的诗词,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忱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古体诗的特点在于用精炼的词句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内涵,而董必武做诗更是主张“记述不妨如实写,中正平和味弥长”。他的诗句中绝少矫揉造作、粉饰之词,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坦荡胸怀、激昂澎湃的革命热情和必胜的革命信念,其词句情真意切,常常使人情不自禁地受到感染而热血沸腾。
我们希望观众在欣赏董必武书法、诗词的文化艺术之美的同时,有机会走近董必武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如“竹”、如“兰”的君子风范,体会他如“竹叶青青不肯黄”般百折不挠而保持革命者本色的奋斗精神,领略他“遵从马列无不胜”的坚定革命信仰和必胜信念。
这次展览,是继在北京的中国政协文史馆举办的“董必武手迹展”首展以及在上海市中共一大纪念馆、嘉兴市文化馆、南京市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重庆王琦美术博物馆的展览后,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在董必武的故乡湖北举办的第六场展览。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数历史事实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才能无往而不利,就像董必武在他《九十初度》的诗中所说的那样:“深信前途会伐柯!”。
谢谢大家!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陈龙狮(老红军、八一将士、隐蔽战线功臣陈昌之子,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会员、八一守护者、军挎记者)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