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冉奎 ‖ 蜀道之荔枝古道 犹记当年妃子笑——宣汉段荔枝道初考

作者:冉奎 来源:《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19-01-10 11:53:0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



 宣汉,置县始于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取宣扬汉王朝德威之意。面积4272平方公里,辖54个乡镇、491个村、77个社区,人口132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和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人文历史厚重,是唐朝荔枝道的重要节点。

荔枝道由来

 蜀道指古代由长安穿越秦岭和大巴山通往蜀地的道路,主要有金牛道、阴平道、米仓道和荔枝道。荔枝道是唯一以植物命名的道路,顾名思义,就是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唐天宝年间(742—756),唐玄宗为满足宠妃杨玉环喜食新鲜荔枝的爱好,颁旨在贵妃家乡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建荔枝园,置专驿直通长安。

荔枝古道遗迹(图片来源:宣汉发布)

 杨贵妃所食荔枝取自涪陵,在《能改斋漫录》《舆地纪胜》《蜀中广记》《读史方舆纪要》《川中杂识》等史籍中有记载。苏轼《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把“从涪陵自万州取开州、通州宣汉县及洋州路至长安二千二百四十里连接四川陕西湖北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命名为“荔枝道”。近年来,蜀道申遗工作如火如荼,“荔枝道”频频进入公众视野而成为热词。

杨贵妃所食荔枝运输路线图(图片来源:宣汉发布)

 经专家学者和民间爱好者实地踏勘,确定荔枝道基本路线为:涪陵(妃子园)—垫江—梁平—大竹—达川—宣汉(大成镇瓦窑村折入三桥社区、隘口乡、马渡关镇)—平昌—万源—通江—再入万源—镇巴—西乡,最后进入子午道,到达西安,全程1000多公里。土法保鲜,荔枝带叶,装入竹筒,用蜡密封,换人换马接力传递,昼夜飞驰,有说三日三夜,有说七日七夜,荔枝至京师新鲜如初,没有“一日而色变,二日而味变,三四日色香味尽去矣”。

 虽有荔枝取自岭南的说法,但涪陵当为主要贡地。一是唐时涪州所产荔枝不亚于岭南;二是岭南至长安两三千公里,距离长并不利于保鲜;三是杨玉环成为宠妃后,想念家乡荔枝乃人之常情。当然,不排除岭南有过贡献的尝试。

宣汉段荔枝道

 荔枝道从达川区进入宣汉县大成镇瓦窑村,折入三桥社区,至隘口乡、马渡关镇,进入平昌县岩口乡,宣汉县境全长近30公里。

 1270年后的今天,笔者沿着这条古道踏访,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犹在耳畔回响。当时“快马加鞭、接力传送”的驿骑、“二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的情形、“人马僵毙、相望于道”的惨状已如烟云般飘散,杨贵妃早已香消玉殒,但与荔枝道密切关联的关隘、城寨、寺庙、摩崖造像、罗汉堂、青石板、古桥、村落及民俗文化留存至今,成为确定荔枝道走向的重要佐证。

马渡关南北朝时期的新安县遗址(石林古山城),唐天宝年间为荔枝道“阆英驿站”(图片来源:宣汉发布)

 经考证,马渡关镇是荔枝道的重要驿站。

 在运输荔枝的繁华时期,马渡关置阆英县。《太平寰宇记》记载:“天宝九年(750),太守韦虚受奏于应水南一里置阆英县,以县南五里阆英山为名。”应水即今沙溪河,阆英山即今蔡家山。由此可见,马渡关当时在荔枝道沿线所处的交通地位、贸易地位和政治地位。笔者大胆推定,设置阆英县,就是朝廷为方便运输荔枝增设的驿站。

 与此同时,在马渡关修建浪洋寺。寺内有一块长9米、宽2米、高4米的巨石,巨石四面开龛造像,天龙八部、飞天等造像精美。摩崖造像共24龛14处题记,经考古专家识读:唐至德元年(756),阆英县州牧卢公在此初创丰饶寺;永泰元年(765)李尚甫撰写《丰饶寺记》《石像记》;北宋雍熙四年(987),前阆英县主簿苏孟进、丰饶寺主宋进带领县官绅士发愿修建佛殿,皇帝敕赐丰饶寺名为龙华寺;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重修,因有浪洋村而名浪洋寺。

 造像群里有一尊男观音石像引起外界注意,表明这是早期佛教造像。因为观音传入中国之初,是以“观自在”(男观音)的形象高坐佛堂,南北朝及唐代后演变为“观音菩萨”(女观音)。据说全国仅存三尊男观音石像,另两尊位于福州市永泰名山室和重庆铜梁侣俸镇。

