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 罗 影
《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观后感
罗 影
“一方之志,始于《越绝》”,作为一名初入行的方志人,怀着对《越绝书》的期待,2月4日,我准时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典籍里的中国》之《越绝书》。节目组采取邀请专家学者座谈探讨、老戏骨场景演绎、穿越时空对话等形式,解释“绝”字的缘由,展示古人的智慧、坚韧的品格、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真正地做到了让志书“活”起来,焕发出跨越千年而历久弥新的魅力。
一部志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当世,还在于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能够让人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服务当下和现实。观看完《越绝书》,有以下三点深切感受:
一是地方志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了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地方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应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充分发挥地方志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文化,赓续华夏文脉。
二是地方志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地方志编修,盛世修志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从制定《地方志工作条例》,进入依法修志新阶段,到大力推广志书的编纂,完成两轮大规模地方志编修并谋划第三轮修志工作,再到设立国家方志馆、地方方志馆,集中收藏、研究、开发利用方志资源,展示国情、地情,无一不体现地方志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地位明显提高。
三是地方志事业需要我们接续奋斗。“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是时代赋予地方志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义不容辞而又任重道远。要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锐意进取,怀着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工作中;要有“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的工作热情,以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做一名有理想、敢担当的方志人;要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为推动地方志事业实现“志、鉴、馆、网、库、用、会、刊、研、史”十业并举新局面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