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川西农耕文化拾零(五)——以芦山县为例:童年过春节……
川西农耕文化拾零(五)
——以芦山县为例:童年过春节……
李腾鹏
童年过春节
春节,古时叫年节,人们俗称“过年”。过年是华夏儿女延续几千年的最隆重的节日。记得小时候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了,童幼无知,只知道过年吃得好、有新衣服穿、玩得高兴。
记忆中,刚过腊月二十,大人们就忙碌起来。赶场购置年货,给小孩缝新衣服(那时没缝纫机,手巧的自己缝,自己不能缝的请裁缝到家缝),准备过年吃的、用的,一直会忙到大年三十。
吃的最费时间,蒸枕头馍、发馍、鸡儿子馍(菜叶粑),磨豆腐、炕豆腐干,打年糕,烧猪头、猪尾,忙过不停。
枕头馍原料用量较大,一般要磨一斗(古量器,约装25斤)米以上,糯米1/3、籼米2/3。时间充裕的,先将米泡涨,用手磨磨,而大多数人都背到磨坊磨。用手磨磨的,要用布袋将米粉沥干,揉绒后才能做馍。磨坊磨的干粉,则要加水和面揉绒做馍。枕头馍一般要两三斤米粉的面团做一个,一般人家一年要做十多个。面团做好后,揉成长方体壮如枕头的胚子(故名枕头馍),用毛毛叶或斑竹笋壳包裹,篾条扎紧,放到蒸笼里蒸熟,凉冷后放到水缸里浸泡,可放置几月而不坏。年节期间,要吃时切成薄片油炸或煎食,外酥而内糯,是老祖宗发明的可长期储存的美食。当然,这种美食不是每家都做,穷的人家是做不起的。我家就没做过,每年亲戚会送一两个,所以至今还记得那种味道。
发馍和鸡儿子馍一般在腊月二十八左右蒸。做发馍先把籼米浸泡,手磨磨成米浆于大锅中,边烧火边用铁铲铲锅底烫熟的米浆(俗称熟粉子),铲几铲后熄火,将熟粉子揉细,米浆中放入玉米粉搅成糊状,加入老面酵头,发酵后用蒸笼蒸熟,凉冷后存储,要吃时蒸或煎。每年的发馍一般要吃到正月十五左右。记得小时候吃到发馍长了绿霉,用油煎热了照样吃,那时实在舍不得丢掉一点粮食。蒸发馍时,往往会同时蒸一笼鸡儿子馍馍,糯米1/3,籼米2/3泡涨,手磨磨细,布袋沥干,豆腐、葱加点肉粒做成馅,做成一两左右一个的馍,用柑子叶或白菜叶包裹放在蒸笼里蒸熟,凉冷后保存,要吃时蒸热或煎热。
年糕也不是每家每户都做的,比较殷实的人家才做。一般是把糕点师傅请到家做,有做米花糖的,梅花糕的......除自家吃外,还用来招待客人。
大概腊月二十左右就开始做豆腐干了,每家每年要做两锅(磨一次豆腐叫一锅)以上。豆腐做好后装在豆筛中,用绳子吊在灶孔上面炕干,宜长期保存。到了腊月二十八左右,要做一锅鲜豆腐,供除夕做年饭用。同时,还要磨汤圆粉子,芦山的风俗,大年初一早上是必吃汤圆的。汤圆粉子糯米和籼米的配搭比例同鸡儿子馍馍相反,糯米占2/3,籼米1/3。
到了腊月二十九,大人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烧猪头、猪尾,芦山风俗还要烧一块吊子肉。除烧肉、洗肉外,还要泡干竹笋、干萝卜、海带等干菜,要将除夕年饭所需的食材完全准备好,还要彻底打扫清洁卫生。
大年三十,大人们就忙着做年饭了。早晨吃过早饭,杀鸡的杀鸡,洗菜的洗菜,主厨的将猪头、猪尾、吊子肉放在大锅里煮。煮在肉锅里的一般还有泡好洗净的干菜,鲜菜有胡萝卜、白萝卜等。胡萝卜不切,用手掰成大段大段的,白萝卜切成大块大块的。干笋子、干萝卜用刀一切为二,海带切成块,煮上满满的一大锅。这种和菜一般要吃到正月初七左右。年饭中,鸡、鱼、猪头、猪尾必不可少。鸡司晨,鱼象征年年有余,猪头、猪尾象征来年生产生活有头有尾。
