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成都城墙是怎么消失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29 19:37:09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城墙是怎么消失的?

成都城垣始筑于公元前310年,基本消失于20世纪70年代,延续近两千三百年。清代及之前,城墙一直是成都城重要的军事防卫设施,历代极为重视保护与维修。清代规定,成都府知府卸任,必须将完整的城墙连同官印交新任知府。

秦 城

公元前316年秦并蜀,前310年“张仪与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上皆有屋,而置楼观射栏”,秦城最初是作为军事堡垒而建的。稍后又于城之西墉增筑一小城与原城连墙并列,以为大城突破之后的第二防卫体系。史称原筑之城为大城,小城为少城。

秦代创筑大城少城图

西汉时,成都百业繁盛,人口大增(户数仅次于都城长安),列为五都之一。为适应城市发展,特增建城之附郭。为便利交通,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将大城与少城各增辟为9门,成都城共开18道城门。蜀汉时成都为国都,城垣当有所增葺加固,以壮声威,故晋人左思于蜀汉灭亡不久作的《蜀都赋》中,赞成都城垣为“金城石郭”“既丽且崇”。晋永和二年(公元346年)桓温入蜀讨伐成汉政权,告捷后夷平少城,秦少城至此消失。隋文帝时,蜀王杨秀“因附张仪旧城,增筑西南二隅,通广十里”,增筑之城亦称少城。

秦汉时代成都略图(李思纯1936年绘制)

罗 城

晚唐太和三年(829年)至乾符二年(875年),南诏军队多次入蜀侵扰,数围城都,有警则城外之民急入城避难。因城垣之内地面有限,人潮汹涌,“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窘困万状。乾符三年(876年),西川节度使高骈为图长远之计,六月上表僖宗:“臣今欲与民防患。为图国远,广筑罗城。”僖宗许之,是年十一月竣工。罗城即包罗成都旧城之外城,筑罗城费时105天,用工960万人日,每日役夫近10万。筑城同时,又筑縻枣堰(今九里堤外),开清远江(今府河),导古郫江水入清远江绕成都城北东两方流过,仍与锦江(今南河)相会,形成两江抱城之势,原郫江流经城西南之地,尽扩入城内。

唐季扩充罗城图

五代后,蜀孟知祥又于罗城东北两方外围筑羊马城,城周42里,用工3908万人日,役民丁20万人。羊马城全用泥土版筑,3个月完工,纯系急就,故延至宋代(约70年光景)便坍没无闻。后蜀孟昶曾于成都墙上“遍种芙蓉,每到深秋,四十里如锦,高下相照,因名锦城”,成都别名芙蓉城由此得名。

前后蜀宫城与羊马城图

宋代,于皇祐五年(1053年),建炎元年(1127年),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乾道年间(1165—1173年)共5度培修成都城,其中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一次规模最大:置制使王刚中主持,全用军工,历时5月。完工后的城墙“雉堞庄严,沟池深阻,气象环合,顿成雄奥”。随之又制定了“倅幕月一巡,帅首季一巡,有不葺,坐(罪)其人”的维修保护制度。宋末,蒙古军三攻成都,端平丙申(1236年)毁成都城。有元一代,成都城垣残缺不全,未见补筑。

明清城垣

明洪武四年(1371年)蜀平,曹国公李文忠始新筑成都城。其后都指挥使赵清等“困宋元旧城而增修之,包砌砖石,基宽二丈五尺,高三丈四尺。复修堤岸以为固,内江(今南河)之水,环城南而下,外江(今府河)之水环城北而东至濯锦桥南而合。辟五门,各有楼,楼皆五间。门外又筑月城,月城两旁辟门……城周回建敌楼一百二十五所……”。之后有三次大规模培修。清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兵败,弃成都,毁城而逃。

明代大城与蜀王城图

清代,四川省治与成都府治皆设成都,故成都城既称省城,又称府城。康熙初年,四川巡抚张德地等,暨成都知府,成都、华阳两县知事,共同捐资修建成都城。雍正五年(1727年),巡抚宪德“增修,益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彻底重修,重修后规模为:周围22里8分,垛口8122垛,砖高81层,下压条石3层。城砖标准统一,由各州县分工烧制,砖上刻有州县官员及督制人姓名,以示负责。四门各筑八角城楼,炮楼4座。又子内外城隅,遍种芙蓉桃柳,为城增辉。同治元年(1862年)维修,子城之四角增筑炮台。

宣统三年(1911年)成都街道图

乾隆四十八年,“集全川之力”重修后,成都城“其楼观壮丽,城堑完固,冠于西南”。四城门于早晚定时启闭,有警则紧急关闭城门。

消失始末

民国建立后,冷兵器被火炮替代,城墙的防卫功能渐消,维修停止。为便利交通,民国2年(1913年)增开通惠门(俗称新西门),民国3年增开武城门(俗称新东门),民国28年发展新市区建平民新村及防空需要,又增开新南门。其间有势力者在城内建房,率先挖取城砖,继之一般市民亦随意挖取,致使城墙变得千疮百孔,垮塌严重。老成都有数处地名为“垮城墙”者,皆因地处城墙垮塌之处而得名。抗战军兴,日寇飞机频袭成都,初因城墙障碍,市民疏散不即而伤亡加重,甚至发生跑警报者于慌乱中从城墙跳下而摔伤的事件。为便利及时疏散人口,市政府、防空司令部特意拆除城门,多开缺口。后因沦陷区人民大量涌入成都市,市区人口一时大增(1945年增至70余万),房荒极为严重。许多无房居住的人自发在城墙上或两侧搭棚而居,市政部门欲禁不能。1944年,四川联勤总部营产管理所甚至将东亚较场后垣城墙地基放租年利。

民国时期通惠门城门洞(刘永禄 供图)

20世纪50年代初,成都城墙主体仍在,保留的残段仍具规模,仍不失为成都人正月十六“游百病”及重阳节登高的好去处。1958年初,成都市人民政府调查,当时城墙(残段及基址)长12.33公里,有缺口22处,其占地425亩。完整的残段高7.5公尺,顶部平均宽14.5公尺,底部宽18.5公尺。城墙留有条石5万条(约1.44万立方米),城砖约602万匹,积土约132万立方米。城墙上及附墙一带棚户占地约4万平方米。

1958年3月,成都市人大二届四次会议决议,为加快市政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必须尽快拆除旧城墙。1958年6月,成都市委指示成立成都市拆除旧城墙总指挥部,领导城墙拆除工作,下设省市机关、大中专学校、东城区、西城区和郊区五个分指挥部。各领任务,分段包干拆除。

北较场古城墙(图片来源:方志金牛)

1959年1月后,突击拆除工作停止,改为视建设需要间断拆除,但取土烧砖未停。至1964年大部拆除,剩余部分除现存的北较场一段外,于20世纪70年代修建人防工程时拆完。至此,成都城墙基本消失。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