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民间文化】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会价值探讨‖黄盅程

作者:黄盅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03-14 15:29:26 浏览次数: 【字体:

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会价值探讨

黄盅程

1996年,在四川省南部县升钟湖畔,以敬洪琳、张大清为代表的群黎雅士把身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朋友们组织起来,循章写申请,依法呈报告,成立了全县第一家农民文学社团,取名为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协会(以下简称升钟湖文研会)。文研会第一期会员虽只有三十多人,但领导班子成员肩承道义,坚守初心,脚穿草鞋,逐户发现乡土文学人才,逐村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二十七载,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注册会员达500余人,团体会员5个900多人,遍及川东北的南部、阆中、剑阁、盐亭等县(市),文化创研涉及诗词歌赋、书画摄影、根艺剪纸、雕刻泥塑、文学纪实、歌舞曲艺等诸方面。升钟湖文研会已出版会刊28期、特刊10期,举办了各种文化艺术展览26场(次),撰写了纪实文学《升保风云》影视一部,收集、整理了《升钟湖民间文化》《升钟湖底文化》等非遗文化8本,给群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为当地发展经济、乡村振兴增添了文化软实力。

升钟湖(图源:美丽南部)

27年来,升钟湖文研会一批农民文化艺术人才脱颖而出,有8人加入国家级文学社团会员,有24人成为省级文学社团会员,41人成为市级作协和诗词协会会员,58人成为县级作家协会会员,数十人受到省市县表彰奖励。

升钟湖文研会的民间文化创研成就斐然,正能量的辐射和影响与日俱增;文研会的社会价值获得群众充分肯定,发展价值得到上级文化管理部门好评,充分展现了会员个人价值和精神价值。

在这里,笔者对升钟湖民间文化研究会的整体价值予以探讨。

价值是基于人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是人认定事物、辨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作用。笔者对升钟湖文研会的价值探讨,只为抛砖引玉,若能带来对该会的价值研究实现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当不胜荣幸。

升钟湖文研会的民意价值,实现了农民高雅的文学艺术梦想,是最接地气的文艺摇篮

中国历来是一个农耕国家。农村、农业、农民永远是文学的活水之源和生存母体;乡土,不仅种植了农民的生活口粮,而且培植了乡村文学梦里的动植物元素,生长了春夏秋冬的绚丽色彩。乡村生活赋予文学艺术的创作灵感,结满茧巴的双手书写牛粪里开满野花的鲜活题材,歌吟额头上的山川河流和眼皮下日新月异的农村变化,正是文学艺术参与新农村文化振兴必须在农村本土培育出自我造血式的农民文艺家的一条捷径。

贴近土地,挹取滋养,农民也要当作家,就是升钟湖文研会成立的初心。升钟湖文研会从农村出发,从农民出发,保护农民文艺创作的本真,尊重农民创作的草根性与首创精神,通过乡土文化积累、创作者相互激励、政府部门参与支持的办法,坚持不懈狠抓农村文艺队伍建设。从会刊每年出版、网络平台发表、会员集中改稿、微信群评共审等渠道,为农民艺术家提供了创作成果的甄别、传播、普及和展示平台,推出了不少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培育了较高水平的文学新人,助推了新农村文明建设。

在经济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作为地域条件处于南部县偏僻边缘的农村文艺社团,升钟湖文研会始终恪守农民质朴的文化自觉,以文化人,用植根泥土深处的文学梦想圆了数千农民的文学之梦。协会中有7名会员的作品被国家级文史馆收藏;有15人参加国家级组织的各种文化赛事并分别荣获大奖;有18人出版个人文学专著26部。仅在2022年,升钟湖文研会会刊《农民诗文集》刊发268位会员的作品453篇(首),实现了文化创研多样性、多元化。

升钟湖(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供图,图源:四川日报)

升钟湖文研会的乡土价值,诠释了高雅原本来自民间,农民既是劳动的实践者,又是文艺的创作者

农民是人类民族学意义上的“人与民”,是人民的母语与词根。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奋斗根性,就是文学生存的根性。笔者很欣赏升钟湖文研会的一位农民诗人——南部县双峰乡的曹福章,他的新诗一如他本人朴实,笔下的花草、柴门、犬吠充满了乡土气息,字句干净而灵契;歪歪斜斜、密密麻麻横着的,都是秧子的扬花、麦子的分蘖。15年前,他创作的新诗《山村》就是一卷流动的农民合照剪影。笔者读后被感动了,便执意去升钟湖专访了他。他一身渔民打扮:长长的筒靴过了膝盖,叽咕叽咕踩着船上的积水;手提一长串用柔细篾条吊着腮帮、活蹦乱跳的鲢鱼。一张黝黑的脸上粘黏着鳞甲,对着我嘿嘿嘿地笑,没有多余的语言。而就是这位憨厚的农民,却写出了很多篇让我眼前一亮、喉头一热、心中一颤的好作品。比如他的新诗《劳动》:

