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一场对话通古今——观《典籍里的中国》‖徐钥
一场对话通古今
——观《典籍里的中国》
徐 钥
纸张随着手指的翻动发出微小的声音,我的手指触摸到书上小小的文字,视线聚焦、浏览,那上面是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是伏生,是《书》的护书人、传书人。他的性格、生平、理想,就这样被浓缩在了一页页纸上,安安静静,好像是随着时光与岁月在书籍中慢慢沉寂,但若是仔细感悟,便能发现书籍里面所蕴含的精神脉络仍是活跃的。这股精神脉络,是伏生数十载护书传书的信念,是无数人做出的护书传书的选择,如此,才使其绵延至今。
许是伏生先生过于伟大,我常常会感到一丝遗憾,遗憾于不能见先生一面,遗憾于不能听先生解读《书》,遗憾于先生不能见一见这现代社会,知晓如今的科技能使经典入寻常百姓家,知晓如今的《书》仍然有人阅读,知晓文明的传承没有断绝……
偶尔,思绪会不受控制地飘远,牵出一幅幅幻想的模糊的画面,好像是伏生先生在向学生讲学,讲着《尧典》,又仿佛是他跨过时空的长廊来到了现在,看到了现在。我只隐约感受到他会感触颇多,脸上或许是欣喜的,因为他的心血没有白费,因为华夏文明仍在传承,甚至在科技的助力下经典流传更广,但先生的动作,具体神态等一概是模糊的,像是蒙了一层雾。直到《典籍里的中国》的出现,那层雾好似散开了些。我在屏幕外,书中人在屏幕里,我们好像在两个世界,又好像在同一个世界,我看着他从古时来到现代,与今人展开一场对话。至此,我心中的遗憾也有了安放之处。
晁错与先生交流的一幕让我动容。晁错带着汉文帝旨意来到伏生面前,问道:“先生,何日讲《书》?”伏生先生回答道:“晁掌故,明日即可讲《书》。”话落,但情感却未消,他的眼神里有着太多复杂的情绪,我一时也不能感悟透彻,只隐约明白,也许是欣喜于《书》能够通过官方传承下去,也许是动容于汉文帝派晁错听《书》之举动,也许是感慨于自己年逾九十还能为天下再做出贡献……太多的感情包含在那一双饱经风霜的眼里,更让人心生感触的是先生衣袖掩面落泪,微微俯身颤抖的肩膀和手,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波涛汹涌的情绪。等到心情平复,他说:“喜而落泪,皇帝陛下知道《书》的好处,百姓的好日子有望了。”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着他,热泪盈眶。
撒贝宁的一句“先生”,开启了古今对话。在知晓撒贝宁来自两千多年后,伏生的第一句话是:“两千多年后,你们还读《书》吗?”先生这辈子幼时读《书》,后来即使在逃兵火的路上,全家也舍命护《书》,最后年逾九十也坚持传《书》,可以说,先生这辈子,最牵挂的也就是《书》了,也难怪会问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后辈这样的问题。在与撒贝宁谈话中,先生提到:“《书》的文字不易懂,所以要讲,所以我讲了一辈子。”或许对于先生而言,这句话不过随口而说,却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像伏生先生这样把自己的一生寄托给书籍的人,我们回望过去,才能看到来时的路,才能找到自己的根。
当伏生先生来到两千年后,来到现代图书馆时,我已经泪流满面。我想不止是我一人在翻看书本,在阅读先贤的事迹时想过如果让他们来如今看看多好啊,让他们知晓他们的事迹没有被历史的尘埃淹没,知晓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知晓我们从未忘记过去,知晓现在的民族仍然是有根的民族,并且我们一直在“照亮过去,也照亮未来”。当先生带着历史的气息走进现代图书馆,看到电灯,看到《尚书》的展览,看到手机,看到小朋友们在明亮的展厅里参观,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欢喜和激动。当他听见孩子们背诵《禹贡》,会不会想起幼时背《书》的场景呢,会不会想起他讲《书》时的学生呢,会不会认为这就是一种传承呢?
虽然我们从理性上都知道先贤不能跨越时间来到现在,但当《典籍里的中国》播出时,当我们看到那个白发老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看着他讲《书》,听着他叙述自己的经历和心声,看着他从古走到今,仍然会陷入感动,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我们骨子里就有一种感性,那是一种对崇高之人的敬仰,对圆满的追求。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徐 钥(宜宾学院文学与音乐艺术学部2021级4班汉语言文学专业,蒋德均书剑创意写作工坊成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