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改革开放40周年>详细内容
2023-07-14 23:56:39

【方志四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段雯 郭静 ‖ 新时期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与经验

发布时间:2018-10-23 17:52:00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孕育出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民族风情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和国防科技文化等,它们交相辉映,构成了绚丽多彩、美丽独具的四川文化资源宝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引领和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四川西部文化强省的地位日渐突显。


01
四川

文化体制改革的历程

四川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省份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引导鼓励下,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经历了个别试点、重点推进、加快推进和全面深化四个阶段,持续深化改革,培育出了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台、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四川出版集团等一批竞争优势突出、治理结构规范的主要传媒集团;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打造“川报观察”“封面传媒”“熊猫视频”等重点项目;培养出了一大批经营机制灵活、发展特色鲜明的民营文化企业。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为代表的9家省级文化集团成为文化产业发展主力军,为推动巴蜀文化繁荣兴盛,打造四川文化软实力,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013年四川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推广(精品展示)交流会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原有文化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越来越不适应文化事业发展的要求。197910月,中国文化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方针,为文化领域的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20世纪80年代初,文化管理部门明确提出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的问题。19802月,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198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多种经营模式陆续出现,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体制改革,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求发展。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国际文化竞争压力的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为契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手抓、两手强,四川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文化体制改革在四川的个别试点  2000年10月至20044月,这一阶段是文化体制改革在四川的个别试点阶段,省委先后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全省文化系统通过个别试点的示范和带动效应,逐步打破文化单位自身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奠定了基础。2000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同年,四川省委七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增强文化事业投入,努力建设文化大省。2001年,省文化厅下发的《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五”规划》提出,文化旅游业、文化信息业、电影及音像业、演出展览业、文化艺术教育业、文化娱乐业六大行业为四川文化产业发展重点。2002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文化发展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同年,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文化强省建设包括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壮大,两者密不可分,互相促进。2003年,省委再次明确了文化强省的目标是使四川成为全民素质良好、社会文明进步、文化事业整体水平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西部领先的文化强省。

这一阶段的改革试点按照“优化结构、搞活机制、理顺体制、有利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大对宣传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一是按照“大集团带大产业”的思路,先后组建了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广播电视集团、四川出版集团等七大集团;二是以“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管理体制”为目标,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四川出版集团等试点单位开展人事制度改革,初步解决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打破了正式员工与招聘员工、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三是促进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快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一批民营文化企业及民办非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文化体制改革在四川的重点推进  2004年4月至200912月,这一阶段是四川文化体制改革在个别试点的基础上,重点推进省本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领域的综合性试点,以成都、绵阳、雅安市为改革重点推进地区;以自贡市电影公司、攀枝花市歌舞剧团、广元市艺术剧院、峨眉电影集团等单位为改革重点推进单位;继续以“大集团带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做强做大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集团;以创新文化产品为导向,打造出三星堆、金沙遗址、新华文轩、华西都市报、博瑞传播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以搞活微观主体为引领,鼓励、支持和规范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初步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基本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2004年4月,四川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不是试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享受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四川进入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同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确定成都、绵阳、雅安3个市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地区,省本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共将87家文化单位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单位。随后,省文改办陆续出台了《省级文化单位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等文件,改革由试点单位逐步向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深入推进。20051月,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召开,围绕“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提出了发展的要求。同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四川省出台了《关于贯彻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规定的意见》《四川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等贯彻意见。20063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强调,在原有9个地区试点基础上,改革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四川省抓紧贯彻落实相关精神,陆续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等。200710月,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号召全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83月,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实施意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同年4月,省文化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通知》,提出了“文化产业集聚工程”“文化市场建设工程”“创意产业促进工程”等六大重点文化产业工程。

文化体制改革在四川的加快推进  2009年12月至201211月,这一阶段四川基本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阶段性任务,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全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基本实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面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险改革,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098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振兴的指导思想与八大重点工作,强调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此后,省文化厅出台了《关于建立文化产业信息报送和重大项目备案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强省级重大文化产业和市场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2010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强调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年11月,省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培育一批多元化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和集团,建设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在西部领先的文化产业基地,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四川重要的支柱性产业。2011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治保障体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6个方面作出部署,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年11月,省委九届九次全会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决定》,“努力建设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相适应的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符合四川实际,成为全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坐标。此后,省政府出台了《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这些文件成为指导这个阶段全省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文化体制改革在四川的全面深化  2012年12月至201710月,这一阶段四川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改革工作面临着多种复杂、艰巨的问题。2012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13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强调,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四川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0142月,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后,四川省陆续制定了《四川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实施意见》《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等一系列贯彻落实文件。通过改革,全省上下联动,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国有文化单位改革稳步分类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覆盖城乡,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不断推陈出新,四川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02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与经验

