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熊玥伽 ‖ 大熊猫放归之路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增长16.8%;栖息地面积达到258万公顷,增长11.8%。此外,截至 2014年底,大熊猫人工圈养的数字从1999年第三次调查时的164只增长为394只。其中,育龄大熊猫占比上升,种群结构更加合理。
大熊猫“盛林一号”放归点纪念碑(龙溪 - 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从结果来看,与前两次调查相比 , 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显示,野生大熊猫的分布范围、栖息地面积都在慢慢扩大,圈养种群规模更是发展快速。然而,即便如此,大熊猫仍然面临高度的灭绝风险。由于种群间彼此隔离和人为干扰因素, 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非常严重。具体来看, 大熊猫野外的局域种群被分割成33个,其中有18 个种群的数量甚至不到10 只,具有灭绝风险的高达22个。这样的现实状况意味着,单纯依靠建立 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并不足以维持大熊猫小种群的延续。
专家学者提出,随着大熊猫圈养数量持续增加,野化放归圈养大熊猫以复壮野生种群的条件已然成熟。国家林业局在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讲到:“开展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工作,是大熊猫小种群拯救和复壮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野化放归的科学实验,我们把它放归到野外,特别是放归到野外小种群的地方,增加种群的遗传性。”
在保护生物学中,将人工繁育、野化训练的动物放归自然补充种群的措施称为移地保护, 这种方式被证明能够维持野生动物种群的长期续存。在美国的 300 多个濒危物种恢复计划里 , 高达180多个计划被推荐使用移地保护。事实证明,在释放到野生环境后 , 美国的灰狼、欧洲阿尔卑斯山脉的棕熊等濒危物种不仅生存稳定并能顺利繁殖后代。目前,我国已成功开展了朱鹮、野马、梅花鹿等20多种野生动物放归工作。1998—2015年 ,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4批总共放养麋鹿53头。野外健康繁衍后,麋鹿种群数量达265 头。2001年8月28日 ,27 匹普氏野马在新疆首次放归自然,之后形成5个家族群 , 数量超过80匹。
相较于其他动物,大熊猫受到食性单一、繁育力低、栖息地破碎化严重等问题影响,放归难度更大。自1983年起,我国就开始尝试野生大熊猫放归,但几乎都宣告失败。放归后不久,有的大熊猫回到原来的巢域,有的则不幸死亡。
“盛林一号”
2005年7月16 日凌晨,一只野生大熊猫在都江堰玉垒山附近的一处园子里压垮一间玻纤瓦房,还爬上一间小青瓦房。上房不算,这只大熊猫还开始表演起爬树。只见它伸出爪子将一棵倚屋而栽的银杏树枝丫拉下来,折断几根枝丫把玩,让树上的白果掉了不少。它一边玩一边走,还压断古亭边的一根构树。后来,它摔倒在一个水坑里,翻滚着爬起来后,调皮地在水坑边的沙砾上留下一排爪印。事后,人们在都江堰一家餐馆门外,也发现了它的爪印。等到天渐渐光亮,它溜达到都江堰市区,爬上一棵梧桐树。这时,人们才发现它。中午11时,这只迷路的大熊猫终于在被麻醉后救了下来。
“盛林一号”放归(龙溪 - 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经过一番身体检查,人们给这只3—4 岁的雌性熊猫取名“盛林一号”。和人类生活 20 多天后,“盛林一号”在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的龙池森林公园被放归。人们不仅给它举行了隆重的放归仪式,还给它戴上安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项圈。自此,专业监测巡护队对它展开全方位的跟踪监测。
在之后几年间,监测员用红外线相机拍到“盛 林一号”的照片,了解到它喜欢在暖和的地方做窝,清晨和黄昏时活动比较频繁,中午会睡会儿午觉,夜间喜欢外出,并推测它有可能和另一只大熊猫发生过交配。在追踪“盛林一号”时,监测员还检测出其他大熊猫的存在,收集到扭角羚、斑羚等近20个物种的数百个信息,拍摄到黄喉貂、 金丝猴等物种的野外活动情况。
“祥祥”
“祥祥”是一只雄性大熊猫,2001年8月25 日出生于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它的母亲名叫“龙固”,是一只被救助的野生大熊猫;父亲 叫“大地”,是被圈养的大熊猫。“祥祥”还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名叫“福福”。
