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寒露:夜露凝寒 万物皆秋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08 15:31:20 浏览次数: 【字体:

寒露:夜露凝寒万物皆秋

图片

《秋菊》尺寸:33x65cm中国画绢本设色丁鼎作

今日寒露

公历每年10月7日至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有两个节气是描述露水的,一个是白露,另一个就是寒露。寒露比白露时节的气温低,天气已经完全没有夏天暑热的感觉。白露时节的特点是白天夏热,早晚秋凉,寒露时节则是白天秋凉,早晚是冬寒。两个节气在时间上只相差一个月,但从体表感受来看相差了一个季节。

在秋天的节气中,气温下降幅度最大、降水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寒露。“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寒露时节最需要添衣保暖。到了秋季,主打就是“劝”字,比如“劝秋耕”,再一个就是“劝穿衣”,比如在寒露时节和重阳节流行的谚语:“吃了寒露饭,不见单衣汉”“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等,都是在提醒人们注意保暖。

图片

寒露至秋意浓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寒露节气,如遇晴天,标志性的景色是“碧云天,黄叶地”;如遇有风,就是“云悠而风厉”;如遇有雨,是“寒露洗清秋”。没有浓抹的美艳,只有淡妆的清雅。“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在清冽的天气里,感受秋天的气息和氛围吧!

寒露•三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寒露•习俗

图片

图片

寒露的习俗有秋钓边、观红叶、喝寒露茶、登高和吃花糕等。深秋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同时,寒露过后枫叶逐渐变红,山间层林尽染,漫出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正是欣赏枫叶的好时候。深秋露重,人们常喝寒露茶。寒露茶常指白茶,从白露到寒露,茶叶生长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气温更冷,寒露茶的叶片较为细窄,芽头会更加饱满肥壮,再加上寒露时节日照时间缩短,光照强度减弱,昼夜温差增大,叶绿素变多,寒露茶的茶汤颜色更加清澈通透,口感绵柔爽甜。

图片

寒露时节一般与重阳节相近,登高、吃花糕也是寒露时节的习俗。秋高气爽,深秋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身体适应深秋气温变化,增强抵抗力。古时人们常会在重阳节前后、寒露时节登高怀远,感知天地广阔,消解心中悲愁。“高”与“糕”谐音,有步步高升的寓意。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等,粘些香菜叶,中间夹上小枣、核桃仁之类的干果。

图片

图片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