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文化】梁志友 ‖ 大熊猫:因为有你,翡翠天全更酷
大熊猫:因为有你,翡翠天全更酷
梁志友
当今动物世界,像大熊猫一样成为全球共同喜爱的动物寥寥可数。若提到它的出处,许多外国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中国——OK”。国人的答案也会毫无二致地给出四川、陕西、甘肃、宝兴、卧龙等关联地名。大熊猫呆萌、活泼、调皮、可爱,还会让人心里漾起美丽、和平、吉祥、友谊、天使等点赞的字眼。稍有历史常识的“猫粉”们兴许会联想到一个把中国独有的物种推介给世界眼球的法国人阿尔芒·戴维。
笔者接下来想说的是,与宝兴毗邻的天全同样和有着“活化石”之誉,在这个蓝色星球独孤生存了800万年的珍稀动物大熊猫有着加分的理由。
戴维1869年宝兴穆坪之行的《戴维日记》中,就记下了当年3月17日,他和随行人员穿行在天全莽莽林区,住过峡谷中的猎人小木屋,受到过主人热情友好的招待。还曾捕捉到一只灰松鼠和一只星鸦(Nucifraga),见到奇异的杜鹃花(Rhododendron),度过了一个烤着柴火取暖的森林之夜,第二天拂晓才离开好客的主人。
《戴维神父日记》里的大熊猫画像
可以肯定,戴维神父到天全的深山老林绝非游山玩水,或其传教施法,而是把天全拽进了150年前的“大熊猫之旅”。
天全,天之高,地之全。一个有着智慧和个性,又富于传奇色彩的县名,就其名就颇有故事。有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掉落紫石让老天留下缺口,造成年年漏雨(年降水量1300-2400毫米),史称“漏天”,人们不得不向上苍祈求成全,故名“天全”。也有说天全原名“天漏山”,是武周时代,女皇武则天因嫌地名不好听,圣赐而来。还有说辞源于元代,是当地有座天全山,先山而后冠其名。史学家称,天全两字极有可能是高、杨二土司降元时,向朝廷报领地的译音。天全古老的部族多为青衣羌人,方言的读音“羌”与“天”相近,故将“羌全”演变的“天全”。
有文可考的《天全州志》及清初县内著名文士杨振业的《灵和乘略》记载:“元易其名,曰天全,则因其地的大小漏天之间,而雅所从入之飞仙关,旧名漏阁,故易曰全。即天全自来多雨,古称漏天,易漏为全,曰“天全”。
或许因为有争议,才让这块“古为氏羌地”、公元前111年就已置县,又蕴涵着汉藏交融文化、土司文化、红军文化,修筑川藏公路的二郎山精神底蕴深厚的一方厚土,更具神秘的魅力,让人浮想遥远。如今,与世界生态文明的标志大熊猫文化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翡翠天全更加美哉!
天全县二郎山(图片来自网络)
天全位于邛崃山脉南端,二郎山麓,面积2392.16平方公里,是四川省林业基地县,全国首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县和退耕还林试点县,也是近年来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联连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区之一。天全县有林地14.35万公顷,树种259种,不乏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珙桐、连香、光叶珙桐、光叶蕨等;有脊椎动物300种、鸟类327种,两栖类40种,鱼类14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牛羚、川金丝猴、云豹等。广阔的原始森林中有原生态冷箭竹、大箭竹10多万亩。得天独厚的竹资源和自然环境,为挑剔生态的“冰川”幸存客大熊猫提供了食物链和栖息地,也为一域山水贴上了生态良好的标签。当然也就有了天全人爱大熊猫的点点滴滴,以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的展现。
天全保护大熊猫的时间可上溯到1959年,为执行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天全县人民委员会下发《关于禁止猎捕大熊猫等稀有珍贵动物的通知》(〔59〕县办字第005号)。其时,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人们上山采野果、打竹笋、挖蕨根、葛藤作代食品充饥,捕鸟、捉虫、逮老鼠果腹,有能耐的少不了打猎。但在政府的令行禁止中,人们已经有了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我父亲一个叫老童的“打山子”(当地人对猎人的称呼),时常到我家走动。独行侠似的他见我家困难,时不时带些野猪肉之类的野味,那时尚小的我并没有大熊猫的概念。但在父亲与老童的言谈中,偶尔也提到“花熊(大熊猫),父亲就提醒老童,遇到“花熊”时“抓抓火”(火药枪)千万要枪口留情。老童也说,那东西乖巧得很,不像野猪、黑熊讨厌,他也不忍心下手。
1963年,经济刚刚复苏,国家就启动了具有历史意义和科学文化价值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建设。在第一批5个自然保护区中,天全的喇叭河赫然在列。“藏在深山人未知”的美丽精灵被揭开神秘面纱,走进人们视野。这也成了偏居一隅的天全人,走出封闭大山向人夸口的资本。1970年后,我在部队服役时,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们能拿得上桌面的乡愁元素也是二郎山、大熊猫、竹笋这些地理标志性词语,仅管那时还没见过大熊猫的真容。
天全县喇叭河(图片来自网络)