2003年7月8日,在两岁生日前一个月,“祥祥”成为全国第一只野化放归培训对象,被送到卧龙保护区核桃坪进行为期3年的培训。专家经研究认为,是保护区内唯一一只在圈养阶段从未生过病的大熊猫,“祥祥”年龄符合入选条件。它身体强壮、反应敏捷、学习力强,同时方便与被圈养的哥哥“福福”进行对照实验。
我国野化放归的第一只大熊猫“祥祥”(图片来源:华夏经纬网)
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祥祥”在海拔2050米左右的较小培训圈中培训。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它转入海拔 2100—2400 米的较大培训圈中。在这段时间里,它学会了到竹林自行取食、自己筑巢、建立领地意识、御敌、应变和抗击疾病等野外生存能力。据记录,经过一年多 野化训练后,“祥祥”对人工食物的依赖明显减少,而且体重由62公斤增至80公斤,高于同龄野生大熊猫。
2006 年4月28日,“祥祥”戴着卫星定位项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正式放归自然,成为全球第一只经野化训练后放归自然的圈养大熊猫。
放归后,“祥祥”并没有“恋家”,而是很快适应环境,开始自由自在的独立生活。然而,2006年12月13日,“祥祥”的无线电信号显现 突发性长距离移动,研究人员在9天后找到它时,发现它背部、后肢掌部等多处受伤,而这些都是被其他野生大熊猫所伤。回到保护区进行一周治疗后,“祥祥”被再次放归。2007年1月2日、4日,研究人员两次较近距离观察,发现它的食欲、精神及活动基本正常。 原本以为一切恢复常态,谁知3天后却发生了无法挽回的悲剧。2007年1月7日后,“祥祥”的 无线电信号消失。在2月19日搜索队找到它时,它躺在雪地里,因严重内伤死亡。5月31日,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对外公布:“祥祥” 与野生大熊猫在领地和食物争夺中从高处摔下造成严重内伤致死。
“祥祥”的离开令人沉痛。在这之后,研究学者们在培训对象选择、培训方式设置等方面做出改变。比如,采取“雌雄搭配”“母女(子) 搭配”“群体搭配”等多种方式进行野化,强化攻击打斗训练,选择野生种群密度小的地方放归、减少应激反应等等。
“张想”
2017年2月26日下午3点19 分,一只胖胖的大熊猫在一台红外线相机前留下一张照片。照片中,它正谨慎地嗅闻相机。这只大熊猫叫“张想”,2013年11月6日被放归到四川石棉县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球首只放归野外的雌性大熊猫。
红外相机首次记录到“张想”放归后的影像
“张想”出生于2011年8月20日,父母都是野生大熊猫。与“祥祥”的独立野化培训不同,“张想”是首只通过母兽带仔的方式进行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在出生后两年时间里,妈妈“张卡” 带着它在野化培训基地教会它独立生存的能力,包括行走、爬树、识别和躲避天敌等。
刚放归时,“张想”体重80斤。2014年4月19日,在石棉县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海 第一次回捕成功,体重86斤;2017年9月28日 在冕宁县冶勒自然保护区第二次回捕成功,体重174斤。经专家检查,“张想”四肢、牙齿、乳腺、 生殖器等发育正常,符合雌性成体大熊猫各项生理正常指标,表明其已完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从栗子坪到冶勒,中间有500多公里的距离,“张想”完成了从公益海大熊猫局域种群到石灰窑大熊猫局域种群两个相对独立的局域种群间的迁徙。在这个过程中,拖乌山大熊猫生态廊道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13年后,四川省林业厅联合石棉县实施拖乌山大熊猫生态廊道保护和建设。“张想”的成功迁徙可以证明,小相岭山系大熊猫可以通过这一廊道进行局域种群交流, 由此有效降低灭绝风险。
“八喜”“映雪”
“八喜”,雄性大熊猫,2015年7月26日出生于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第一阶段野化培训圈。 母亲“喜妹”是圈养大熊猫,具有很强的带仔能力,父亲“芦芦”具有野外血缘。经第一阶段野化培训后,“八喜”学会独立行走、攀爬、寻找避护所等基本技能,体重达97斤;2016年12月13日,“八喜”与“喜妹”一同转移至天台山第二阶段野化培训圈。再一年后,“八喜”学会独立觅食、寻找 水源和有效躲避危险等野外技能,体重达140斤。
大熊猫“映雪 (图片来自中国经济网)
“映雪”,雌性大熊猫,2015年7月12日出生于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第一阶段野化培训圈。 母亲“思雪”是圈养大熊猫,带仔经验丰富,父亲“白杨”具有野外血缘。和“八喜”一样,“映雪”也是在2016年12月13日跟随母亲“思雪”一同转移至第二阶段野化培训圈,并在此阶段学会独立采食、寻找水源和逃生等生存技能。
2017年11月23日,“八喜”和“映雪”在四川石棉县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这是全球首次同时放归两只异性大熊猫。
