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李长空 ‖ 家乡巨变记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8年第4期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三台县,东接盐亭,西毗中江,南连射洪,北邻绵阳,是一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川北重镇和文化名城。由于这里浅丘绵延,江河逶迤,村里距离镇上近十里、距离县城近百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从前乡亲们只能守着仅有的几分薄田贫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一根竹竿是衣箱,两捆稻草铺成床,三块石头垒个灶,茅屋野菜度时光”的落后而贫穷的日子。
三台县城(图片来源:三台县地情网)
改革开放后,埋藏在父老乡亲心中的希望种子开始抽根发芽。于是,除少数人继续围绕着田土打转外,各种各样的养殖专业户、种植专业户开始涌现,有手艺的工匠和胆大的年轻人也陆续出外闯世界。1993年9月我离开家乡时,昔日“茅屋野菜度时光”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瓦房米饭过日子”。那时,镇上通往村里的机耕路是一条狭窄弯曲坑坑洼洼的的泥路。一到雨天,行人裤子上喷的尽是烂泥,大家提心吊胆,生怕摔倒后掉进路边的坑里去。交通运输工具也很少,除个别乡亲有自行车和木板车外,大部分的乡亲去赶集都靠肩挑步行。洗衣服都是在家门前的小溪,每到冬天,女人们的双手就冻成“红萝卜”,让家人们心疼。村里没有自来水,用水都取自集体挖掘的水井,村里人清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家里的大水缸挑满水,以备一日之用。
三台县东城门(图片来源:三台县地方志的博客)
1995年春节前,我回到家乡,得知村里人已不再单纯靠种地生活了,许多人把自己的包产地送给别人耕种,纷纷走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艺的、没手艺的,有本钱的、没本钱的,都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他们常常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甚至几年,春节前回乡时虽不是满身金银,也总比在土里刨出来的多。于是,村里开始出现了砖房。以前春节刚过没几天,田头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当时春节刚过,外出打工者和经销者就都挤上了南下北往的列车,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
三台县鲁班湖(图片来自网络)
1998年春节回乡,村里除新增不少平房外,还偶尔看见新修的楼房。摩托车已成为交通运输工具,偶尔还看见面包车进出村里。
三台县郪江古镇(图片来自网络)
2006年春节回乡,乡亲们告诉我:村里不但废除了皇粮国税,还实行种地补款政策,家乡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了。看着乡亲们久违的笑容和激动的泪水,我仿佛听到了阵阵春雷,一条生长了2600多年的纳粮缴税脐带终于被剪断了,“心中为念农桑苦”的白居易先生倘若地下有知,想必也会为之弹奏一曲《免税赋》吧!
三台县云台山(图片来源:三台县地方志的博客)
2008年5月,受到汶川特大地震的强烈冲击,家乡也遭遇了严重灾难。乡亲们手挽着手,刨走一堆堆废墟,筑起一栋栋新楼。待到我2009年初回乡过春节时,村里已是新楼成片,并且镇上通往村里的机耕路也已筑成了柏油路,每天都有中巴车穿梭在村里和镇上来回接客。
位于三台县城涪江大桥上游的四川明台水电站(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春节回乡,我又一次被村里的惊人变化所震撼:成南高速公路已穿村而过。乡亲们说,高速铁路很快也将在距离高速公路100米外施工建设。届时,村里将有一半的村民成为没有土地耕耘的纯居民,被征用的土地除按面积给予供地村民相应补偿外,国家还将为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以前想方设法把户口迁移到城里去的部分乡亲,也已经把户口又重新迁回来了。村里的新楼建设率已经达到95%左右,即使没有在村里建设新楼的,也已在城里买了商品房,安居乐业。而且,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购买了摩托车或面包车,一半的家庭用上了电冰箱和太阳能。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灯光闪烁,这里变成了不夜村。
三台县乐加镇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翻天覆地变化的家乡,妻子禁不住从内心发出感叹:“这里变化太大了,就两三年没有回来,我都快不认识它了,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深入人心的结果!”我点头称是,《魅力三台》的歌词油然从心底涌出:“……大道纵横,喜迎四海客;楼宇栉比,站成风景线。两千里春风两千里歌,民生安乐都在歌里面。啊!三台,好一座川北重镇,群芳斗艳,郪地新天。”意犹未尽,又敲下了《腾飞中的三台》歌词:“……像雄鹰翱翔在天府之国,展开歌喉唱出七彩和弦。六十年建设成就物阜民殷,三十载改革绽放生机盎然。你的胸怀宽广,你的激情满怀,悠悠的春风也为你由衷喝彩。啊!三台,美丽的三台,一路高歌奔向灿烂的未来。”
三台县三元镇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载《巴蜀史志》2018年第4期,总第218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长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