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钟学惠 ‖ 陆游留给荣州的文化遗产(二)

作者:钟学惠 来源:荣县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3-25 09:54:59 浏览次数:629 【字体:

 二、陆游赋予荣山旭水和荣州风物的文化内涵

山水名胜,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文。自然人文景观往往因为历史文化名人而名满天下。陆游的荣州诗词中,有大量关于荣州自然人文景观和荣州风物描写,它为我们探寻历史遗迹,复兴荣州物质和精神文明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陆游在荣州诗词中提及并赋有诗词的自然人文景点有龙洞、虎洞、啸台、横溪阁、高斋、西楼等。这些景点多有开发利用价值,可惜除啸台附于大佛寺而残存之外,其余景点大多或被居民占用或消失于无形了。

1

啸 台

啸台位于荣县大佛寺内的半山腰,有一题刻“啸台”。相传黄帝之子玄嚣打猎时在此小憩,是为“嚣台”。又传魏晋名士孙登来荣,登台长啸,其声悠扬,如凤凰之音。北宋称此为“孙登啸台”。1922年,清末翰林赵熙遂篆“啸台”二字刻于崖壁。此为荣州十二景之一,名“啸台游赏”。

在陆游的诗文中,啸台在“富义门外一里”,东山的半山。宋代的富义门,就是东门;出东门外一里的山,自然叫东山,又称大佛山,或真如崖。陆游对这一里地描写是:“客中随处闲消闷,来寻啸台龙岫。路敛春泥,山开翠雾”(《齐天乐•三荣人日游龙洞作》),“水绕山园,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沁园春•一别秦楼》)。

啸台位于半山的悬崖上,台面宽约三米,长二十五米,天然一个长方形的观景台。在此登临可穷目千里,嘉州名山,烟雾弥漫,荣州景致,一览无余,“来朝日出春风动,更看青天万里开”,“脱尽名利缰索,世界元来大”(《桃园忆故人》其三)等佳句,说透了此处风景独有消苦解愁之妙!

  宋时啸台背山面水,风明水秀,山上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浓阴蔽地,固有“松阴枕石放吏衙”(《初到荣州》)的诗句;斜对面旭水河碧波荡漾,一叶轻舟点水飘然,岸边垂柳迎风摇曳,到了陆游的笔下,化成了“啸台载酒云生屦(jù),仙穴寻梅雨垫巾”(《别荣州》)“浣花江色绿如黛,春风艳艳浮轻舫。行当系缆柳阴下,仰听莺语倾香醪”(《斋中夜坐有感》)的画面。

2

龙 洞

龙洞,亦称罗汉洞,位于县城东南大佛寺旁的山湾内,紧邻啸台。 洞口峭崖摩天如立壁,崖壁有唐宋造像和题字。 洞口终年有岩泉下滴,因滴水成坑,人们便因坑凿建“莲池”。 水滴池中,叮咚作响,有若鸣琴,故称“滴水成琴”。 若明月当空,月映池中,飞珠溅落击碎水中银盘,满池碎银跳动,银光闪烁耀眼,奇丽非凡,煞是好看,堪称佳境,被誉为荣州十二景之一,名“龙湫夜月”。

南宋诗人陆游除有《蓦山溪•游三荣龙洞》一词外,还有《龙洞》一诗(见前述);赵熙也有《罗汉洞》诗:龙湫传此岫,唐代有香林。受溉农畴沃,流花石砌深。众山如隔世,题壁一长吟。静极闻钟动,人坚念佛心。

这里曾建荣县碗厂,后改作电瓷厂,为保护和开发大佛寺景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计划搬迁,使大佛寺、龙洞、镇南塔连成一片。可时至今日,企业早已倒闭,只剩下破烂的厂房和下岗后生活无依的工人住在这里,大佛寺景区都已投资数以亿计改造过了,这里丝毫没有重现古代美景的迹象。

3

虎 洞

虎洞位于县城东北约一公里处。 因当地人称虎为大猫,故虎洞又名猫猫洞。 其洞藏在修竹丛中,清幽深邃,曾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洞高约两丈,深广数丈,面积近千平方米。 洞内凉爽宜人,空气清新,滴水成翠。 虎洞旁原有一寺庙,曰古硐寺,雕梁画栋,甚为气派,满堂佛像,金壁辉煌。 残存的石碑,记载着庙堂沧桑的历史; 斑驳陆离的建筑,留下岁月的刻痕。 清人赵熙书尺大楷体“虎洞”刻于洞旁石壁,字体遒劲有力,凸显赵体风格。 该洞依其形状似虎口,洞前山丘形似虎舌,洞后山势形似一尊剪尾而卧的老虎而得名。 陆游在《虎洞》一诗中曾作了这样的描述: 空山秋高木叶黄,茫茫百草凋秋霜。 逶迤深谷白昼静,群鸦竞噪众鸟翔。 洞中有虎何猛烈,牙如利刀爪如铁。 奋髯掉尾初出穴,昂头四顾吐其舌。 双睛忽动飞电回,层崖长啸阴风来。 山中黎藿谁敢采? 野外狐兔皆悲哀。

赵熙除有题字外,还有《虎洞》诗一首:古洞依山近县城,将军一过少人挑,老尼欲说兵荒事,含泪先闻念佛声。赵熙词《木兰花慢•虎洞》:古来荒可想,只城角,似仙乡。入石户深深,云阿寂寂,玉漏锵锵。洪荒自融气母,想风欢一泡裂岩岗。留作菟裘(借指退隐者的居处)住处,亦时心地清凉。

