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巷闾皆戏场 雅曲清歌八方来——成都曲艺演出场所
成都曲艺,发展历史悠久,至清代盛行一时,多样化的曲艺类型衍生出了不同的演出场所,艺人们在台上各展其长,观众们在台下喝彩鼓掌,成就一段段精彩的故事。
成都曲艺的演出场所,大致可分为三坝、书棚、堂会、茶馆等四种类型。
三 坝
三坝,即猪牛市坝、柴米市坝、扯谎坝的统称。前两者顾名思义,分别指猪牛、柴米集市中的空地。扯谎坝,据李劼人《大波》记载,特指皇城坝(今天府广场),此地未开办学校时,百戏杂陈,无奇不有。扯谎坝一词后来引申为耍杂戏、卖杂物的广场。
旧时,艺人四处跑滩卖艺,常在三坝及街头巷尾、集贸市场的空旷之处表演,这种无固定场所的表演方式通常被称之为“撂地”。艺人们在三坝表演,居无定所,生活十分凄苦。三坝行艺者以表演金钱板、花鼓、连箫居多。
书 棚
旧时,成都每年开办庙会以及花市、蚕市、药市等物资交易会,客商云集,各县前来与会者众多。其时,艺人在市场内选择合适的地点,搭棚演出,艺人的表演活跃了市场,市场也为演出聚集了观众。
在市场内搭棚行艺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宋代侯溥《寿宁院记》“独成都大圣慈寺据阛阓之腹,商列贾次,茶炉药榜,逢占筳专,倡优杂戏之类,坌然其中”记载了大慈寺中倡优搭棚演出的情景;另有陆游《怀成都十韵诗》“斗鸡南市各分棚”描绘了算命打卦、曲艺杂技、斗鸡赌博等齐聚市场,分棚表演的场景。
民国时期,成都的书棚大多集中在皇城坝(今天府广场)。那时的皇城坝如同北京的天桥,是曲艺杂耍江湖艺人的会集之地。1949年后,因城市建设需要,所有书棚被迁往成都北门城隍庙市场内。20世纪50年代,每年花会期间,艺人在会场中搭棚演出,以竹为柱,竹席盖顶。
书棚属艺人私有,搭建费用低廉。艺人们将书棚视为家,对书棚非常重视爱惜,因此成都曲艺界出现了不少带“棚”字的术语,如在固定地点行艺被称为“做棚”;在街头巷尾、三坝演出被称为“做水棚”;拜师学艺叫“跟棚”;评书流派也分为“清棚”“雷棚”。
堂 会
艺人被邀请到官绅家宅或平民大院里演出,称为“做堂会”。旧时,妇女囿于封建礼俗,很少出门看戏,故堂会观众以妇女居多。家家户户喜好各异,各类艺人都有可能被邀请。
成都堂会演出曲种以扬琴最多,清音、花鼓、评书、杂技次之,其他曲种则很少在堂会表演。做堂会时通常事先定好酬金,若艺人表演十分精彩,讨得主人家欢喜,还能另得赏钱。
茶 馆
茶馆是旧时艺人较为理想的表演场所,艺人依靠茶馆挣钱,也为茶馆带来了生意。茶馆有人说书或表演其他曲艺时,常常座无虚席。成都评书几乎都在茶馆讲演,基本没有“撂地”的情况,扬琴、竹琴、清音、相书、金钱板等,随着观众逐渐增多,也开始在茶馆演出。
艺人在茶馆表演,有两种收费方式:一是讲完或唱完一板书后,当场逐桌向观众收费,书资多少由听客自愿随喜;二是在每碗茶上加价,称作“书茶”,由茶馆统一收费,散场后艺人和茶馆按照事先讲定的规矩分账,艺人分得多少因人而异,并无成规。艺人通常还要从所得中拿出一至二成,作为堂倌的辛苦酬劳和茶馆的灯油费,但也有茶馆不分成,所得全归艺人。
茶馆(成都市武侯区地志办公室 供图)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成都还有不少演出曲艺的茶馆。据调查,1964年,全城有可供曲艺演出的茶馆160家,平均每天演出曲艺68场,即43%的茶馆每天有曲艺演出;其中评书平均每天演出48场,约占所有曲艺演出的70%。染靛街的一品轩茶社、浆洗街的胜利茶社以及九眼桥旁的舫涛茶社等都常有评书表演。改革开放后,绝大多数茶馆已不复存在。
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和融入,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不断改变,传统曲艺演出场所逐渐消失,曾经风光街头巷尾的成都曲艺大多走进了剧院、专业演出厅等场所,以及大庙会、非遗文化节等活动,继续焕发艺术魅力、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原载《成都曲艺志·演出场所》,成都市文化局编,文章有删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