     

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的成果

一是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的原则,四川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中,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着力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积极推动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通过改革,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职责更加明确,强化了“管文化”的职能,“越位”“缺位”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全省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政府职能由主要运用行政管理手段向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手段转变,由管微观具体事务向管宏观转变,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有力提升,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变政府办文化为政府管文化,使各文化单位之间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相互配合。

二是建设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实施惠民工程,建成了一批以省博物馆新馆、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广播电视塔、巴金文学院、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为代表的文化标志性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到2017年,全省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51个,艺术表演场所45个,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207个,美术馆40个,文化站4578个;共有博物馆252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6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65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225个,公布为四川省级传统村落的有86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2项;广播电视台166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6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7.4%,电视综合覆盖率98.5%,有线电视用户1029万户。

三是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赋予了无尽的生产经营活力、雄厚的市场竞争实力和强大的产业辐射能力。到2017年,全省建成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1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9个;出版地方报纸132种,出版量14亿份;出版期刊352种,出版量5261.7万册;出版图书13621种,出版量30836万册;出版音像制品116种,电子出版物220种。2017年,四川对外文化贸易总额突破10亿美元,达1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6.65亿美元,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约4亿美元;四川游戏动漫企业实现文化服务出口1.5亿美元以上,占文化服务出口的82.4%,尼毕鲁、数字天空、风际网络等一批移动游戏龙头企业,年出口超千万美元;四川彩灯在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等21个国家47个城市举办53场次灯展,灯展与演艺、美食、特色商品展销、旅游等加快融合,带动上百家企业“走出去”;蚕丝及机织物、抽纱刺绣工艺品等特色产品出口近1亿美元,带动茧丝绸产业发展;新华文轩投资的数字化国家汉语教育平台和印度南亚出版中心,域上和美投资的柬埔寨“梦幻吴哥”伦塔爱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项目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称号;华珍羌绣、青神竹编等通过授权与日本植村秀、美国星巴克、法国爱马仕等国际品牌合作,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结合,提升了四川文化元素的附加值。一批中小移动游戏企业通过香港授权展、东京电玩展、科隆游戏展等知名展会,成功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渠道商达成IP授权进出口协议。


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第一,牢牢把握“改革方向”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始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国民素质的形成和提升以及文化品质的提升,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按照中央做出的部署和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的全过程,传承发展提升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牢牢把握“为谁改革”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始终要以“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目标。我们党的一切事业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文化体制改革也必须坚持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四川省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使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川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放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推陈出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构建体系,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惠民生的生动局面。

第三,牢牢把握“如何改革”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必须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要始终不忘精神文化产品陶冶情操、引领社会的职责。文化产业产品,应当有利于弘扬正气、歌颂崇高、颂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真善美的品格。四川省本着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既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的营养,又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作为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思想文化素材源泉。同时,还高度重视产品的艺术形式和科技含量,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动漫、数字、创意设计等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艺术表现形式,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指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四川省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认真贯彻中央精神,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第四,牢牢把握“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充分整合各方力量。推动巴蜀文化繁荣兴盛,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文化体制改革既需要敢为人先的改革胆识,又要有很高的业务素养。四川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和艺术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放宽人才引进政策,拓宽人才培养和引进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引智用才的政策举措,对优秀文化人才给予荣誉、舞台和奖励。一是竞争机制。省级文化单位全面推行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定期开展岗位全面竞聘,营造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环境。2017年,四川省省级文艺家协会新增会员1608名,总数达到25658名,新加入国家级文艺家协会225名,国家级会员总数达到3961名。二是培训机制。在全省人才培训的总体框架内,推行文化高端人才培训计划,对重要岗位和具有培养潜力的中青年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常态化、终身制的培训。2014年至2017年间,四川省文化厅先后举办了4次四川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培训会,共有来自各市州、高校、艺术院团、民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800余人次参与了培训。四年来,四川共申报项目706项,有51项获立项资助,获资助资金4670万元。三是激励机制。2009年10月,四川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设立,主要目的是评选和重奖对发展繁荣四川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2010年,省委、省政府颁布《四川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大力培育引进的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就包括“文艺创作、表演名家、广播影视、新闻宣传、出版高级人才,游戏动漫专业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特色文化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并对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强化保障措施作出了明确规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