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专稿 |丹青绘丹心——李小琳“爱在人间-诗琳画卷”诗书画展活动侧记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3-06-04 14:14:09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国网6月3日讯 李小琳“爱在人间-诗琳画卷”诗书画展活动27日在中国国家画院启幕,社会各界人士及诗书画爱好者纷纷前往现场观展。活动期间,观众通过“诗琳画卷”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对李小琳女士的拳拳赤子心留下了深刻印象。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分为《爱的启蒙》《爱的奉献》《爱的滋养》《爱的心愿》《爱的品格》五大主题,共计展出了李小琳女士的百余幅艺术创作。其中书法作品以18字楹联的形式展示了她女士波澜壮阔的传记故事,共60副楹联汇总成一甲子的人生经历。

展览现场

中国书画大师,著名国学家、文化学者范曾在展览现场点评,李小琳的作品充满了无限的魅力,“每一片竹叶都是风度。”范曾说:“作为一个艺术家,我深深地敬佩李小琳的才华和智慧。展览呈现了她眼中独特而深刻的人生见解,每一个作品都蕴含着无限的答案,就好像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我相信她的作品会继续影响和启迪更多的人,引人深思。”

李小琳女士幼承庭训,深爱传统文化,不断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坚持知行合一,以创作践行新时代精神,继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李小琳女士的创作才华和艺术造诣,更传递了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对民族精神的感悟与奉献。这场展览无疑是一次关于文化艺术的珍贵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为当代年轻人树立了文化自信的榜样,也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美在继承——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作者李小琳与其作品《九天君竹图》

六幅丈八尺宣组成(近820平尺)的水墨画——“九天君竹”,是作者迄今最大尺幅的竹林图。业界评价,李小琳女士所画之竹富有灵性和智慧,整幅画作气韵生动,形神兼备之余更具磅礴之势,画面错落有致,浓淡得宜,竹子枝干遒劲、坚韧挺拔,可见其修身修意德行之深厚。而此次展出的楹联作品均为八尺四裁竖幅大作,通天委地、字阔如斗,用墨厚重扎实,章法稳定。可见李小琳女士在诗书画方面的创作极具天赋,触类旁通,自然而然地将所思所感融入作品。

李小琳女士在为公众导览时谈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热爱汉字,我愿意将自己的故事用最美的中国字如实地记录下来;我热爱诗词,我愿意用最真挚的诗句来抒写自己的情怀;我热爱书法艺术,我愿意向历代先贤学习,用笔墨来书写自己的人生;我热爱国画艺术,崇尚传统文化中‘君当如梅,笑迎霜雪;君当如兰,宁静致远;君当如竹,高风亮节;君当如菊,寒芳自好;君当如莲,纯真自然;君有丹心,绽放生命’的风骨与意境。”

展览作品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张旭光向记者指出,书法有两个层面——“到位”与“味道”,即技术性和品格性的艺术素质。他强调,书法追求的方向,不仅在技法上要到“位”,更要不失其“味”,应在传承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关注到李小琳展览所展现的文雅、正大的风采,以及她作品中的气质和情韵,这些都与她的品格和修养密切相关。书法家需要具备“书外功夫”,这是历代书法家孜孜以求的传神之“味”。李小琳女士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文学修养,体现出书法的高境界。

展览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谈及,李小琳女士在一个翻天覆地的大时代里面学习生活、工作奋斗,但是她始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怀以敬重,努力把文化的滋养和自己的人生志向结合起来。“一个人如果能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胸中,用于推动自己的探索,用于滋养自己的生活,那么她的胸怀就是博大的,她的眼光是宽远的,她为人为事都会体现出传统文化的美德。”

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同样看到了李小琳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他说,书法艺术,是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都表现着不同特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价值取向。走进小琳的展览现场,看到这些楹联作品,人们领略到了她的书法造诣,同时也感受到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她“守住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美在实践——诗如其人,文如其人,其画亦如其人也

践行“美”,是艺术家的修行,其内在肌理也贯穿了李小琳整个展览主题。

展览作者李小琳

范迪安说:“李小琳女士这么多诗书画作品,我想里面有这个时代赋予她的豪气,有沉浸在经典作品中养成的文气,同时还有让我们特别敬佩的作为一代新女性的才气。”这其实也引出了李小琳女士作品中的“实践性的艺术审美”。

展览现场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谈到,展览中有两点是应该被关注的——第一是成功的人生转型,第二是有深度、且具实践性的艺术审美。成功的人生转型取决于文化的积淀,这一条是基础。就像黑格尔讲的,人有审美的需求,要靠感官去审美,而审美的感官是需要有文化修养的,有了这种修养你才可能了解美,发现美,创造美。而实践性的艺术审美,是在此之上的运用和升华。我们过去看这些画字或者去审美都是用眼睛,都是作为外人,都只是作为第三者来审美。而李小琳自己去写,自己去画,亲身的感受和实践,让自己知道什么是好字,什么是差字,什么是好画,什么是差画,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差诗。这种实践性的审美是我们非常需要的,也是非常缺乏的。实践性的审美,可以让自己从外表到内心变得更加美丽。