浪洋寺摩崖造像(图片由作者提供)

 摩崖造像一般在交通干道附近开凿,表明此地宗教信仰活跃。考古专家称:“浪洋寺摩崖造像及男观音石像的发现,印证了历史上的‘大唐盛世、马渡雄风’。” 

宣汉段荔枝道的前世

 荔枝道闻名于唐代,但并非新辟线路。《华阳国志》《晋书》《太平寰宇记》等史籍记载,司马懿率大军自西城(今安康)伐蜀,路线为从安康溯汉水到西乡,南下入开州、万州、云阳,这就是后世所称的荔枝道。这表明,三国以前荔枝道就已存在

 这从马渡关镇名的得来也可佐证。马渡关因境内有沙溪河,始名“沙溪坝”。据传,东汉建安十八年(213),张飞受孔明之命从荆州夺取巴州,率部夜达沙溪河,河水陡涨,无舟桥可渡,张飞三更醉而提矛扬鞭,跃马渡河,乡人于渡处刊石刻碑“张飞跃马飞渡”,故名“马渡”。明朝全国各地设关,更名“马渡关”。这表明,荔枝道在东汉末年已被利用。

荔枝古道遗迹(图片来源:宣汉发布)

 在大成镇瓦窑村折入三桥社区处,有一座海拔1000米的香炉山。唐武德年间在此修建玄祖殿,唐高祖李渊亲书“第一洞天”御匾,赐乌金香炉一座,御命道承真人为第一宫主。为纪念御赐香炉,称此山为香炉山。北宋改名大炉山,元代改名虎头山,乾隆年间恢复香炉山。这表明,至少在运输荔枝前100多年,荔枝道就是一条交通要道。

 历史推到春秋战国或更早,宣汉县更是交通要道。位于普光镇的罗家坝遗址,是迄今为止嘉陵江流域发现的文化堆积最厚、延续时间最长、规制等级最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巴文化起源于川东北、宣汉是巴国都邑提供了考古证据。巴人是一个用战争书写整个历史的民族,迁徙同战争一样也是生命中的主题。这表明,早期巴人行军征战和大规模迁徙,北上秦、西入蜀、东进楚,必然加快区域交通发展,为荔枝道的产生提供了相当充分的条件。 

宣汉段荔枝道的今生

 虽然荔枝道因杨贵妃被缢死而停止运送荔枝,但这条古道所蕴含的历史风云和复杂故事并没有结束。由曾经的羊肠小道到土路、青石板到碎石路、水泥路到油化路,所承载的交通运输、物流贸易并没有停止,很长一段时期是“北出秦壤、南达绥定”的主要通衢。

 明清以来,荔枝道成为川陕商贾的负贩之路,《三省边防记》称为“川陕要道”。明清两代盐茶官营,商贩利用荔枝道私贩盐茶。不仅仅在宣汉县,川陕交界地区还有“一条黄龙(火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

 清嘉庆年间,大成、隘口、马渡关是秦、楚、川三省白莲教起义的战场,号称白莲教巴州白号的罗其清驻守马渡关,东克镇巴,南攻东乡,北击巴州,一路北进直逼广元。

 上世纪30年代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大成、隘口、马渡关是川东通往川陕根据地首府通江县的必经之道,是红军和国民党军刘湘争夺的战略要道。1933年10月,红四方面军在隘口设立前线指挥部、政治部及电台,打响著名的“马渡关战役”。

 上世纪30年代,汉渝公路基本沿袭荔枝道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210国道西(安)万(源)公路也大多沿荔枝道建设。2012年达(州)陕(西)高速贯通后,取其捷径横贯秦巴山区,荔枝道逐渐被人淡忘。隘口乡和马渡关镇,因地处宣汉县西北边陲,早已“去中心化”和边缘化,交通枢纽地位下降。

马渡关石林(图片来源:四川发布)

 尽管宣汉段荔枝道地处偏远地区,但其经济、生态、文化和旅游价值已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生态修复与保护开发,让历史与风景并存,让古道重新焕发生机。浪洋寺摩崖造像201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渡关百丈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香炉山已打造成AAA级旅游景区;马渡关石林成功申报为2015年度四川省第三批自然与文化遗产地,实现达州市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零的突破。目前,马渡关石林正在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

(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总第219期)

香炉山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冉奎(宣汉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巴蜀史志》2018年第5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