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果山书院

来源:南充市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28 18:56:25 浏览次数: 【字体:

书院之兴,起始于盛唐。开元六年(718),玄宗设立丽下书院。开元十三年(725),改名集贤殿书院。书院设置有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等官员,其主要职责是刊辑经典古籍,搜求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自宋代开始,书院便成为官府和民间办学培养高层次治国人才的机构,儒学大师治学、讲学培养传人的基地。元代书院遍及各路、府、州。明清时期书院更多,其主要培养目标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顺庆开办最早的要数果山书院。

据《蜀中广记》载:“顺庆府果山书院在城北五里。蜀汉时谯周创立。后郡人边速达,以秘书太监致仕,归隐在此。藏书4271册。碑刻为至正八年(1348)。”清·嘉庆《南充县志》引《一统志》所记:“蜀汉谯周,于城北五里店建果山书院。后郡人边速达以秘书太监致仕,归隐于此,藏书万卷。后改为学宫。”蜀汉时全国皆无书院之设,显然“谯周创办书院”纯系推断,而且是缺少根据的推测。从《一统志》和《蜀中广记》的相关记载可以肯定的是:果山书院在元代或更早一些时间已经开办,而且书院的兴盛与边速达其人有关,至少也可以说在元代由他开办。从至正八年(1348年)算起,距今已有674年。

边速达何许人也?现存史料已无具体记载。仅据《蜀中广记》所记,可知他是元武宗时期一位有相当地位的官员。“秘书太监”是元朝设置的一种政府官职,不是皇宫的内侍,也不是由太监任职,而是由科举中进士者出任。《元史·百官》载:“秘书太监,秩正三品;太监二员,从三品……。”这位名叫边速达的秘书太监,大约是顺庆府南充人,告老还乡后带了大批书籍隐居到果山书院。可知果山书院建立或许比这更早一些。

为什么果山书院会与谯周故居联系在一起呢?从清代《南充县志》和《四川通志》的零星记述中可找到一些线索。据上述志书记载:“谯周故宅在治北五里。”“谯周观星台在治北五里。”《四川通志》引用《蜀碑记补》,在“古迹”一栏中记有:“谯周宅碑在城北五里,今尚存。”民国《新修南充县志》的主要编纂者任乃强先生曾在当时亲到城北五里店附近考察,然后明确地记载:“谯周故宅在城北五里店南‘谯贤铺’。故宅旁有谯周观星台。圆底、平顶,径三丈余。传为谯周观星处。”谯贤是谯周的次子,以他的名字做地名,证明他在这座老宅住了很久,因而谯贤之名与老宅成为标志性地名。从这些记载可推测,元代之前,果州城内确有谯周故居。元代果山书院就设在谯周故宅里,因此被后人误认为果山书院是谯周创办的。

8a6337dc7c24420db782d2c0aef90d9b.png

谯公祠

清代《南充县志》还说:“学宫在城北门外五里。明洪武初建。成化五年(1469)移城西。”这一记载恰与《一统志》“后改学宫”一句相吻合。综合以上资料,可以理出这样一条线索:顺庆城北五里(今五里店附近)有谯周故宅,并有观星台。不知何时、何人在此处创办了果山书院。元代边速达回乡隐居在此书院中,并带给书院各种书籍数千册。明朝初年书院成为南充县学宫。书院中尚有石碑记述其事。此碑为元代至正八年(1348)立。一直到清代修《四川通志》时碑尚完好。民国初年“书院”不存在。不知何时改地名为“谯贤铺”。

如今城市发展,五里店早已建成城市街区。一度被尊为“中国西部孔子”的硕儒谯周在故土的这点遗迹、南充建立最早的一座书院,已经找不出一点影子了。

供稿:南充市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南充市顺庆区地方志办公室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