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文史英华】苏东坡:性格如火,命运似水‖廖恒

作者:廖恒 来源: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发布时间:2022-04-24 17:39:28 浏览次数: 【字体:

苏东坡:性格如火,命运似水

廖恒

b79164af28274719b13ab9271862fe3c.Jpeg

元丰二年(1079),苏轼遭遇无妄之灾,因“乌台诗案”被囚系于狱。

押解的路上,苏轼一度相当悲观。在前途险恶、生死未卜之际,他曾想跃入江中自尽。入狱后的苏轼更是将青金丹埋入土内,准备一旦得知自己将被处死的风声,就先行自杀。

bf1b67bebadb479aaa908180baeee66f.Jpeg

苏轼刚入狱不久,家中童仆、歌伎便都另寻新主去了,唯有朝云坚持留下来,默默支持着这个满肚子不合时宜的背运男人。

此时的苏轼在狱中望着冰冷的铁窗,倍感郁郁寡欢,万事萧索。自己如今四十有二,疏齿动摇,鬓须渐白,毛发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回想少年英姿勃发百无禁忌的自己,到今日历经宦海沉浮,不禁黯然神伤,万念俱寂。

朝堂上时任御史中丞的李定绞尽脑汁罗织罪名,欲置苏轼于死地。好在新旧两派的正直之士都出面营救,宋神宗亦还算明理惜才,于次年正月赦免了他。

元丰三年(1080),出狱后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狱中的身心折磨让他情神俱损,人也消瘦不少。这时的苏轼无心创作,在黄州游觅山水,感知自然。

乌台诗案之后,他的文风与之前相比有了不小的转变。元丰二年之前的苏轼,文风豪迈超逸,随心所欲,大开大合;元丰二年后的苏轼,文风渐趋淡泊旷达,悠然致远,文高意也广。

早年的苏轼落笔的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以及在熙宁四年写下“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这般极具画意的诗词。

856742d4e099434a9d9eaee2b6d116ec.Jpeg

其实我认为苏轼不应该仅仅定义为豪放派的代言人,他描绘细腻婉转的哀切之情,与婉约派最好的词作相比,也堪称上乘——治平二年苏轼悼念亡妻王弗写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如果说在此之前的苏轼文辞恣肆汪洋,意气风发,有诗情画意的细腻,也有如大漠长天般的挥洒自如;在此以后的苏轼便更多地转向了大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到了一个新的境地——“收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9ad7a08b9b7c4943b1a9ccd125b463c2.Jpeg

时间悄然推移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3年),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苏轼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缓步而行,吟咏自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吟诵毕,众人纷纷喟叹,这是何等的豁达之境。这注定是一首不世出的词作,其襟怀之澹宕,古今难寻。苏轼于风雨中所展现的怡然自得,旷达不羁,物我两忘至天人合一的境地,深得道家超然物外的风骨。

6b52e39352f14c8eafdffb46854b1924.Jpeg

此役的苏轼的心境也有了一个骤然突破,在雨中狼狈之际完成了一次进化蜕变与觉醒顿悟。

至此,苏轼的的笔触由少年时的神采飞扬,昂扬振奋渐渐转向淡泊旷达和悠然自得——渐老渐熟,是谓“绚烂之极,终归于平淡。”

于壬寅年夹仲丁亥日戌初

供稿: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来源: 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