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7 14:03:00

【大熊猫文化】朱樊刚 ‖ 多姿多彩的宝兴熊猫文化

作者:朱樊刚 来源:四川省宝兴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发布时间:2020-07-10 15:18:55 浏览次数: 【字体:

多姿多彩的宝兴熊猫文化

 朱樊刚

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宝兴县,是大熊猫这个世界生物界“遗老”、在地球上已有超过800万年生活史的动物“活化石”的最早科学发现地、命名地和模式标本制作地,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是全国名副其实的熊猫老家、大熊猫第一县。

宝兴县熊猫古城景区(图片来自网络)

新中国成立后,宝兴县向国家提供了123只大熊猫。其中有17只作为和平使者的“国礼”输出,走向美国、前苏联、墨西哥、新加坡、朝鲜等地,占全国24只“国礼”大熊猫的三分之二以上。宝兴现有大熊猫181只,县域种群数量居全国之首。宝兴人民与大熊猫朝夕相处,结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和谐共生的特殊感情。这种特殊感情决定了宝兴人民对大熊猫的无比珍爱。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珍爱逐渐发展成为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多姿多彩的熊猫文化艺术不断得到发展,表现为大量熊猫题材的新闻、诗歌、散文、杂技、剧本、摄影、歌曲、舞蹈、雕塑、电视连续剧、主题广场、主题酒店、景区景点、LOGO等。

宝兴县文化局原副局长、退休干部胡大可是熊猫新闻写作的佼佼者。1971年至今的三十多个春秋,他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描写大熊猫的文章约50篇,累计10余万字。他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梅雨合作的《大熊猫趣闻》,连载于1991年6月至1992年3月的《羊城晚报》,时间长达10个月。之后,香港《文汇报》予以全文转载。他与人合作编写的剧本《神秘的熊猫世界》由四川省军区电视制作中心拍成了6集电视纪录片。      

大熊猫故事集稿子(胡大可 周国康编,图片来自网络)

摄影爱好者高华康和晏正常在熊猫摄影中成绩突出。高华康拍摄的《野外大熊猫产仔》,1982年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稀客》1984年参加四川省大熊猫摄影作品展后,又被转送日本展出;《鼎力抢救大熊猫》在2001年获《中国绿色时报》举办的摄影大赛一等奖,后又被多家媒体刊载;2018年,高华康的作品《野生熊猫进农家》获以“关爱熊猫,呵护自然,拥抱熊猫,温暖世界”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九寨”杯国际摄影大赛特等奖。2001年,晏正常的拍摄的《抢救大熊猫》发表于《人民画报》,《国宝》参加“华美杯”全国摄影作品展并获奖。

高华康《野生熊猫进农家》(图片来自网络)

享有“邓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美术师邓康林,痴心于熊猫画创作数十年。退休后,他“更上一层楼”专门租赁店面从事熊猫画创作和文化交流。其熊猫画自成一体,独树一帜。至今已创作熊猫国画逾万幅,其作品远涉重洋,达法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等数十个国家。他的《熊猫百宝图》曾在北京亚运会展出,《熊猫山居图》被编入《二十世纪中华画苑掇英大画册》,《熊猫百戏图》在1993年成都国际熊猫节上展出,倍受中外参观者赞誉,后被一大公司以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收购。2019年4月,他的作品被作为特殊礼物赠送给大熊猫发现者法国传教士、生物学家阿尔芒·戴维家乡前来宝兴考察,并参加四川省举办的隆重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活动的50名客人。邓康林的作品诗画兼济,注重形似与神似的结合,赋于熊猫以灵性而收到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效果,深受社会各界爱好者欢迎。

邓康林《守望净土》(图片来源:视雅安)

