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凤凰山上放风筝‖蒋玉华

作者:蒋玉华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28 19:53:34 浏览次数: 【字体:

三月,春暖花开,又到了人们踏青、赏花、放风筝的美好时节。每当此时,我便会想起上世纪80年代末在成都北郊凤凰山臧师傅家春游聚会的往事。臧师傅是我们单位的一位同事,他爱人是凤凰山园艺场的职工,那些年,每年春天,他们都要请我们到凤凰山去看桃花、放风筝。

在凤凰山放风筝的孩子

这位臧师傅,当年40多岁,长相貌似“西部歌王”王洛宾,性格幽默风趣,爱好广泛,吹拉弹唱都会一点,属多才多艺之人。最特别的是他能亲手做出非常漂亮的风筝。1997年,臧师傅的风筝作品还获得第五届中国艺术节四川省首届民族民间工艺博览会铜奖。

臧师傅做风筝,从划竹子、编骨架、裱糊、画图案,都出自他一人之手。风筝的样式有龙、蜻蜓、蝴蝶、老鹰、川剧脸谱等。那老鹰的爪子上还抓了一条蛇,川剧脸谱上的珠子,是用乒乓球涂上金粉做成的,胡子则用毛线粘贴。这些风筝都被他做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川剧脸谱风筝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我们师兄师姐们,带着自己的家人孩子,共20多人,来到凤凰山上臧师傅的家。他家的房子,在凤凰山靠近回民公墓不远,前面有一个鱼塘,房子是两层带露台的砖墙青瓦房,红砖修的围墙形成了一个独立的院子。院子左边靠围墙的转角处是搭建的、只有屋顶没有墙的厨房,一个白磁砖面子的烧柴灶靠墙而立在中间。院子右边沿着围墙是长两米多、宽不到一米的花台,里面种了一珠葡萄树。那葡萄树的架子则占据了右边小半个院子的上空。

我们一行大人小孩到齐后,男同胞们有的与臧师傅坐在院里葡萄树架子下喝茶抽烟,有的拿着鱼竿到鱼塘去钓鱼。孩子们则在院里院外跑进跑出,看到什么都好奇,望着飞舞的蝴蝶满地追,或是手拿装满蝌蚪的瓶子,高声呼叫着让大人看他们的杰作。那兴奋的劲头用“鸡飞狗跳”来形容一点也不过。我和师姐素梅协助臧师傅的爱人张罗午饭。由于我们带有各种现成的卤菜来,不到十二点,一顿二十多人的丰盛午饭便大功告成。男同胞们端起了酒杯,推杯换盏,大人小孩大快朵颐,欢歌笑语,平常的工作劳累、烦恼事,通通丢在九霄云外去了。

蝴蝶风筝

这顿饭吃下来已是下午两点多,按臧师傅的说法,此时去放风筝正好,因为下午的凤凰山,游人没有上午多,并且还起风了,适合放风筝。

我们一大群人从臧师傅家的院子一涌而出,小孩手里都拿着臧师傅亲手做的各类风筝,我们沿着上山的路,边走边看风景。只见道路两旁远远近近,到处都盛开着金黄色的油菜花,沟沟坎坎的两旁,豌豆和葫豆苗开着白色、紫色的花,朵朵如蝴蝶般形状。桃树上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在阳光照耀下是那样的鲜艳。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凤凰山上一派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生机盎然的景象。到了山顶,臧师傅教大家放风筝,只见他一会将线放长,一会又将线收短,或是奔跑,或是站在原地,抬眼观察空中的风筝。在他的示范下,各种图案的风筝在不同人的手上也陆陆续续飞上了天。那“蝴蝶”在天空翩翩起舞,“老鹰”展翅高飞,最有趣的是川剧脸谱,犹如一位老者在天空向人们致敬问好!在蓝天白云衬托下,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风筝纷纷扬扬,随风漫天飞舞,大人小孩高兴的对着天空又叫又跳。我们放飞的不仅是风筝,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愿……

仙鹤风筝

上世纪60年代初,臧师傅因家庭原因未能进入大学读书,迫于生计,他只能以拉架架车为生。他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动手能力极强。80年代初,国家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光,各行各业百废待兴,臧师傅经人介绍,来到我们单位工作。臧师傅如鱼得水大展才华,成了我们单位数一数二的能人。原来我们单位的产品是以整体结构在滚压机上成型而成,报废率及钢材的损耗相当大。臧师傅与其他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对产品工艺流程进行革新,由原来的整体式滚压成型,改为三件式、五件式用油压机热成型,大大减少了报废率,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作者与臧师傅(右二)及师兄们合影

几十年时光弹指间就过去了,成都北郊凤凰山臧师傅家的房子也在城市化进程的改造中,多年前被拆迁了,我后来便再没去过凤凰山,听说那里现在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凤凰山公园。而当年的臧师傅现已是80岁的耄耋老人,在家安享晚年,过着平安无忧的生活。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蒋玉华

配图:方志四川(本文图片均来自于作者美篇)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