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传统文化>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乐之斋随笔解析《道德经》玄学之谜一‖周述华

作者:周述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10-22 10:50:18 浏览次数: 【字体:

乐之斋随笔

解析《道德经》玄学之谜一

周述华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我是一名乐之者,以获取真知为精神极乐。自1988年对《道德经》产生兴趣后,就进入了漫长的学习研究之路。经三十余年努力,终于弄清了引起《道德经》玄学之谜的原因所在。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玄学之谜的起因

我学习《道德经》的过程中,先后阅读了多种古今传世本与注译本,对很多地方产生了不解与疑问,乃至质疑这些版本的正确性与注译的准确性。直到最后又研习了1973年出土的《帛书老子》和1993年出土的《竹简老子》,我彻底明白了《道德经》为什么被称为天书、玄学,继而完成了《我释老子·解析道德经玄学之谜》一书的书稿,现已交出版社进入了审稿出版阶段。

当朋友们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向我询问如何才能读懂《道德经》。这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就我而言,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读懂的。只是在我强烈的求知欲下不甘心就此放下,把困难变成了一种动力,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于是下定决心,遍查资料,矢志不渝,终于有了比较满意的答案。归纳起来,读懂《道德经》必须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版本问题

版本问题,是《道德经》能否得到正确解读的根本问题。

在《帛书老子》与《竹简老子》出土前,古今流传的传世本,基本上都是西汉《河上公章句(河上公本)》的翻版。而《河上公本》则是引起玄学的主要根源。

经我把《河上公本》与《帛书老子》和《竹简老子》作对照后,发现《河上公本》有200余处进行了改动,其中不乏严重的错改。这就违背了老子的原文,背离了原文的本义。因此,学习研究被篡改了的版本,是不可能得出完全正确的理解与解译的。

《河上公本》是最早对《道德经》注解的版本。在河上公的注解里,加进了他自己的思想与神学成份,这些都是与老子的思想格格不入的。但是,由于他是最早的注解,又篡改了很多内容,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便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三国时期的《王弼本》基本是《河上公本》的复制品。而王弼对《道德经》的注译,也不可能摆脱由篡改本带来的羁绊,因此也同样存在着多处错译,对后世同样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

二、词义隐涩

《道德经》的“道”字,是诸多学者有着不同理解的词汇,甚至有的解译让人看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此外还有如“无为、为无为、事无事、无为而无不为”等等,对这些词汇,古今学者给出的解译也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这就给读者出了难题,究竟是谁讲的对?听谁的才算正确?玄学之谜,也就由此产生了。

词意隐涩,是老子不得已而为之。老子写《道德经》的目的,是在给统治者指出明路,教育统治者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并着重指出统治者只有去掉私心贪欲,尊道贵德,一切按规律行事,才能使天下归心,才能治国安邦,使国家长治久安。

而要使统治者去掉私心贪欲,作为老子是极其难以出口的,也是统治者不可能接受和实现的。

自大禹将王位传给儿子后,实际上废除了尧、舜以传贤为宗旨的禅让制。从此,国家的财富就成了王族世袭的私有财产。因此,要让统治者去掉私心私欲,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是犯上作乱。这是经济基础所决定了的。如果老子直言不讳,必定会招来杀身之祸。而老子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用词义隐晦的词汇来暗示造成国家衰退与人民疾苦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的私心贪欲、为所欲为、违背规律行事所导致的。尽管如此,老子还是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述,写完而去“莫知其所终”而成为了伟大的隐者。

三、语法差异

老子生活在上古时期,《道德经》的语法属于上古汉语,这与中古汉语、近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着诸多差异。

例如,上古汉语没有双音节词,都是单音节词,每个词都有其独立的意义。如“非恒道”“非常道”的“非恒”与“非常”,都是两个单音节词组合而成的组合词,不能将其作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来看待。否则,就会出现误解与错译。

又如,《河上公本》把“死而不忘者夀”的“忘”,改成了“亡”。“亡”,在上古汉语里,是逃走的意思。这句按上古汉语来解译,就成了“人死了而没有逃走的人是长寿者。”这不但不符合文理,也不符合逻辑。

还好,近现代汉语的“亡”字,有了“死”的意思,人们是从这层意思里去理解,人虽然死了,但其精神却没有消亡的人,才是长寿者。虽然这样理解还勉强过得去,但这是不符合《道德经》的上古汉语语法的,是违背老子原文本义的。

因此,熟悉上古汉语的语法,是现代人解读《道德经》不可忽略的技术性问题。

四、思维差异

老子是无神论者、辩证唯物论者,如果读者是有神论者、唯心论者,就不可能完全理解老子的思想,因而也就不可能完全正确地解译《道德经》。

此外,老子是“道”(规律)论者、无私论者、圣人治国论者。《道德经》自始至终都围绕着这三论的话题展开。老子主张只有无私的圣人治国,一切按规律行事,国家才能得到很好的治理,才能长治久安。这就要求读者只有站在无私的立场上看问题,才能与老子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才能理解老子的真实意图。否则,便会成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以上这四个方面,就是误读或错译《道德经》的主要原因,也是使《道德经》被道教所利用与形成玄学流派的主要原因。

西汉以后,各个朝代所出现的后老子时代的“道家”,因其所看到的《道德经》都是被篡改了的版本,加之他们所处的社会制度与他们所具有的思维环境,他们对《道德经》的解译,不可能突破这些早已形成的藩篱,免不了出现拾人牙慧、随声附和之音,同样存在着诸多误解与错译。

鉴于以上原因,《道德经》至今还处在被尘垢污染的状态下,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光芒,使这部如何治国安邦的教科书,沦落为修道成仙的神学书或修身养性的养生书。使老子这位世界顶级的伟大哲学家、思想家,远没有上升到应有的社会地位与高度。

下一节就《道德经》第一章进行专题解析。

作者简介

周述华,1944年生,天津市蓟州区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书法家。中央警卫局原保健处主任药师、药房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卫生技术职称高评委委员。1964年参军,1966年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医药保健工作,历时40年,系中南海资深药剂学保健专家。两次荣立三等功。2006年退休。工作之余,酷爱书画与国学,著有《书魂》与《周恩来书法艺术探微》两部书法哲学论著。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述华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