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中华文化】以文化人 以戏载道:在教学相长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作者:林 梅 来源:评论四川 发布时间:2024-05-20 14:32:13 浏览次数: 【字体:

以文化人 以戏载道在教学相长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林 梅

川剧,巴蜀文化艺术瑰宝。苏东坡,北宋千古第一文人。当川剧遇上“东坡”,注定是观众心头之好,2024年5月12日,《梦回东坡》全国巡演归来,周末戏“聚”四川省川剧院,为家乡戏迷观众带来一场艺术盛宴。

“梦回来路寻芳径,雪泥几处有鸿痕”,幕起即深喻东坡流寓不定的一生。剧中领衔主演陈智林携“00后”川剧演员主演,用乡音乡情演绎东坡、对话东坡,在超脱的舞台时空带领观众感受这位旷古奇才的人生风范。演出现场,观众时而因陈智林空灵婉转的川剧高腔诉说苏东坡的人生际遇而泪如雨下,时而因川剧特色俚语独有表演特色而捧腹大笑,在笑中带泪里感受“原味”苏东坡辗转人生和无出其右的影响力。一个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大文豪,饱含“川味儿”的人间赤子苏东坡,热气腾腾地走进了观众心中,舞台上下观众与剧中主人公通心合体,将自己的生活周遭在东坡际遇里找到慰藉与寄托,完成一场穿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彰显巴蜀文化名片

春风化雨喜人养心

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川剧,是巴蜀文化的活化石,乃四川文化重要命脉和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全国348个剧种中别具一格,享誉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囊括了昆、高、胡、弹、灯五大声腔体系,具有自成一格的表演体系和艺术风范。在川剧特有的正剧喜演中,《中国戏剧》原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感慨:“这个剧目给了观众很高级的笑——会心一笑”。不论是2022年的《草鞋县令》斩获文华大奖,还是今日的《梦回东坡》被观众疯狂刷屏打call,都说明四川这方水土养育的四川特色文化所孕育的艺术价值与文化自信。《梦回东坡》寻根传统文化,以古鉴今找到现代表达。剧目由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剧目《草鞋县令》的编剧杨椽担任编剧,剧中8幕篇章以“梦回”的散文化结构路径,以极具文学性、思想性的语言将苏东坡流淌在川人文化基因里“苦中作乐”的赤子之心刻画得淋漓尽致。剧目舞美呈现极具戏曲审美底蕴,舞台节奏松弛有度使动中见静,寂处闻声。八旬高龄音乐制作李天鑫老师以乐寄情,音乐布局丰富。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天赋金嗓,一身功夫,形神兼备演绎精湛,实现“天鑫体”音乐与“智林式”高腔完美契合。千年东坡卓尔不群的人生风范在舞台上得以鲜活呈现。观众上至耄耋老人,下至5岁孩童,在《梦回东坡》中凝神聚气与东坡共鸣,《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定风坡·莫听穿林打叶声》,一声声,一句句,苏东坡在云里写诗,在泥中生活,在风浪上轻过,在岁月里洒脱,字字句句自真纯的心肺间流出,经典名篇历经千年仍然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和爱的慧眼,如梦如幻流淌进观众心窝。

坚定四川文化自信

东坡神韵历久弥新

戏曲是美德贯通的艺术,传唱的是仁义之词,歌颂的是人间真善美。东坡“赤子其心,星斗其文”,乃中华优秀风骨的典范,千载以来,仍然散发着恒定的、闪耀的、温暖的神韵光辉。川剧《梦回东坡》正是在守正创新中将“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为人、为政、为文人生风范打造成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在根植本土、古为今用、以戏载道中为实现四川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范式。剧中妻子王闰之“人间大爱搜人间文华寻旧稿”,让苏东坡“亲自拉车送你回家”对爱妻甚笃情深流露可撼天动地……;挚友杨道士千里携美酒黄州雅聚让“赤壁出了大东西”诞生不朽名篇《赤壁赋》。在精心打磨剧目的数月,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陈智林可谓全身心入戏走心与东坡对话,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为时代画像明德,在寓教于乐、以文育人中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剧本》原主编、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说:“苏东坡作为引以为豪的文坛顶流,用传统川剧艺术载体演绎东坡精神,用雅俗共赏的川腔蜀韵穿越千年,演绎苏东坡卓尔不群的伟大人格魅力、千古绝唱的伟大文学成就、终生不渝的民本思想,东坡精神在《梦回东坡》里可谓得到最真实、最地道的完美呈现”。逆境,最能考验人格定向,剧中苏轼不因外界而改变看待世界的态度,无论是风生水起,还是穷困潦倒之际,都能收放自如,安顿好身心,将爱国、仁义、实干与担当在经世济民中成为一方百姓爱慕的谦谦君子,从官场“失意”中提纯“诗意”生活美学,从世俗际遇中萃取生活真味。这对启发观众,尤其在身处逆境时如何做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随遇而安,领悟“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洒脱,以实现“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通达。剧目不仅使观众赏心悦目极尽视听之娱,还能在以戏载道中参透人生真谛,不失为观众献上一堂奇妙的心灵SPA与精神慰藉。

川剧艺术薪火相传

大师引领育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的回信中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艺术专业学生与舞台具有天生的亲切感。川剧艺术人才培养、剧目创作更不是“独角戏”,需要聚合院团资源合力育人。《梦回东坡》即四川省川剧院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联合打造的产教融合剧目。此次参与川剧《梦回东坡》演出的女一号主演“王闰之”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00后”川剧表演专业大三学生刘咏涵担任,其人物形象塑造一招一式可圈可点,“唱念做打”尽显舞台功力。在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省川剧院院长、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艺术总监陈智林引领下,剧目汇聚苏明德、李乔松等戏曲名家、名师,打通讲台与舞台,完成了教师和学生从“教与学”到“演与创”的教学相长。参演学生直接参加舞台实践演出和顶岗实习,并以实习生身份参加《梦回东坡》全国巡演20余场,学生不仅实现从“学生”到“演员”的升华蝶变有力提升专业技艺,更在剧目创排中厚植家国情怀鼓舞从艺之志。参演《梦回东坡》师生在全国巡演中深入各省开坛讲艺更为师生搭建起广阔的实践舞台,开阔了师生视野,有力彰显了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艺术创作出精品、实践教学出人才的办学实力,在教学相长中培养了一批重艺德、技艺精、能交流、懂传承的川剧文艺生力军,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新时代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中国价值观念的艺术作品”。《梦回东坡》正是遵循以上创作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到现代表达,实现剧目创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院团创、演一体相融合。“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的苏仙龙吟东方而翱于世界超越时空,丰盈和抚慰观众内心实现情感共鸣,也将以东坡文化为代表的川人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亦是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筑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艺术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来源:评论四川

作者:林 梅(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会员)

来源: 评论四川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