虎洞现在已被当地林姓居民与人合资建成一座休闲山庄,名“虎洞山庄”。

4

横溪阁

横溪阁,又叫双溪书阁,位于城北三里的耸云山南麓两江汇合处。 据《宋史》和《荣县志》记载: 北宋元丰末年,王梦易罢官回荣州,仿效陶渊明在家乡双溪河畔筑“归来亭”,第二年病故。 其子王庠、王序尚幼,向夫人筑石室,请名师教育二子。 后来王庠品学兼优,娶苏东坡女为妻(一说侄女)。 八行考试,全备为天下第一,为奉养母亲,不愿做官,被朝廷表彰为“廉汛处士”。 王序归乡后,又在双溪河畔建书阁,内藏皇帝的诏书和赏赐的书籍,以此夸耀。 书阁在宋代叫横溪阁,因双溪(梧枫水与寿水河)汇流,形成一个美丽的半岛,远山环抱、景色奇丽,双溪汇流的三角沙汀上,昔时松竹并茂,腊梅满地,水边桃花杨柳,古树参天,溪内水波荡漾,渔舟唱晚。 苏东坡曾趁看问女儿女婿时在此辅导后学,归来亭又叫东坡讲学亭。 陆游也钟情于此地,曾几度游赏,赋诗饮酒,留下《晚登横溪阁》诗二首和《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三首。

随着时间推移,归来亭和书阁早已不存。清光绪年间,县人揣度旧址重建坐北向南的单檐悬山式木结构建筑一幢,面阔5间25米,进深5间7米,中间建楼表示书阁,四面走廊,供游人游览,占地面积230平方米。北面对联一幅:“大宋小宋,大苏小苏,一朝难弟难兄,此地有二王合传;古文今文,古体今体,独占好山好水,何人更高阁藏书?”阁的南门正中一块大匾,上刻“横溪阁”三字,两边柱上悬挂一幅赵熙书写的对联:“北宋古书阁,东坡同党人。”此为荣州十二景之一,名“双溪书阁”。

荣县双溪湖

可惜当年名胜横溪阁如今已然不复存在。高斋和西楼等建筑均在当年荣州府治所内,如今已踪影全无,只能存在陆游的诗词里,印在历史和世人的心灵里了。

陆游的荣州诗词对大佛寺等寺庙只字未提,不知是诗人对佛没有感觉,还是什么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5

佳 酿

在政治上有卓见,军事上有韬略,文学上有才华的陆游却屡遭打击,壮志难酬。 他从首府临安,调到要塞镇江,后由南郑至荒城荣州,越调越是边远。 在此际遇中,他只好借酒消愁了。 “浊酒一樽和泪斟”“荔子阴中时纵酒,竹枝声里强追欢”“遇酒能狂似少年”,这些诗句就是作者当时的写照。 那时陆游喝的酒,是荣州所产的土酒。 究竟是什么酒呢? “郫筒味酽愁濡甲,巴曲声悲怯断肠”(《城上》其一)。 郫筒酒就是竹筒酒,可见当初荣州人也是像现在的一些少数民族一样,喜欢酿制竹筒酒的。 “行当系缆柳阴下,仰听莺语倾香醪”(《斋中夜坐有感》)。 香醪,即我们今天所说的醪糟,这是荣县百姓至今喜爱的一种低度“嫦酒”。 “鹅黄名酿何由得? 且醉杯中琥珀红”(《城上》其二)。 鹅黄名酒,本系广汉酿造,诗人自是无法得到,他只能饮荣州产的酒。 因“荣州酒赤而劲甚”,故叫“琥珀红”。 这美好的名字,无意中留给了荣州酒业的一个美名,也算是大诗人留给荣州的一大遗产。 原属荣县的桥头酒厂倒是沿袭历史生产一种叫红毛烧的红酒,可惜避长扬短其一品名取作“鹅黄名酿”而非“琥珀红”,冒了他人之名,却丢了自家历史文化品牌。

至于荣县旭水酒业的起起落落,曾经的辉煌一时,而今的苟延残喘,是否与守着大佛寺,临近啸台龙洞,摆着金饭碗,用着双溪水而没有利用它来为提升自己品牌服务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无论茅台、五粮液还是泸州老窖,不管一线还是二三线品牌,无一不是在大打历史文化这这张牌。

在《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其三)中,诗人写道:“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这固然是诗人在苦痛中不能自拔,无可奈何的一种选择,但也确是他爱上了荣州瑰丽的山水和淳朴的父老的见证。他把荣州比作世外桃源。正因为如此,他把妻儿也接到这里,准备定居下来,在世外桃源中安居乐业,结束他那种“身如林下僧,处处常寄包。家如梁上燕,岁岁旋作巢”(《自唐安徙家来和义出城迎之马上作》)的颠沛流离生活。可是,他身不由己,没过多久,“急急文书动驿尘”(《乙未元日》),“除夕得制司檄催赴官”,“丹碧未干人去,高栋空留句”(《桃源忆故人•并序》)只不过在荣州逗留了七十日,就不得不匆匆而别,发出了“临去画楼频依,何日重来此”的哀叹。

陆游在荣州短暂的七十天,由初来时的痛苦悲凉到逐渐爱上这里的风物人情,并打算把这里作为栖息之所。虽然成都之任又燃起了他报国图强的激情而永别了此地,但他的三十多首诗词却永远留给了荣州人民。我们将在诗人丰富的文化遗产的濡养下,秉承和弘扬“诗书之乡”的美誉,让古荣州这颗川南明珠更加光耀于华夏。

【参考资料】

1.《剑南诗稿》,陆游著,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论陆游在荣州的处境与悲情》,宁波大学李亮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6月

上期回顾:【方志四川• 历史文化】钟学惠 ‖ 陆游留给荣州的文化遗产(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钟学惠(四川省荣县第一中学校)

供稿:荣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荣县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