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 母亲的中秋节 王 斌 小时候过节,印象最深刻的除了春节就数中秋节了。因为年年过中秋节,即使家里的油盐罐子都快要空了,母亲也一定要为全家人买回过节的月饼,准备好一桌丰盛的饭菜。 我小时候家里经济拮据,物质也缺乏。可无论如何,到了...
  • 课本里的中秋 方 莉 丹桂飘香日,人间月正圆。在这秋风送爽之际、花好月圆之时,我们又一次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中秋。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自唐宋后逐渐盛行,其深厚的文化韵味、多彩的节日习俗、丰富的...
  • 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内在特性和突出标志,也是民族赖以发展延续、创新创造的深层底蕴和外在维系。文化见则民族显,文化明则民族昌,文化兴则民族盛,文化强则国家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作者:石问之《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6日 11版) 图1 图2 《红楼梦》虽为小说,但文备众体,诗词曲赋对联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最精华的部分。正如脂批所言,“雪芹撰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其中的诗词曲赋对联在长期传抄的过程...
  • 作者:沈章明《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6日 11版) 图1 孔子重视区分“公”与“私”,追求“直”与“学”的均衡。这些是修己安人的前提,也是解读《论语》的关键。抓住关键,可以避免误读与不必要的争论,也有利于把握《论语》的文化使命与...
  • 作者:朱汉民《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6日 11版) 朱熹《大学章句集注》资料图片 如果从学术形态原始意义而言,儒学最初有三种形态:六经之学、诸子之学、传记之学。“六经”是儒家整理的三代先王治理国家的政典文献,诸子是春秋战国时期...
  • 中国诗与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虽分属于语言和造型两个艺术种类,有着各自的审美特征,然而二者间却紧密相连。中国诗与中国画在文化基础、境界追求,以及对情与意的表达上是一致的。正因为此,在中国文化的演进过程中,诗与...
  • 在我的家乡晋东南,在南太行一个称作“大箕”的小镇上,在小镇的过往岁月里,虽然很少有人知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却并不代表我们的小镇没有文化。在小镇上,人们不会说如此妙旨幽深的诗句,却知道该怎样以自己的方式和仪式与天下...
  •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魂魄。中华民族在数千年文明演进中,孕育了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汉字文化独树一帜。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千年发展演变和使用传播,汉字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共...
首页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尾页 共1185条信息/共119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