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成都红瓦寺街上住过哪些名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30 20:42:33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红瓦寺街上住过哪些名人?

在今天极为热闹的成都南一环路一段,也就是四川大学与四川音乐学院之间那一段,成都人一般都叫它红瓦寺,所以不少青年人都有一个误解,认为这一段大街就叫做红瓦寺街。其实红瓦寺街指的是南一环路一段通往四川大学方向的一条侧街。由于四川大学的范围愈来愈大,周边的很多建筑与第三产业主要都是为四川大学的师生与家属服务,所以这条侧街已在几年前扩建成为一条比较宽敞的街道。

红瓦寺街

红瓦寺街得名于这条街上原来的红瓦寺。红瓦寺在明代就有,本名德元禅院,明末毁于战火。清代重建时,因屋顶上盖有成都很少有的青瓦颜色偏红,故而俗称为“红瓦寺”。抗日战争时期,这里逐渐修了一些房屋,形成了一条小街,虽红瓦寺已不存,但街名就叫做红瓦寺街。

1943年,四川大学从峨眉山迁回成都,新校址就是今天的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可当时新校址的很多建筑并未建成,校舍极度缺乏,所以在学校周围,特别是在今天红瓦寺到老马路一带修建了不少平房作为教职工宿舍,当时的四川大学校长黄季陆和著名生物学家方文培等,都曾在这里居住。

红瓦寺街鸳鸯楼

黄季陆(1899—1985),四川省叙永县人,自幼即随其堂兄、同盟会元老黄方参加革命活动。1911年,在四川保路运动中以12岁的年龄发起成立四川小学生保路同志会,并出任会长(当时名黄学典)。1913年,去上海拜见孙中山先生,并听其教诲,远赴日本、美国、加拿大留学。1923年,以国民党加拿大总支部代表身份回国,参加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后成为国民党西山会议派重要成员,在国民党内担任过多种职务。1939年,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1943年初,任四川大学校长。望江楼畔新川大校区的建成与从峨眉山迁校回成都这两件大事,都是在他主持下克服了多种困难而实现的。

黄季陆

1948年成都的“四九”案中,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下令毒打、刺伤学生多人,抓捕学生132人,其中川大学生101人。黄季陆明确表示:“哪个打了我的学生我找哪个,哪个抓了我的学生我向哪个要回来!”终于使被抓的学生全部获释。黄季陆1949年去台湾,在台湾出任了若干高级职务,一生主张统一,主张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并发表了《梦魂萦绕的我乡我家》等思乡怀旧的文章数十篇。黄季陆在红瓦寺的住宅“璧还村”,一直保留到十多年前才拆除。

方文培(1899—1983),四川省忠县(今重庆市忠县)人,1921年入东南大学生物系学习开始,就将一生全部献给了中国植物学,是我国最著名的植物分类学家。他的多种研究成果填补了世界植物分尖子的空白,他亲手采集了11万号、50多万份标本,发现植物新种100多个,由他新命名的有40多个。他是公认的槭树科与杜鹃花研究领域中的泰斗, 被誉为“当代全面翔实掌握四川植物资源第一人”。

青年方文培

方文培编写的《峨眉植物图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植物志》第46卷和52卷,是公认的世界名著。世界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他为“中国最杰出的植物学家”“开拓了中国植物研究的新道路”。他亲手建立的川大植物标本馆的储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成都植物园就是在方文培的建议下于1983年建立起来的。

《峨眉植物图志》

1937年10月, 方文培婉拒留在英国工作的邀请,于抗日战争的炮火纷飞之中回到祖国。1948年,他再次婉拒留在美国工作的邀请,于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之中回到祖国。他从1937年开始任四川大学教授。我国第一次为教授评级的时候,他是成都仅有的五名一级教授之一(另四名是四川大学的徐中舒、柯召,四川医学院的刘承钊,地质学院的李承三)。生前曾任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四川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并受聘为英国与荷兰皇家学会会员。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