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用古文字讲好中华文明

来源::《学习时报》2020年12月7日第3版 发布时间:2020-12-09 12:39:50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这表明,我们要高度重视汉字研究,通过深入了解汉字、传承汉字,来发挥汉字的文化纽带和文化传承价值。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在国际公认的文明社会标准中,文字是一项重要标志。我们熟知的甲骨文是成系统的中国文字,代表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高峰,而在此之前,中国文字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从诸多的田野考古发现中,能够寻绎出中国文字起源的大量线索,如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墓葬中龟甲上面的刻画符号和多件骨笛等,代表了先民的认知水平和音乐技艺,成为文明起源的重要体现。距今5000多年的大汶口遗址陶缸和良渚文化陶器上的不少刻画符号相同或近似,体现了南北两大文化的密切交流,其文字意义更是十分明显。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扁壶上的“文”“尧”二字清晰可见,其观象台遗址与《尚书·尧典》所载密切相关,种种迹象表明该遗址与尧都平阳有关;文字与考古遗址的密切结合,也印证了五帝时代的真实存在。另外,该遗址发现的骨耜上有一个刻划符号,是农具的象形字,明显是甲骨文“辰”字的前身,体现了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字有着较早的起源,并成为中华文明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体现。

山 西 陶 寺 遗 址 的 “ 文 ”“ 尧 ”(堯)二字与甲骨文“文”“尧”

西方学者曾以没有文字而质疑夏王朝的存在,通过“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多年的探索,考古学家提出“以王城岗为代表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存是夏代早期文化,以河南新密新砦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是后羿代夏时期的夏文化,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是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的夏文化”的看法,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而根据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蔡哲茂的研究,甲骨文、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中的“西邑”就是夏;同时,甲骨、青铜铭文中的“杞”“杞侯”等夏人后裔在商代的继封也充分说明夏王朝的真实性。甲骨文字资料成为论证夏王朝确不可疑证据链中的重要一环。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深刻总结

“中”

“老”

“孝”

以上为甲骨文“中”“老”“孝”

古人创造文字,已经将丰富的文化内涵赋予字形之中,字义的扩展与演变也深刻体现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如甲骨文的“中”字,其形既像圭尺,又似旗帜,主持陶寺遗址发掘的何驽先生和古文字学家冯时先生认为这是陶寺遗址的圭尺之形,与古代的天文历法有关,并孕育出居中、中和的思想。也有不少专家强调“中”就是旗帜与倒影垂直一线,时间为中午、正午,又引申为不偏不倚,公正公平,认为这是中国传统中庸思想的来源。两种说法可谓异曲同工,据清华简《保训》篇所载,“中”是测阴阳之物,由尧舜而传至商族先公上甲微,而后传至周文武二王,显然是由一种物件(圭尺或旗帜)演变为一种思想和理念(中和、中庸),这其实就是“中”字本义及涵义演变的意蕴,《论语·尧曰》记载尧命舜说:“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两者信息完全一致。“中”的思想经尧舜时代传至西周以至春秋,孔子将之发展为“中庸”思想,成为“古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思想延续几千年而影响中华民族至今。

又如“老”和“孝”字,“老”字之形是一长发驼背老者手拄拐棍,其刻画的老者形象栩栩如生;而“孝”字则是老者手中无拐,一“子”搀扶老人的形象,比喻侍奉父母,故而《说文解字》说“孝,善事父母者”。何为老?何为孝?其义一望而知,尽心侍奉父母就是孝。此类字例众多,不胜枚举,可以看出,汉字由初造到使用,由本义到引申义,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凝聚了先人的智慧。

文字体系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

甲骨、金文、战国文字等古文字随着商周王朝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得到推广使用,并成为融通中原、华夏与少数民族的重要因素,它们还起到了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作用。

甲骨文主要为王和贵族使用,商周时代虽然传播不广,但西至陕西,东至山东已有甲骨的发现;而且集中在殷墟的大量龟甲来源是多方面的,有花龟、金龟、水龟和亚洲大陆龟等种类,亚洲大陆龟分布区域主要是东南亚和马来半岛,目前所知至少已有15万片,虽然不是整版龟甲,但巨大的使用量,如果没有超强的号召力,是难以获得这么多来自不同区域的龟甲的。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分封器物等措施,使得周边族群对金文的认识更加深入,一些非周族群有意识地保存、仿制商周王朝的青铜器,铸造铭文,积极融入“早期汉字文化圈”。如自称“蛮夷”的楚人,很早就铸造铜器并铭功颂德,春秋时代他们还采用《诗》《礼》《乐》等文献教育太子及贵族子弟,从已公布的楚简资料看,战国时代的楚文化已经与北方的稷下学宫相媲美,成为“中国”的文化中心之一。早于孔子的吴国公子季札来中原礼聘,“请观于周乐”,对《诗经》的“风”“雅”“颂”各篇都进行了精准的评价,并能够发挥诗志,结合列国历史陈述兴衰败亡,表现出他对周代礼乐文化的熟谙,体现了边裔文化积极主动向华夏文明靠拢的态度。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战国文字,虽经时代变迁、使用主体改变,书写载体也发生变化,但字形结构没有大的变化,这体现了文化的一脉相承,这一时代形成的文字体系以及生成民族元典,成为边裔族群从文化认同到身份认同的重要一环。秦王朝为维护统治,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本世纪初发现的湖南里耶秦简中,有字简达17000多枚,大都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规定,反映了秦王朝对边远郡县的有力统治,体现了由文字统一到政令一统的“治国智慧”。边远地区以及边疆民族对汉字的认同和使用,也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局面的形成。

汉字、汉籍与东亚文明共同体

秦汉以后,中华文明进入成熟文明阶段,以汉字和经典为代表的文化内涵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生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每每入主中原,要么积极变革、学习汉字汉籍以融入华夏,要么固守传统而最终退出中原。不仅如此,儒家文化在历史上还对东亚甚至亚洲其他地区的各民族国家产生过深远影响,形成了庞大的“儒家文化圈”。这一文化圈的形成,首先就是从文字开始的。如从地缘上来看,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属于东亚,从历史上就有着密切的交往和联系,更重要的是,汉字曾经在这些国家作为主要的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来使用,在汉字的基础上,日韩等国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但是汉字一直也在使用,这就是东亚文字文化圈。目前日本文字中保留2000多个常用汉字,他们还每年举行“日本汉字能力检定”的汉字能力考试。可以说,汉字、汉籍促成了古代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在今天,它们也成为建构亚洲文明共同体的重要文化基础。

古代中国的文字、民族经典因友好交流而传播海外,它们给亚洲乃至世界文化带来了丰厚的文化资源,深刻影响了异域文化,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许多文化典籍已经散佚不存。今天,我们搜集整理散落世界各地的域外汉籍,成为研究汉文化圈、寻找部分“失落”的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文字符号、文字孽乳到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以至隶书、楷书等发展而来的中国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表意文字,中华文明虽历经坎坷而未曾中断并能辉煌灿烂如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基因没有中断;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它们正是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因此,无论是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民族精神的建构,抑或把握当下,创造未来,都必须了解汉字文化,重视文字研究,充分把握中华文明的根和脉。

来源:《学习时报》2020年12月7日第3版

作者:代 生

来源: :《学习时报》2020年12月7日第3版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