画宝兴熊猫,除邓康林外,还有一位中学退休教师、指墨画家周学渔。周学渔毕生潜心研究指墨山水画、功夫深厚,他“指”下的熊猫,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在雅安、成都、西安等多次会展中,他的现场作画倾倒了无数观众。他用指、掌做笔,拍拍点点,只需十来分钟,一幅栩栩如生的熊猫山水画便一气哈成。周学渔还另辟蹊径,用宝兴汉白玉画大熊猫,创作了一种深受游人喜爱的“熊猫画盘”。大器晚成的周学渔被世界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等组织聘为委员、画师。

指墨画家周学渔(图片来自网络)

2003年,中央电视台10套播出了以宝兴为主要拍摄现场,内容以1869年阿尔芒·戴维在宝兴发现大熊猫,并最终让全世界认识这个稀有的动物“活化石”过程的专题片《发现大熊猫》。

宝兴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王举文是熊猫歌曲的代表人物之一。2005年,由其作词作曲,宝兴本土歌手演唱的《熊猫家园》当选四川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会歌。

宝兴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王先忠是雅安市第一个出版熊猫文化专著的人。他利用工作之余潜心撰写的十万余字的《话说国宝大熊猫》,2005年8月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是四川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的献礼之作,被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选委员会评为“十四届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随后,在宝兴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长李志强主持下,宝兴县完整修编出版了以熊猫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夹金山下浪漫城——文化宝兴》,社会反响很大。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后,宝兴县依托厚重的熊猫文化底蕴,先后利用重建资金或引资建成了熊猫文化广场、熊猫老家大酒店、熊猫老家电影院、4A级熊猫古城、青衣江县城段步行道长3000余米的以大熊猫科普图案为主基调的汉白玉珍稀动植物雕塑长廊、蜂桶寨以大熊猫文化为核心内容的生态博物馆、邓池沟天主教堂内大熊猫起源馆和大熊猫文化宣教中心等。同时,引导多家企业利用汉白玉矿石碎料雕塑熊猫旅游产品;县文化旅游部门和夹金山艺术团编排了大量大熊猫题材的歌舞,通过专题展演、送文化下乡、节日庆典等形式广泛融入群众文化生活之中,并多次上送参评获奖;为巩固成果,全县在中小学开设大熊猫文化讲座,强调熊猫文化生态文化从娃娃抓起。

2015年,宝兴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文联筹备出版了《熊猫老家》杂志。2018年,宝兴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大熊猫为主题,设计了LOGO。同年,举全县之力筹建夹金山干部学院,组织专门力量编写了以大熊猫生态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教材,开设以保持大熊猫等稀有生物的生态文化专题课。

2015年7月20日上午10时,“感恩奋进《熊猫老家》杂志首发式”在宝兴县城十字街口成功举行(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9年,时值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科学发现150 周年之际,大熊猫科普爱好者杨铧、李崇刚、朱樊刚、胡大可、高华康等的以宝兴大熊猫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在《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林业》《巴蜀史志》《方志四川》《雅安日报》等相继刊发,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宝兴人民的这种熊猫情结造就了异彩纷呈的文化成果,对宣传和普及熊猫知识,引导和激发社会各届群众热爱大熊猫、保护大熊猫,促进人类与大熊猫、人类与动物、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确保大熊猫国家公园顺利建设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延伸、拓展和丰富地方文化,乃至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准确地说,宝兴人民所做的这些贡献,都是建国以后发生的,也只是全国人民保护大熊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缩影。从产生这种保护意识的熊猫文化生态文化,和通过熊猫文化生态文化进一步促进珍稀物种和整个生态的保护,从侧面反映的是祖国的发展、进步和繁荣昌盛。

保护大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与党和国家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记住和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践行:关爱大熊猫,关爱动植物,关爱大自然。

作者简介

 朱樊刚,宝兴县委党史研究室(宝兴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近年来,在《中国石材》《四川日报》《四川农村日报》《巴蜀史志》《方志四川》《大运河文学》《青衣江》《雅安日报》《《眉山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新闻作品逾百篇。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朱樊刚(四川省宝兴县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

来源: 四川省宝兴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