我铺开的纸 有泥土的气息

仿佛乳香 让我亲近和沉醉

一支秃笔 写瘦了几多风雨

像镰刀和锄头 把生活种下

又一次次地收割岁月

我不敢自诩诗人 只是把自己

当作纸上的劳动者

在满身泥水的农民面前

我必须向他们种植的水稻

低下我高贵的头颅和脊背

这首写劳动的诗歌,因为朴实而突显亲切,因为简练而彰显直达。他阐述了诗歌创作和农村劳作的互通性:文学艺术与农村劳动孰轻孰重?单薄的纸张承载不了田野的沉重;墨水之轻巧来源于对泥土的敬重。秃笔为啥越写越瘦?是因为仅有的笔端,写不完镰刀和锄头收获的沉甸甸的丰收。诗人是清醒的,作为农民的他,依然在向农民深情地弯腰、真诚地鞠躬:“在满身泥水的农民面前/我必须向他们种植的水稻/低下我高贵的头颅和脊背”,阐明了诗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再次揭示了一首诗歌的分量远远不及一株水稻的内涵,提升了诗歌主题劳动的价值。

同样,升钟湖文研会还有许多作品让人心悦诚服。在每期编辑诗词楹联学会网刊《南部诗词》时,笔者读到了多篇出自文研会会员之手的出彩的绝句和律诗,手法是化典无痕,如同己出。真的让人赞叹。

笔者认为,农村一直是文学艺术或显或隐的张力所在。从人类生命根性的角度,乡村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根。根植于民间的文化艺术作品,是农民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花朵,是带露珠、冒热气、有汗味的果实。文艺只有扎根于土地、服务于人民,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阳春白雪的高雅原本来自民间,文化艺术不是知识分子的专利,而农民既是劳动的实践者,更是文化艺术的创造者。

升钟湖(图源:南充文旅)

升钟湖文研会的时代价值,承载了乡愁和新型农民对精神文化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湖水清澈了,农民富裕了,追求精神生活的农民也就多起来了。牢记乡愁、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农庄,离不开乡土文艺的“好声音”“好舞蹈”。从锄头到笔头,“将农民的生与死,移到纸上(鲁迅)”,用热爱与坚守,扎根生活,歌咏脚下这片越来越肥沃的土地。在升钟湖,文化艺术与农耕生活结合,诞生了艺家乐;在升钟湖,文化艺术与农民阅读结合,诞生了乡村农户书院;在升钟湖,文化艺术与乡村民房结合,诞生了民宿。在某种意义上说,升钟湖文研会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民间文学社团,而是承载着乡愁和新型农民对精神文化与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的乐园。

文研会会刊《农民诗文集》每年一期,笔者每期必读。诗文集设有强国复兴梦、翰墨蚕情、诗吟太霞、升保风云、湖底记忆、山乡随记、民俗吟谣、乡土艺廊等11个栏目。2022年,文研会组织挖掘了升保起义的英雄事迹,形成了约两万多字的《升保风云》续集资料;组织挖掘了湖底文化,形成四万余字的逸闻异事。升钟湖文研会耕山耕水耕大地、吟诗吟联吟天下,一边扛锄头一边写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用文学艺术反映了乡村的巨变,担起了乡土文化传承人,为当代文学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传播乡村文明、振兴乡村经济作出了贡献。

升钟湖(蓬州闲士 摄,图源:四川方志图库)

升钟湖文研会的核心价值,遵循了“二为方向”,文化艺术更好地服务于库区建设和旅游业发展

乡村是文艺家的生命出发地和精神源头,农村的自然颜色在构成农业文明底色的时候,就生成了中国乡土文学。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一定意义上就是传统乡土的新变;农民的精神蜕变,必然会成为新时代农民书写变革无法回避的题中之义。农民在秋收颗粒归仓之外,必然要追求“精神食粮”。近年来,升钟湖文研会挖掘了傩戏、山歌、花灯、地灯、天灯等戏剧活化石,分别被纳入省级、市级、县级非遗文化;升钟湖文研会还在挖掘地区的本源文化、喜席文化、餐饮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协会与相关部门摄制微电影《双峰风情》《升钟湖喜席》《乡厨》及《川北旧事》等,充分展示了农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理论家晏阳初在他的《平民教育运动的回顾与前瞻》中说过:我们的农民文艺会员“能自己从事文艺方面的活动,自然就有了力量,这就是力的教育和改造社会的核心”。升钟湖文研会《农民诗文集》会刊的作品,大多数反映的是“文学的中国乡村”。作品挖掘了古西水文化、传承了优秀地灯文化及民俗文化,讲好了湖区的升保起义故事和升钟水库建设历程,收集了地名地理、遗迹传说、名人轶事。一方面文艺不断地从辽阔的乡村汲取滋养,另一方面又真正回馈和反哺了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升钟湖文研会的成果真切地实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核心价值,为库区建设和升钟湖旅游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文学艺术创作和民间文化创研接受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只有脚踏实地投入真诚和热爱,才能得到土地的回报和群众的欢迎。升钟湖文研会做到了,也收到了丰硕的成果。文研会的暖巢不仅孵化下里巴人的方言俚语,其沃土还孕育了阳春白雪,彰显了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现了农民的新时代价值和骄傲。

谁能说握锄头的手,不能在田野的稿笺上画出山清水秀?谁敢说长满老茧的手,不能写出娟秀的文字?诗会在农村、诗情在农田、诗心在农民,我们的升钟湖文研会就会越走越远。

特别提示

转载请注明:“来源:方志四川”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黄盅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人文》杂志创刊人,华夏精短文学学会四川省分会执行会长,南部县大河镇文化干部)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