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怎样过冬至?‖蒋德均

作者:蒋德均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2-21 14:51:52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天,我们怎样过冬至?

蒋德均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我国古代先人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博大精深丰厚多样的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华文化及华夏民族的民族性格与生活、生产等都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严格准确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运转进行安排。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或黄河流域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制定。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地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故民间有二十四节气歌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又有关于二十四节气月份歌谣: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70度,十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交节,与夏至相对。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又名亚岁、小岁、一阳生等。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有“冷在三九”之说。民间流行的《九九歌》云: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蚯蚓作为一种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泥土中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不动;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流动并且微微温热。

冬至是古代中国社会一个重大的节日,民间至今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俗语,可见冬至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影响。冬至节这天,古人有拜冬的习俗。据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引用徐士鋐《吴中竹枝词》云:“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中国古代社会冬至主要习俗有:祀天仪式、朝廷大朝会、民间祭祖、私塾祭孔、饮食习俗、亲友拜贺、士人拜冬、数九消寒、吟诗赋词等,其中饮食习俗南北有别,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有吃汤圆或喝羊杂汤的习俗。

羊肉汤(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历代文人墨客抒写冬至的诗文歌赋颇多。比如: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诗人说,冬至节那天,我恰好在邯郸的客栈。晚上,独自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在外远行的人。诗歌描写了冬至夜晚作者在邯郸驿舍的所思所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宋·苏轼《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冬至时节,井底的暖气将回而未回,大地还是一片寒冷,萧萧寒雨打湿了地上的枯草。还有谁能像我苏老夫子,不是花开时节竟肯独来游寺赏景呢?诗人实写世人对花的态度,暗讽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一个“独”字,将感情推向至极,颇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

老来心绪怯年光,又见春来报一阳。

未必暗添宫线永,只应先引鬓丝长。

——宋·姜特立《冬至》

一年一度的冬至节到了,人到了一定年龄最怕的便是时光流逝,年华衰老,两鬓斑斑。诗歌抒发了一种人之常情:节日的到来,提醒人们光阴的流逝。

老遇阳生海上村,川云漠漠雨昏昏。

邻家祭彻初分胙,贺客泥深不到门。

万卷纵横忘岁月,百年行止付乾坤。

明朝晴霁犹堪出,南陌东阡共一樽。

——宋·陆游《冬至》

这首诗以冬至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所居村庄过节时的自然与人文景象。诗人说,要在海上村庄中迎接阳光的到来,而现实却是冬云密布、雨雾弥漫的景象。邻居们祭祀完毕后分食祭品,而贺客却因泥泞的道路无法到达诗人的家门。接着,诗人又说因专注于阅读而忘记时间。最后,诗人说,明朝天空放晴,阳光明媚,期待着新的一天到来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诗歌抒写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在困境的坚持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知识和学问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时光流转寻常事,世故惊心感慨多。

一岁休祥在云气,今朝云气果如何。

——宋·戴复古《冬至》

诗人说,时光流转乃平常之事,但人世纷纷却让人感慨良多。一年中的吉凶祸福都在命定之中,新的一年开始了,看看今年的运气又将怎样。诗歌语言自然清新,诗意盎然,意蕴悠长,而又以轻幽默的语调出之,别具一格。

客床无寐听潜雷,珍重初阳夜半回。

天地未尝生意息,冰霜不耐鬓毛催。

春添哀线谁能补?岁晚心丹自动灰。

料得重闱强健在,早看消息报窗梅。

——明·王守仁《冬至》

在冬至这个万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辗转难眠,但却能感知到一阳回春、万物复苏、潜雷隐隐。即使在最寒冷的时候,天地之间的生机也未停止;再严寒的冰霜,也抵不过时光的消融。诗人的意思是说,冬日寒冷,万物萧条,看似不再生长,实际上却都将坚韧的生机隐藏在最深处,等待雷声惊天、春风回转,便会冲破黑暗与寒冷,勃勃绽放。与此同时,诗歌也书写自己客居他乡对父母的祝福和安慰。王阳明的诗歌深蕴哲理,多有悟道后的豁然与豁达。

历历经过事,昏昏醉梦中。

江湖愁日短,天地泣途穷。

佳节因人过,伤心有尔同。

平生忧患意,何处问苍穹。

——清·刘孚翊《至日示舍弟》

诗人生于清末,历经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作为外交使节,在弱国无外交的困境下,倍感“江湖愁日短,天地泣途穷”“平生忧患意,何处问苍穹”,正值冬至佳节,感时伤事,意绪难平,寄诗舍弟,以表心志。

冬至节作为农耕文明的产物,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安排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现代社会已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农耕社会的格局,冬至节必然呈现出新的文化内涵。

对古代先民而言,二十四节气绝不仅仅是一种时间制度安排,也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生活、生产与民俗体系,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种属性。先民根据自然物候、天象来安排农业生产、调节生活节奏,举办祭祀仪式,感恩自然、神灵赐予与祖先保佑。祭祀中,冬至承担调节人与神灵、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身等多重关系的重要职能,达成了官府与民间之间礼俗互动、礼治教化的目的。这些节日文化资源在今天或未来都是具有积极的价值与功能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自觉意识到包括冬至在内的二十四节气已不再是现代社会农事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时间依据,而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气象技术,同时依据西历纪年方式,公历成为主要历法系统,人们安排农事和社会活动,可以根据公历历法系统辅以阴历历法系统做出准确判断,二十四节气基本失去了指导农事活动的主体价值。其他如冬至祭天仪式、朝廷朝会等节俗活动已不适合现代法治社会,冬至节更多回归自然物候的习俗,人文节俗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但冬至的部分节俗,如饮食习俗、禁忌习俗、祭祖习俗等蕴含着古人的时间观念、阴阳观念、伦理观念以及尊重自然的观念等仍然具有特殊意义,它表现出的敬畏自然、崇宗敬祖、顺天应时、家庭团圆、邻里和睦等思想仍值得我们珍惜。同时,作为农耕文明时代的重要节日,冬至节俗还承载着浓浓的乡愁,为现代人反思当下生活状态提供了文化资源,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乡村,冬至习俗还具有经济价值,可带动社会消费。比如具有观赏性的仪式活动,具有较强参与性和体验感的饮食习俗,如杀年猪、吃刨汤、采冬等,可与乡村民俗旅游、乡村购物活动、乡村农事活动等相结合,实现节俗文化传承与乡村经济振兴双赢。

所以,即使在现代社会,冬至节的重要性与影响力尽管有所减弱,但并不意味着它已失去了价值。恰恰相反,现代社会赋予了冬至新的时代意义。

作者简介

蒋德均,笔名文生,研究员、教授。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写作》《商务与政务写作》主讲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新诗百年100位最具实力诗人,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学会理事,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宜宾市作协副主席,大型文化丛书《李庄文丛》主编,52集大型神话动漫《少年英雄哪吒》文学顾问,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书剑创意写作工坊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写作学、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主持或主研市厅级、省部级、国家级课题12个,负责多个大型文化文学写作项目以及纪念馆展陈策划并总撰稿。出版《诗歌语言艺术论》《文学再思录》《我们的节日》《诗与远方》等学术著作6部,文化随笔集10部,《与名人为伴》《一江春水》《另一种天问》《李庄行》等诗集24部,其中大量作品被选作985、211和“双一流”工程大学通识博雅教材。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高校文科教材8部11册,主编文学作品选集20余部。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 蒋德均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