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七根火柴》无名烈士原型——郑金煜
《七根火柴》无名烈士原型:郑金煜
作为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举世闻名。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曾三次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若尔盖沼泽湿地,留下了“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九个炊事员”等感人肺腑的故事。
七根火柴纪念碑
著名作家王愿坚创作、曾多次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红色经典小说《七根火柴》最为著名。小说以主人公“无名战士”把自己用生命保存的七根火柴托付战友卢进勇,并带给前方部队的平凡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党、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崇高品质,蕴含了革命火种星火燎原的深刻意义。
“无名战士”固然是无数红军战士的精神结晶,但他也是有现实原型的。在杨成武将军回忆录《向草地进军》中,就讲述了《七根火柴》无名烈士原型——郑金煜同志的伟大事迹:
小宣传员郑金煜同志,江西石城人,团部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只有十七岁,是一个十分惹人喜欢的“小鬼”。草地天气一日多变,早晨浓雾蒙蒙,天昏地黑,中午突然一阵狂风,吹开了天上的积云,从轻云里射下柔弱的阳光;可是,到了午后,乌云密布,气温骤降,不一时,狂风四起,大雨滂沱;黄昏时,由于被这一阵莫名其妙的暴雨袭击,河水挡住了去路,我们只能在一个稍高的小坡坡上露营。......我们从七星桥带来的柴禾大都给淋湿了,好在宣传队有个叫郑金煜的“小鬼”,虽然只有 17 岁,人却很聪明,他一路上贴身藏了几根柴禾始终没有淋湿,我们就用这几根柴禾当引火柴,好不容易把火烧燃,大家烤火时,又烧了一脸盆开水,每人分着喝了一小杯。有的还就这水拌着青稞麦面吃了一点,好像这一吃就解除了饥饿与疲劳似的。不过走了 1 天,这也许是草地上最好的一顿饭了。
进入草地的第四天,郑金煜同志就一步也走不动了,对同志们说:“我在政治上象块钢铁,但我的腿不管用,我要掉队了!我多么舍不得你们啊!”我命令饲养员老谢,把乘马给郑金煜骑,保证把他驮过草地,并且把我们的干粮匀出一部分给他吃。后来,他衰弱得连腰也直不起来,马也不能骑了,我们就用背包在他身子前后支撑起来,再用绳子把他绑在马背上,叫一些同志轮流扶着他走。
到第五日中午,忽然后面传话上来:“郑金煜同志要政治委员等他一下,他有话同政治委员说。”我知道有问题了,便怀着沉重的心情站在路旁等着。老远就望见老谢牵着牲口,步伐沉重地走来,到得跟前一看,郑金煜同志已面如白蜡,双目紧闭。他听见我的声音,强睁开眼睛,以激动得发抖的声音断续地对我说:“政治委员,我不行了,感谢你们对我的照顾。我知道党的北上抗日路线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会胜利!政治委员,我确实不行了,我看不到胜利那一天了。”说到这里他的眼泪夺眶而出,站在我身边的警卫员和饲养员也泣不成声。经过一阵急喘后,郑金煜同志微弱而又坚定地说:“委员,希望党的路线胜利,革命快胜利;胜利后,如果有可能请告诉我的家里,我是为执行党的路线,为了革命的胜利牺牲的。”我压住心头的沉痛,安慰他:“郑金煜同志,你一定能走过草地,同志们一定帮助你走过草地!”随即叫警卫员把水壶交给老谢,交代老谢好好照料他,无论如何要把他带出草地。可是到了下午,这个优秀的青年共产党员,就在风雪交加的草地上,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送别安然闭上双眼的战友
草地,这残酷无情的草地,夺去了我们多少战友可贵的生命!不少同志长期间经受饥寒交迫的折磨,把全身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力气都消耗尽了。他们在死前的瞬间还非常清醒,还念念不忘革命,还希望在北上抗日的征途中多跨一步。他们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他们的英雄史迹,却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七根火柴纪念碑
郑金煜是《七根火柴》主人公原型,更是长征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如今,他生前所在部队红四团,已发展为第54集团军第127师379团。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告别瑞金,开始了长征,红四团担任前锋,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开辟草地通道,奇袭腊子口,连续突破4道封锁线,战功赫赫,被红一军团誉为“英勇冲锋的红四团”“开路先锋”等称号。作为个体,郑金煜毫无疑问是最杰出的英雄之一。
来源:志中阿坝
供稿:若尔盖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