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我们都是春节的传承人||王彬 王添艺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年12月11日第4版 发布时间:2024-12-12 15:19:20 浏览次数: 【字体:

我们都是春节的传承人

王 彬 王添艺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国最隆重、历史最悠久、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传统节日,集中华民族传统礼俗与文化理念之大成。

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简称“春节”)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人们对新春的期盼更浓了。

正月初一是春节。为迎接春节,人们从农历腊月就开始清扫房屋、购置年货、烹调美食。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围绕送冬迎春、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的主题,庆祝活动尤为密集,俗称“过年”。

春节前后,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光里,“过年”为中国人拟订了一张特殊的时间表。一系列生活仪式源源不断提供着情绪价值,凝结为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情感、最深刻的认同。

数千年来,中国人都在参与传承春节文化、丰富春节内涵、创造春节形式。对春节的珍视让人们随时能从历史记忆中回溯文化源头,在当下生活共享浓烈印象,向未来抒发美好情感,也展开了一幅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长卷。

截至目前,我国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非遗所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智慧,跨洋过海,为世界所普遍了解和欣赏,向世界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市民在云南昆明市螺蛳湾商贸城选购春节饰品 新华社发(郝亚鑫 摄)

写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

“年”,根植于我国古人对于四时更替、农事节气、天体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与系统归纳。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岁首”“元日”等概念,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开启了新一轮生产活动的序幕。

《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岁、祀、年、载,指的都是年度周期。年作为时间单位,帮助人们记录和安排生产周期。同时,年也是社会文化中的重要节点,与节日庆典、祭祀活动等紧密相连。甲骨文中的“年”字形如人背禾,意指丰收。

打开古人的“许愿签”,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宏观祝福”,也有全家“吃好穿好”这类实在想法。今天,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极大改善,对精神的需求更高。

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中,亿万中国人坚持着回家过年的传统,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地理位置上的迁移,更是一场心灵之旅——通过共同参与年前的准备工作,在与亲朋好友共叙家常、互赠年礼、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满足。

“过了腊八就是年”。在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要喝上一碗腊八粥,接着扫尘、“忙年”。除夕夜,家人一起享用年夜饭、守岁。过年期间,祭灶、祭祖、拜年等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热热闹闹奔向来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认为,“过年”集中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节日体系来看,“年”遵循传统历法,体现礼敬天地的深层理念;从行为模式来看,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体现人对社会关系的重视和重构。“过年”是中国人强调道德修养和内心反思的重要时刻。

一个“年”字,胜过千言万语,最能激起中国人的情感共鸣。春节承载着中国人的美好回忆和共同体验,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文化共识。刘魁立认为,将“年”作为一种生活制度,广泛保留和传承年俗,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重要贡献。

在四川阆中古城大院的屋檐下,红灯笼高高挂起,居民任三伟一家吃着团圆饭,这热气腾腾、温馨暖人的画面出现在中国春节申遗宣传片中。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微看来,回家过年,蕴含着中国人团圆美满的家庭观念;贴福字、贴春联、贴年画,表达了中国人对吉祥美好的精神追求;置办年货,体现了中国人丰俭有度的生活态度;祭祖敬先,彰显了中国人的伦理观念;亲朋拜年,呈现了人际的和谐互动;社火、灯会,表现出中国人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春节所蕴含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而生动地诠释了天与地的和、新与旧的和、丰与俭的和、自我的和、家庭的和、社会的和。

杨家埠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和爱人研究年画(杨乃东 供图)

“我国将除夕、春节列为法定节假日,让全国性、全民性的实践具有了更新的时空意义。”罗微表示,要重视过年中仪式性、象征性的民俗事项,尊重文化传承发展规律,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大众节日文化需求,在赓续文脉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春节文化活动。

“每个中国人都参与了春节这一社会实践,是春节文化的创造者和保有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朝戈金认为,尊重和珍视普通人的意愿和情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传统习俗,也创造新年俗

春节是传统节日,是数千年来中国人生活哲学和民俗礼仪的集成,同时也是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时尚表达。

贴春联、贴窗花、贴年画、赏彩灯、猜灯谜、舞龙舞狮、逛庙会……春节期间,中华儿女共同传承的这些传统习俗,在形式与内容上融入现代元素,在各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作为文化传承载体,这些年俗也记录了历史、社会、生活、风俗的变迁,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新年愿望。