年饭是一大家人团聚的时光,忙碌了一年的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吃一顿饭,期盼来年红红火火,俗称团年。如果一大家人已分成几家,团年饭每家都做,时间提前或延后,吃了这家吃那家。
年饭做好后,会一家人用条盘端上猪头、整鸡,燃上香烛,先祭家仙,然后到父辈、祖辈的坟前祭祀后回家吃饭。吃饭时,靠近家仙的位置(俗称上席)是长辈坐的,敬酒的先敬长辈,鸡头也是孝敬长辈的。
除夕夜,还要祭灶神、猪神,贴好春联、门神。然后一大家人,坐在一起,拉家常,听长辈训导,俗称守岁。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后可平安过一岁。记得小时候能收到一毛、两毛的压岁钱就非常高兴了,一毛钱可买10个水果糖呢。
交年之时,燃放鞭炮迎接新年。这种习俗是一般人家的习俗,穷的人家就没有这么讲究,有杀不起年猪的,过年能吃上肉就不错了。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新衣服,早上吃完汤圆后,一家人就可出门看热闹了。20世纪50年代,每年过年,农村都组织有舞龙狮的或跩花灯的文艺队伍。舞龙狮的队伍人们会看得眼花缭乱,跩花灯队伍中花鼻子的诙谐会逗得人们捧腹大笑。无论富人、穷人,老人、小孩,都会热热闹闹、快快乐乐过一个大年初一。
舞龙狮和跩花灯的会断续活动到正月十五。一般在正月十五前,人们都不会外出做工或做农活的,老百姓中流传一句俗语“叫花子也有三天年”。大年初一,每家每户都是不扫地的,新年伊始,怕把财富扫出门。
大年初二,早饭必吃面条(那时农民吃面条不是容易的事)。初二的面条做法每家都比较讲究,比平时的面条要好吃得多。早饭后就可以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了,亲戚多的,拜了这家拜那家,正月十五前都是走亲戚探好友的好时光。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发拜年钱,所以小孩也是非常喜欢随大人一道拜年的。新年期间,是亲朋相聚难得的机会,是一年中人情礼往的平台,也是老百姓休养生息的传统惯例,象征着辞旧迎新,来年业兴财旺、平安幸福。
那时的一般农家,年猪不是象现在很大,大猪不过两百斤左右,所以即使新年期间也不是天天都可以吃肉。记得初一、初二过后,初五(又叫破五)可吃一顿肉,初七“人过年”也可吃一顿,然后一直到十五元宵节再吃一顿。当然,如有客人到家不在此例。其余时间往往是煎一点发馍或鸡儿子馍馍,将年饭时未吃完的和菜热上就吃了,是既简单又便捷的。
正月十五前还有一件较重要的事就是上坟,家族中所有男性在长辈的带领下,带上纸钱、香烛、鞭炮及猪头肉、香肠、酒等祭品,按家谱所记的先辈(坟还存在者)坟前,摆放祭品,点燃香烛,焚烧纸钱祭祀。记得小时跟随家族中长辈去上坟,各先辈的坟头不在同一地方,长辈们会带着我们逐一介绍,让我们记住。上坟时,还带有火锅(老式火锅,中间有孔柱烧木炭,孔柱外有锅煮菜),上完坟后,大家坐在一起,烫所带的猪头肉、香肠等吃。素菜则在坟地周围任意扯些萝卜、白菜、蒜苗,大人们喝酒,小孩吃肉,其乐融融。上坟,既记住了先辈,又凝聚了族人间的关系。
过年,大人们说除人外,与人类相关的动植物也有过年之说。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小时只知道,初一鸡过年,是不放鸡的(那时农家喂鸡都放养),初七人过年是要吃肉的,初八稻谷过年是不能煮米饭的。
