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春节特辑】黄学清 ‖ 年味的记忆

作者:黄学清(宜宾市南溪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11 22:25:30 浏览次数: 【字体:

年味的记忆

黄学清

小时候只要腊八节一过,我和兄弟姐妹们就盼着过新年了。那时对“年”字没有太多理解,只知道有好吃的,好玩的,有新衣穿,有新帽戴,得红包,买鞭炮等。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了,懂事了,每逢大年三十守岁时,爷爷奶奶都要给我们讲年的传说,对年俗有了大致了解。

相传,中国上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牙尖利齿,目露凶光,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噬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亡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古人用贴红纸在门上、烧竹筒爆响声等办法,把“年”兽驱赶跑了。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红对联,燃放鞭炮,烛火通明,守更待岁。新年一大早,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习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那些年的除夕夜,吃团圆饭之前,我总是争先拿着父亲用慈竹削做的“南溪哈号”,在院坝里吹得“嘟嘟,乌嘟嘟”的响亮,那高昂、铿锵、欢乐的声音在山间回荡。然后看父亲燃放土制火药鞭炮,双手捂着耳朵追逐着弥漫的鞭炮硝烟。兄弟姐妹忙忙慌慌的吃过团圆饭,便约起小伙伴们走东家、窜西家,一起爬到屋后的小山头上,遥看县城里冲天的烟花焰火,那时的质朴、热闹的童趣,至今还留在我记忆里。

非遗“南溪哈号”

深夜与伙伴嬉戏尽兴回家后,就围坐火炉吃年糕,嗑瓜子。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熊家婆的故事。那时没有广播,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机,生活物质匮乏,精神文化生活设施单薄。年复一年的虔诚守岁,成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追求向往的文化载体。

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年的文化氛围逐渐浓厚起来,传统的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打莲枪等民俗年味活动如火如荼。从那时起,除夕守岁不只再是围着火炉天方夜谭,过大年不再只是闲逛打牌,喝酒划拳等无聊之欢。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年味更加丰富多彩,除夕守岁让人们感到欢乐无眠。特别让中国人记忆犹新的是1983年,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于2月12日(农历壬戍年十二月三十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直播。记得那年午后一过,我们南溪县城的许多商铺就打烊了,就连卖鞭炮的摊位都收摊子了,人们早早地吃过团年饭,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翘首等待春晚节目播出。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围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喜笑颜开。歌舞、杂技、魔术、相声、小品、京剧等文化大餐,为普天下华人送上了一道丰盛的年夜饭。从此,中国年的除夕夜有了中国味的春晚。1983年至2020年连续不断的37年除夕春晚,把中国人特有的年结紧紧相连。

“......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年年春晚,李谷一演唱的压轴歌曲《难忘今宵》唱出了华人的共同心愿,那温馨的旋律时刻回荡在耳边。

我的家乡位于四川南溪长江第一湾,曾是古代僰人聚居地,虽然至今只有短短的1481年建县史,1146年建城史,却因水而兴,因水而旺。南溪文化底蕴十分厚重,僰人用慈竹削制南溪哈号,用来庆余年、庆新春、庆丰收的土制乐器,经过千百年传承,如今登上了大雅之堂,被列为第三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溪仙源草龙,成了彩龙编织沿袭的标本。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家乡的年味是老码头边停泊的风帆。儿时过年最喜欢约起伙伴们到长江边,看江上来往穿梭的客船,江滩上捡纹理精致的鹅卵石。沿着大街小巷追赶舞龙队伍,看耍牛灯,看免费的川剧演出,总觉得热闹的事儿凑得满满的。耍饿了,拿着爸爸妈妈发的压岁钱,到小吃摊上买几块豆腐干,买几块炒米糖,吃得香喷喷的,在街上尽情的玩耍,流连忘返。

年味的记忆是唐诗宋词里的文字,是从陶塤吹出的土音,是爸爸妈妈额上的皱纹,是襁褓里婴儿咿呀咿呀的童音。

作者简介

黄学清,笔名黄山,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宜宾市南溪区南溪街道茶花社区村二组重度肢残农民,文学爱好者。宜宾市首届书香家庭荣誉称号获得者,南溪区作家协会会员,南溪区史志研究学会会员,南溪区新体诗歌学会会员,南溪区南溪街道新乡贤联谊会副会长,南溪区南溪街道茶花社区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作品散见各级网络平台及报刊杂志。

遭遇车祸,生活清贫,书香常伴,精神富有。身残志坚,创办黄山书屋,以书为媒,以文会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学清宜宾市南溪区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