1976年是个少有的寒冬年,刚刚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国家走到变革的拐点。那个冬天,天全下了一场罕见大雪,县城的街道积雪达10多公分,瓦檐边的“冰条子”一尺多长。天全中学校门口两边的桃园里居然有棵桃树在飞雪中绽开,粉红的桃花在白雪中格外娇艳,引来许多人围观。奇特的现象有褒有贬。但反常的气候是在向人们警告。接踵而至的是,冬去春来后,天全开始出现大熊猫的食用竹箭竹、冷箭竹、剌巴竹大面积开花枯死,而且持续了几年。至1984年,波及面积达到原生竹面积的84.6%。野生竹林恢复周期至少8周年以上,这给天全的大熊猫带来灭顶之灾。期间的1978年,世界著名大熊猫专家胡锦矗一行还专程到天全和宝兴进行了考察。1979年至1982年,县林业局在竹子开花的主要林区云石沟、山王岗、红灵山、大茶园、黑水凼等地,跟踪观察到约20只大熊猫的活动轨迹。为了生存,大熊猫开始频繁迁移,甚至为争食打斗。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务院和四川省的高度重视。为此,四川省人民政府专门召开“抢救大熊猫”紧急会议。天全县人民政府也紧急批转了县林业局《关于抢救大熊猫的紧急报告》,并下发基层,同时成立以县长挂帅的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落实专人、经费、制定方案,并颁布禁令,严禁上山砍竹子、打笋子、林地放牧、挖药、烧碳、安套、下刀,把责任范围扩大到18万亩。由林业技术人员组建的4支巡逻队也携带望远镜、海拔仪、照像机等装备,带着大熊猫喜食的竹、烤熟的羊头、羊肉、玉米和大米制作的窝窝头,到其主要出没地进行投放。主要林区的乡、村、厂、矿、林场也建起观察站,组建13个巡逻队(有队员351人),落实政府责任追究制。一场多地、多部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抢救大熊猫”行动全面铺开。成功抢救大熊猫“天天”和“全全”就是在1984年发生的。
山里的4月,寒雨交加,冷风飕飕。
“全全”是因为缺食、饥饿,下山觅食摔伤头部、口吐白沫,鼻中带清血,10日午时发现时已处昏迷状态。小河乡群众一边上报,一边给它包扎伤口,冒着寒冷组织起来将其沿奇岖的山路抬到乡政府。县林业局接收后经过紧急救治被转送成都动物园。经半月悉心治愈后取名“全全”,送卧龙自然保护区饲养。一年后,大熊猫“全全”与青川的“青青”结成伴侣赴加拿大多伦多,当上了国家和平友好的“大使”。当年的《成都晚报》对其抢救过程进行了跟踪报道。
野生大熊猫(图片来自网络)
“天天”是因为食物缺乏导致营养严重不良,患贫血、呼吸道感染多种病症,饥寒交迫下病倒在林区公路侧的荒坡,被伐木场工人发现时已呼吸微弱,被工人们用担架抬到场部医务室。因病因不祥被送往县医院,再转送成都动物园。经精心治疗,取名“天天”后安家绵阳动物园。
事后,天全县人民政府召开了隆重的表彰会,对抢救大熊猫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发给奖金,组织图片巡回宣传,弘扬这种爱心和文明。同时向全县干部、工人、农民、军人、学生等发出倡仪:“每人捐献5分钱,多者不限,抢救国宝大熊猫”。
县政府还研究决定,每年5月为天全县保护大熊猫月,让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大爱之心和文明历史传递。
用天全县名来命名九死一生的大熊猫,除了大熊猫的存在是上天成全了一方厚土的物阜年丰,更能展现一方属地在物换星移中闪亮的古老文明,直接鲜明地诠释了天全人敬天、敬地、敬畏自然生命的情怀;也昭示了闭塞的山区小县“天全”的窗口正向外面的世界敞开。天全人也因此倍觉亲切和自豪。
此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又到喇叭河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景拍摄。
来自林业部门的数据,1986年至1998年,天全县先后抢救大熊猫11只。继1976年、1987年,四川省大熊猫调查队对喇叭河保护区及其周边大熊猫栖息地调查,同时调查了伴生动物牛羚等之后,2001年秋,国家野外大熊猫调查队再次到天全核心区紫石、两路等林区开展了调查。结果查清天全县境内有大熊猫存量52只,为雅安全市第2位,全省存量第7位。天全保护大熊猫成果卓著,用事实应证了天全人“未晚早投宿、鸡鸣先看天”,把保护工作早做、做实、做好的朴素理念。
至2005年,天全保护大熊猫的管理体系日趋健全,全县8个管护站,监测面积2118.8平方公里,栖息地1064.38平方公里。特别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后,天全的森林覆盖率2018年已达73.48%。退耕还林种下的竹、木先后郁闭成林、绿水青山,成了大熊猫美丽的家园。
2017年,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联建大熊猫国家公园,天全规划面积16.87万公顷,核心保护区11.75万顷。这是天全的喜事,也是大熊猫们的福音。
2018年3月6日,央视记者陈凡春一行到喇叭河景区拍摄专题片选景,就在牛井处邂逅了一只大熊猫,虽说下雨,加之山林雾大,拍摄效果不佳,但大熊猫矫健的身影和吭奋的声音,还是让一行人无比惊喜。这是该林区首次发现大熊猫。大熊猫的出现,给天全的生态加了分,也是为未来家园的点赞。
因为有你,今天的天全才被人刮目相看!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梁志友(四川省天全县)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