展览作品

因此,她的创作呈现出了丰盈且厚实的审美取向。中国文化学者、著名辞赋家高志其先生在参观展览时提出,李小琳女士在诗书画三者上皆有造诣,并得到“诗如其人,文如其人,其画亦如其人也”的直感。高志其先生谈及李小琳女士的诗书画作品,“清新、自然,还带有一种温馨”。这是李小琳外在的气质形象,实际上她更有勇敢坚韧的内在一面。纵观她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有‘五个李小琳’,一个是书画艺术的‘李小琳’,第二个是政治经济教育的‘李小琳’,第三个是文化的‘李小琳’,第四个是哲学的‘李小琳’,那么实际上在这个四个‘李小琳’之中,我们还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具有宗教情怀和宗教精神的‘李小琳’。”正如高志其先生所言,李小琳女士丰富的人生阅历赋予了内容创作多元的视角,而多面立体的艺术构造与人文精神也呈现于展览之中。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在致辞中表示,在新时代中,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同时,推广传播中华美育也必不可少,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需要让更多人懂得美、欣赏美、了解美、创造美,从而启迪我们的心智,让我们的民族、我们的老百姓更富有创新性和创造力。这实际上也强调了“实践性的审美”。这个展览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今天我们不仅能够感受李小琳女士的精彩人生,还能欣赏她精彩的书画作品,以及优美的歌曲和作词,更是体会其阅历、经历、修为、境界、性格、天性、悟性相交织的精神魅力。最终,如徐里所言,推动美育的实践,“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有创造力。”

美在融合——时代在融合,艺术也在融合

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胡抗美教授已经是“二刷”展览。他形容展览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别具一格”。具体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感有一个高度的契合——笔墨的艺术效果与诗词的艺术效果相得益彰。

在李小琳女士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融合”的关键性指向,她不仅以文化为线有机融合了诗、书、画的形式特点,也拓展了“自我”与“他者”间共享共创的边界,更以人生经历为基础丰富了艺术与其他行业对话的话题视角。

展览作品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向记者谈到自己和李小琳女士相识于80年代,“默契,源于电力”的往事。李小琳女士在电力行业深耕多年后转行到了书画界,使其才华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成功跨界,源于“李小琳女士一直心怀光明和爱,总是赋予生活激情”,而诗书画展进一步展示了她“将爱献给社会”的赤子之心。电力行业的一线从业经历,的确给李小琳的艺术创作过程更多地关注时代发展的实际。她看到,“时代在融合,艺术也在融合。”

朱培华是一位旅欧作曲家,曾与李小琳女士有过文字与音乐跨界合作的经验。展览开幕式上演唱的一首《傲雪红梅》即是出自他们的笔下。他认为李小琳作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其歌曲提供了强大的赋能。她的词用简洁的语言,把冰雪中的梅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把冰心玉骨的梅花精神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坚韧的意志。李小琳的词为朱培华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无限的艺术灵感,使音乐创作过程能够尽情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出那份梅花的精神。我们看到,这是李小琳女士围绕体裁的融合。

展览作品

也如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指出,展览不仅呈现了艺术之美、人性之美,还展现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和人生追求,以及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情怀和家国情怀。这是内涵的融合。她的作品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艺术爱好者、探索者、实践者的独特艺术视角,更浸透了她作为女儿、作为母亲的家庭温馨回忆,以及她作为一名优秀女性所拥有的奋斗历程和社会责任。这又是角色的融合。他评价,从李小琳女士的作品中,观众能够看到一位优秀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以及一位革命后代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炙热情怀。

这种“融合”为李小琳作品增加了美的厚度。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致辞中提到,知道李小琳女士早年学习电子电力自动化专业和后来又学习了哲学,再后来又转了多少个岗位, 60岁以后她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教育、文化普及和慈善事业。我想这样一位女士,要靠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公众的社会事业中去,还能这样留下这些作品,我觉得她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艺术家的责任担当。家国情怀、理想愿望和她个人的智慧,才能在她的个人书画展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展览作品

美在传扬——超越国度,跨越时空,向美而行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李小琳女士的作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未来可以在传播上持续发力。他介绍,中国的诗书画是中国艺术与文化的代表,浓缩了东方的美学,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可以通过诗书画的有机交互进行阐述和传播。本次展览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诗书画相结合的创新展览。这样的展览应该在国内外举办,这将是一个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机会。通过李小琳的诗、画和书法,外国朋友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女性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并了解中国书法、中国诗歌和中国绘画的审美特点。

中国美协《美术》杂志前主编王仲告诉记者,他经常参观美术馆画展,但今天的展览非常特别,是一个别开生面且自成逻辑的展览。李小琳女士通过她的人生追求和经历展现了祖国几十年来的时代发展,将诗画书法作品通过自己的人生轨迹贯穿起来,将整个展览串联起来,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变化。王仲认为,李小琳的展览作品具有个性化的审美,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共同主题,对青年观众具有榜样意义,希望展览能够获得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曾来德认为,此次展览“有一种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厚重”,是我们整个书法史长期以来一以贯之的理解和实践。书法里的写字识字,是通古文化,而“一旦通到古文化,必然进入诗词、文学、思想、哲学、美学范畴,必然主动的接受中国式审美,修养心性,强化精神”,这实际上也是中国文化一个纵向的演绎过程。

展览现场

李小琳坦言:“总结过往序章,心中坦荡,因为我们有无愧的青春,我们有嘹亮的战歌,我们更有骄人的业绩。忆往昔,只是要翻开新的一页,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故事,会影响到下一代,他们会继承我们的事业,奋勇向前。如果我的故事,能够给当代年轻人以启迪,不忘爱在人间,向美而行,是我最大的心愿。“

综合观览评价与业界讨论,这场诗书画展览饱含着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也让观众们直观感受到“爱在人间”深刻内涵。李小琳女士在展览中将“美”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展览整体变成了具有时代感和现代性的审美作品。

记得芳馨留大爱,能将勇毅渡此身。李小琳诗书画展以“爱”为题材,以“美”为线索,绘就的不仅是个人艺术的感悟,更是映照一代代中国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的碧血丹心。“甲子抒怀”的深浅墨迹,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时代大文章中留下了光彩绚丽的一笔。

来源: 中国网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