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驻足与守望箭板古镇的历史回响‖唐诗敏
驻足与守望
箭板古镇的历史回响
唐诗敏
一条古街,足迹斑驳。
一方码头,兴盛过往。
一棵古榕,静思变迁。
一个古镇,镌刻记忆。
位于沐川县、犍为县、叙州区(属宜宾市)三处交界的箭板古镇,面朝龙溪河,背靠鱼箭山,镇上的水码头带来了昔日繁荣的商业贸易,箭板古镇一度兴盛一方。如今,虽然时光在箭板古镇刻下了斑驳的印记,曾经的繁华不再,但在历史洪流中,古镇留下的回响,仍值得今天的我们驻足倾听。
1
民谣
“挑不完的商州,塞不满的箭板”
箭板古镇形成于何时?翻阅相关史志,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乾元二年(759年),箭板古镇的前身是“马草镇”。
箭板场(箭板古镇旧时的行政名称)以场下河中有三段长百米,形如弓箭的石梁为“箭”,王爷庙滩畔百米大石板为“板”,合名为“箭板”。明清以来,场上有油坊、米坊、染坊、槽枋、丝坊、布坊、铁铺、药铺、旅栈、茶馆、糖果等手工作坊和商业门店数百家。这里当年有10多艘载重10吨左右的船从龙溪河通到岷江。绝佳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让箭板古镇成为方圆百里老百姓的油盐场和农副产品集散地。民谣“挑不完的商州,塞不满的箭板”,流传至今。
古镇街景
现在的箭板古镇,约800米长的老街上,大多数房屋已无人居住,但顺河旅馆仍与古镇相伴。自古以来,箭板古镇有赶集传统,在交通尚不便利的年代,镇上的旅馆可为远来赶集的百姓提供住宿服务。“鸡鸣早看天,未晓先投宿。”顺河旅馆的售票窗口挂着一副醒目的对联。旅馆历经风霜,房屋老旧,前来投宿的客人很少。“自我有记忆起,镇上就有几间旅馆,现在,只剩下顺河旅馆了。”箭板镇马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亚文说。
如今的箭板古镇,商铺寥寥可数,常住人口为116人,且以高龄老人为主。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古镇的建筑保存完好。晴日下,漫步于青石板路上,时间仿佛停在了古镇的一砖一瓦中,生活变得静谧而悠长。
谜 题
2
禹王宫与巨型壁画
据沐川当地史书《箭板记忆》记载,曾经繁华的箭板古镇,庙宇众多。2003年,禹王宫东、西墙的夹壁被雨水冲倒后发现了两幅巨型壁画。壁画为什么要用夹壁掩盖?从河势与岸边的地貌判断,画的对象是箭板镇,两幅壁画,其中东墙壁画上除了箭板的街道之外,在箭板河边停泊了很多空船,船上既无货物也无人员,只有河中间的小船上有2个人物在船头。如此大的壁画,画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在约33平方米的壁画上,船上只有2个人?全镇其他人呢?而西墙壁画上空无一人,只有箭板的建筑群和庙宇。
现在的禹王宫,难见当年风貌,位于正中央大殿之上的四根石柱却扛住了风霜的考验,至今牢牢伫立。
禹王宫残存石柱
如没有当地人引导解说,古镇似乎只是一处风景俱佳的旅游地,稍不留意就会错过重要的人文“符号”,户对便是其中之一。古镇有一间民房,门梁上有2个户对。户对,为中国传统建筑建构之一,户对的多少与官品职位的高低成正比。据了解,除了箭板古镇,井研县雷畅故居也发现了户对。
3
守 望
古镇“静待花开”
箭板古镇风景秀丽,除了河畔的百年古榕,依河而建的吊脚楼群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2020年“8·18”特大洪涝灾害发生后,吊脚楼仍得以保存,彰显着古人的智慧。悠悠石板路上,每隔几米便有一个小下水道。圆形下水道与古代铜钱的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圆形中间呈方型,方形中间与四边镂空,为排水留下充足空间。
吊脚楼
吊脚楼设计巧妙,内部各异,有些屋内设置专门的阶梯,直通水码头,以便生活、经商之用。今年63岁的画家范君平已在箭板古镇生活了4年,前几年,他买下了古镇其中一间吊脚楼。
范君平是成都人,妻子是箭板人。是日天晴,他将家门敞开,独自坐在厅内专心作画。问及为何要选择在箭板古镇定居,他说:“年轻时,心气高,为了名利,四处漂泊,老了心里全是后悔。箭板古镇人少,风景好,更重要的是安静。在这里,我可以专心思考,一心一意作画。”范君平的画作不售卖,他将屋子收拾得十分整洁,又在家门口栽种了几株花苗,静待花开。
画家范君平在家中作画
古镇河边,连绵起伏的大片石滩“长”出青苔,石滩中间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孔,亦是古镇一道独特的景观。据专家考证,此为冰臼,产生于第四纪冰川后期,距今200多万年。大量冰川融水沿着裂缝向下流,强烈冲击、研磨冰川下的岩石从而形成一个个孔穴。冰臼形状各异,有圆形、半圆形、弯月形、葫芦形、马蹄形等等。冰臼不仅是自然景观,还一度是古镇居民生活的“好帮手”。过去,前人在冰臼上凿出规则的圆洞,利用水流的助力,使其成为“水对”(本地人的俗称,主要用于舂米)。“水对”附近,斑斑点点的痕迹再现曾经古镇居民忙碌而热闹的生活场景。
制作竹编生活用具的老人
箭板古镇就像是一位沉睡的老人,它存在于现代的川流不息中,带着节奏有序地呼吸,做着一个遥远的梦。沉睡的老人和煦而宽厚,虽不知他何时会被唤醒,但能够想象,他会带着历史的智慧与岁月的隽永,留住那些发现他,并热爱他的“有缘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唐诗敏
供稿:中共乐山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