过了元宵节后,才算过完大年。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元宵节。同春节一样,有几千年的历史。农村中,农民过元宵节还同城市不一样,城市人过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等习俗。农村人只有吃汤圆同城里人一样,而赏花灯则变成了放阳灯(孔明灯)。至于猜灯谜、放烟花等习俗,农村是没条件的,但农村也有其独特的习俗——放阳灯和偷青。
记得小时候总是屁颠屁颠跟着小伙子们糊阳灯、抢阳灯,那时的阳灯可比现在市面上卖的孔明灯大多了。正月十五晚上,到处都是放阳灯的人群。人们用蔑片圈成阳灯底部的圆圈,用细铅丝呈十字架绑在圆圈上,十字架中间突出一两寸左右铅丝,用几张白纸视圆圈大小糊成圆柱形,再用纸将顶部封严就成阳灯了。
放阳灯时,用清油浸泡过的草纸(俗称油钱子)或两片肥腊肉插在圆圈十字架突出的铅丝上,用火点燃油钱子或腊肉,将阳灯底部紧紧按在地上,待热气完全充满阳灯,阳灯有朝上的劲头时就放手,阳灯就升空了。放阳灯的人多,阳灯也多。阳灯升空后,望茫茫夜空,处处繁星飘荡,美不胜收。若有星星坠落,就是阳灯油尽,人们就会朝着阳灯落地的地方跑去抢阳灯了。抢阳灯时,无论大人小孩都会尽力奔跑,以抢到阳灯为荣,场景十分热闹。
偷青也是非常愉快的事,抢完阳灯就是偷青的时间了。偷青主要是偷蔬菜,萝卜、蒜苗、花菜、莴笋、白菜见啥偷啥,习俗既成,被偷者不会谩骂,偷者也偷得心安理得。蒜苗、花菜等比较高档的蔬菜是被偷的主要对象,偷到后往往多人坐在一起,烫火锅吃到深夜,小孩们也跟着玩到深夜。
正月十五过后,才算真正过完大年。记忆中,1958年后,就没再象那样过年了。
传统民俗节日——春分
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春分季节,自然界万物复苏,沉睡了一冬的野草已然伸出绿色的叶茎,落光了叶片的大树枝丫上又吐出了嫩嫩的新芽,和煦的阳光给人以暖暖的心意。唐朝大诗人杜甫有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分时节。春分,是继元宵节后又一个民俗节日。
春分是节日,又是祭祀庆典的日子。古代帝王春天祭日在这一天,春分祭日是历代国礼之一,从秦汉沿袭到明清。民间踏青也在春分时节正式开始,人们会放飞各式各样的风筝,姑娘们会把各色鲜花插在头上。
春分时节,对农民来说,更是春耕大忙的准备阶段。古之芦山,这一时节,农民们会准备肥料、种子、农具。春分一过即是春播,种玉米、种大豆、种蔬菜、整秧田,忙个不停;但春分这一天,农民们是不下地干活的。
记忆中,芦山人对春分这一节日是比较重视的,差不多同大年初一一样,早晨是要吃汤圆的,中午则要炖连蹄的腊膀。旧时农民吃肉是很少的,一般半月才能吃上一顿,叫做打牙祭,但只要有年猪杀的人家,总是千方百计留一个腊膀在春分这天炖。春分这天,一家人吃着炖腊膀,议论春耕,憧憬秋天好收成,怀揣着当年的希望。同样的,春分也是不扫地的。
旧时,春分还有一个习俗是炒虫,就是将玉米、大豆、小麦等混着炒熟,大人、小孩捧着吃。据说炒虫能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因为把虫炒死了,农作物再也不生虫了。
春分的这些习俗,1958年后,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腾鹏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