“琴心”“小核桃”
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都江堰市、汶川县和彭州市3地交界处,总面积310平方公里。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数据显示,这里的野生大熊猫数量很少,只有9只。但这里的大熊猫 栖息地面积十分广袤,约为267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如果不能补充种源,龙溪-虹口保护区的大熊猫可能出现近亲繁殖和灭绝等风险。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张鸿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严卫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都江堰市市长何维楷,共同为熊猫宝宝颁发都江堰市“居民身份证”(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据研究人员推算,未来40年内,需要每年放归 1只雌性大熊猫,才能让龙溪- 虹口区域的种 族遗传多样性保持90%的水平,灭绝几率小于2%。 而在合理条件下,如果能够每年放归2只,那么只需10多年就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2018年12月27日,两只雌性大熊猫“琴心”“小核桃”在龙溪 - 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这两只大熊猫都于2016年,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台山完成2年野化培训。放归时,两只大熊猫生长发育及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琴心”体重达64公斤,体长117厘米;“小核桃” 体重62公斤,体长 99 厘米。 放归后的思考
从“盛林一号”的放归开始,专家学者们对大熊猫放归的了解逐渐加深,把握了放归的基本条件和规律。虽然放归的风险较高,人力、资金、时间成本极高,但人们对此的科学探索将会继续进行。在过去的研究工作中,专家学者们积累了诸多经验,这将对以后的放归活动提供帮助。
与野外救助的大熊猫相比,圈养大熊猫的放归失败率更高,原因包括:圈养环境条件和放归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导致放归个体健康欠佳、不利的习性特点被强化、行为没有正常发育等。具体来说,圈养大熊猫在相对舒适安全的环境中长大,这导致它们容易出现依赖人工食物、警惕性不强、社交能力弱等问题。如此,在放归自然时,它们就无法独立生存。因此,圈养大熊猫的野化培训十分关键,而培训的成败则直接关系着它们能否健康活下去。
在放归自然之前,大熊猫应该从幼崽时期开始培养独立生存能力。比如,出生幼崽不能在半岁后就断奶进行人工饲养,应让它们继续留在亲体身边,在母体带领下,学会基本生存技能。半岁到两岁之间是它们从亲体那里获得生存能力的重要阶段,否则放归后不能生存。
沐浴阳光的大熊猫 (张志和 摄)
在培训中,大熊猫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包括:选择食物和摄食能力、定向定位能力、逃避和应变能力、社群交流能力、防御和攻击能力、繁殖育幼能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人类的训练也很重要。比如,为训练大熊猫躲避危险的能力,饲养员会乔装成其他动物恐吓和驱赶它,或摆放预先涂抹了气味的天敌模型,在大熊猫接近时恐吓它。
2016年,“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研究与种群复壮技术”项目公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包括:秋季为放归最佳季节,放归雌性大熊猫的具体举措,野生大熊猫种群续存最小栖息地面积需求为114.7平方公里等等。
在大熊猫生态廊道设计方面,项目组初步摸索出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生态适应圈选址方式与设计技术。项目组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可以采取一些人工干预措施,比如对食物、产仔洞穴、乔木层等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此提高野生大熊猫 幼仔存活率并增加大熊猫种群数量,进而促进大熊猫种群复壮。
(原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2期,总第222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熊玥伽(作文君创作中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