近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乃东完成了农历乙巳蛇年的新作品。“这版年画以生肖‘蛇’为主体,融入兰草、祥云等元素,蛇盘于圆圈,蛇身呈紫色,象征团圆美满、紫气东来。”杨乃东说。

从培养传承人的角度切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苏工美院”)20余年如一日地守护着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此次春节申遗,苏工美院提供了翔实的材料,包括对桃花坞木版年画社采取的保护措施、桃花坞木版年画传承谱系、传承人培养情况等,贡献出从1949年至今的桃花坞木版年画线板、套色板原板、翻刻板等珍贵资料。

“自2001年将‘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社’引企入校到开办木版年画专业方向,我们已经培养了70余名传承人。”苏工美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赵罡介绍,学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相结合,共同推动年画的研究与教学。

据了解,苏工美院手工艺术学院注重培养能够投身年画传承、创新年画衍生品设计的人才,并加强了研究成果在教育与宣传中的应用,通过年画进中小学、社区、直播等活动,惠及广大年画爱好者。“年画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消费场景,其根本在于审美认同,在于年轻一代打从心底热爱传统文化。”赵罡说,木版年画专业每年的招生数量都在增加,最年轻的20名学生也已经进入创作阶段,与年画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感情”。未来,他们会创作出新时代的“新年画”。

春节申遗成功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秦淮灯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柏华激动不已。“我们每个中国人、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能在春节的习俗中找到自身定位。”说着,他加快了手头制作灯彩的节奏。如今,他不仅要做灯会展示的大型灯彩,还要推出面向市场的新型灯彩产品。

人群熙攘处,表演缓缓拉开帷幕。锣鼓声声,激昂而有力,身着艳丽服饰的表演者,或高歌起舞,或翻滚跳跃,引来观众阵阵欢呼……对社火和庙会的记忆填充着中国人的春节印象。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正月古庙会繁华依旧。从农历腊月初八到二月初二,山上、城里、乡村、外地,数以万计的居民和游客涌向浚县古城,看社火、赏花灯、听大戏、品美食、放河灯。

2024年春节前后,全国开展了4.54万场非遗传承实践相关活动。

文化瑰宝,文明互鉴桥梁

全球有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每年,美国纽约、法国巴黎、日本横滨、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的中国城都有较大规模的迎春联欢活动……春节不仅为海内外中国人提供了认同感,也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拥抱中华文化的有力印证。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今晚包饺子!”获悉春节申遗成功后,旅居英国多年的朱先生兴冲冲地去往当地华人超市采购。一到摊位附近,朱先生便乐出了声:“大家都是奔着这口儿来的。”摊位前早已聚集了许多同样采购食材的华人朋友,店铺甚至专门推出了庆祝春节申遗成功的促销套餐活动。“这就是咱中国人的默契。”朱先生说。

对全世界的华人华侨而言,春节寄托着最浓烈的乡愁。朱先生介绍,每年春节期间,英国许多地区会举办庆祝活动。“比如,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的春节庆典已经举办了22年,今年的活动参与人数超过70万,是目前亚洲以外最大的中国春节庆典。”朱先生说,一系列的新春活动不仅让华裔社群更有归属感,同时也辐射更广人群,为当地多元文化交融和社会团结作出贡献,现在好多舞龙队伍都是纯老外阵容了。相信随着春节申遗成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行列。

2024年2月22日,奥克兰元宵灯节开幕,图为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与新西兰华人社团联合会共同订制的“吉祥龙灯”(齐正军 摄)

作为历经20多年培育打造的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欢乐春节”传递着和谐、美好的中华文明理念。2024年春节期间,“欢乐春节”在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了近500场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进入12月,世界各地的2025年“欢乐春节”筹备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我们通过寻找共鸣来搭建海外民众了解中华文明的桥梁。”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建文介绍,为发挥好春节的叙事功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在举办相关活动时,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注重创新表达方式,将春节文化与新西兰本土文化有机融合,让春节元素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2024年春节期间,我们结合奥克兰海滨城市特点举办了‘海滩欢春’,在当地引起很高的关注。”王建文说,“春节申遗成功将成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读懂中国的良好契机,我们也将持续发力,举办好‘欢乐春节’系列活动,让更多新西兰朋友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

“中国人热爱自己的文化,也愿意分享,可以用春节作为媒介,邀请友邻共同欢庆,通过民间的朴素真诚交往,推动文明互鉴。”朝戈金说。

图片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4年12月11日第4版

作者: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 彬 王添艺

来源: 《中国文化报》2024年12月11日第4版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