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川西农耕文化拾零(一)——以芦山县为例:赛秧曲┉┉‖李腾鹏
川西农耕文化拾零(一)
——以芦山县为例:赛秧曲┉┉
李腾鹏
赛秧曲
旧时,芦山插秧时节,乡邻互助,或几人或十多人帮忙一家。田野上,人们这里一簇,那里一团,边插秧边互拉山歌。歌声悠扬婉啭,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飘荡原野。内容或赞诚挚爱情,或祷五谷丰登,或颂乡里和睦,或诉民间疾苦……水田碧波、旱地青禾、山边松柏、农家炊烟绘就一幅悠美绝伦的山水画卷。加之山歌回旋其间,民虽不富,亦其乐陶陶。明谪天全司马尹梦壁有《游芦城》诗赞曰:“几处桔槔翻碧浪,满田秧曲赛黄莺。”
水碾 水磨
芦山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旧时,芦山人的主食为大米饭、玉米馍、小麦粑。粮食加工的主要工具是水磨、水碾。
水磨、水碾用水车带动。水车分为高车和平车两种,水力较小且地势落差稍大者用高车(一般建于山溪水边), 水力较大且地势落差较小者用平车(一般建于河边或水量充沛的大沟边)。
水车为圆轮状,木制,中有轴,外有水斗,斗与轴间用楅条相连,高车竖安装,平车平安装。水车轴与水磨、水碾连结,水冲水斗使水车轴转动,带动石磨、石碾。一个水车带动一副石磨或一座石碾。有的只装石磨,有的只装石碾,也有既安装石磨又安装石碾者,称碾带磨。
石碾主要用于加工稻米,有一圆形石砣,称碾砣,碾砣直径1米左右,厚约20厘米,中有方孔与一木制碾杆相连,碾杆连结水车轴,水车转动,碾砣随之于碾槽内转动。碾槽为几块凿为槽形的石块镶成的直径约2米的圆槽,碾杆的一端连碾砣,另一端有一小孔,中插小竹棍,其作用为将碾砣碾米上扬的稻米赶于糟内。
若磨面粉时,将碾杆取下用石磨。石磨用直经1米左右的青石或砂石凿成,圆形,厚20—30厘米,里面凿成齿状,分上下二扇。时芦山坝区石磨多于上扇中凿有方槽,有一拐状物与水车轴相连,水车转动,带动石磨上扇转动,将玉米、小麦磨成面粉。而山区石磨,则多用绳索将上扇吊起固定,水车带动石磨下扇转动磨面粉。磨面时,将磨出的面用箩筛筛下细面,粗的继续再磨,循环往复,直至磨细。
20世纪70年代,打米机、面粉机等粮食加工机械逐渐取代水碾、水磨,老百姓加工粮食不再用水碾、水磨。
灌 溉
芦山山溪纵横,水量充足,很多农田可自流灌溉。但也有很多地方因水低田高原因不能自灌,用水轮车(或称桔槔)、龙骨车等翻水灌田。
水轮车(或称桔槔),建于河边或溪边,用竹绑扎或用木制造,圆形,直径2-3米不等,中有轴,外有轮,轴与轮间有楅条相连,轮外围绑竹筒,河水或溪水冲转水车,竹筒随之装水转动,将水翻于田内。桔槔翻水为芦山一大景观,古人有诗句“一轮蛛网傍江河,辗转岸头携水过。”“机轮巧架夺天工,吸卷波澜妙莫穷。”“轮流不与浑仪异,吐纳犹堪太极同。”“水行不用推袳力,旱魃无烦祷祀劳。”描写这一景观。
龙骨车,是一种内结构似龙骨的翻水工具,木制,适宜于田与水沟落差极小的地方。龙骨车一般长1丈多,外用木板制成高、宽约为30厘米左右木箱,内有一木制如龙脊椎骨一节一节的链条,上有小木页,链条围有一轴,轴头有转轮,人脚踏(或手摇)转轮,带动链条转动,木页将水翻入田内。
除桔槔、龙骨车外,县人还有用水箢箕舀水灌田的。
背夹子 拐子 汗刮子
旧时,芦山不通公路。历经时千年的南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货物运输除少数由马帮承担外,大多靠背夫背运。芦山老百姓中青壮年在农闲时,也靠背背子维持生计。一般情况下,芦山青壮年背夫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是向西背茶包子到康定,二是向北背粮米到懋功。因域内虽是官路,但不平坦,挑夫不多,连单轮鸡公车都不能通行,背夫是主要运输者。除运货外,上山砍柴烧炭、种地送草粪、赶集卖菜等都离不开背夹子,因此背夹子、拐子、汗刮子就成了芦山农户必备的生产、生活工具。
背夹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前面的部分有两根上端相同稍弯曲的直径3公分左右的木头,一般是一根较坚硬的木头一分为二,将顶端、弯曲部分下方、底端分别用厚1.5公分,长30公分左右的木条穿枓固定。一般是下段稍宽,中部和底部的木条中间疏空,从疏空的地方穿蔑条将背堂编实。后面的部分是用长40公分左右的两根木条,上、下各固定在长30多公分的木条上,上窄下宽,且上下两根木条均需两端预留两寸左右,下端木条中间打一小孔。在距上端三分之一的地方,穿一根木条,木条中间也打一小孔,用蔑片或木片由中间木条小孔穿在下端木条小孔中。最后用蔑条或小绳将后面部分下端绑在前面部分下端上面10公分左右的地方,再在前后部分中部用小绳通过穿于木条中间蔑片或木片上部,将前后部分相连,就成为完整的背夹子了。小绳可视货物质量可长可短,比重大的,将小绳收短。比重小的,将小绳放长。
拐子是木制T字形的用于背夫背累了歇脚的物件。有天然木头制作的,但大多是用一横一竖两块木头制作的。木工制作拐子,用较坚硬的直径约2.5公分左右的圆木,长度以地到背夫臀部为宜,顶端横枓20公分左右木条,木条中间划槽就成。歇脚时背夫将拐子杵在地上,背夹子下端木条嵌于拐子上端木条槽内,两脚稍分开打直,同拐子成三角形,就可以歇脚了。拐子有不加任何物件的,但大多在接地的地方中间安上有钉的铁箍,叫钉钉拐。还有一种在下端安装带铁坨的铁箍,人们把它叫做坐墩拐子。无论钉钉拐还是坐墩拐子,都是为了增加拐子与地面的摩擦力,让歇脚时更稳当、更安全,也更结实。
汗刮子一般用竹片或蔑条做成。简单的就用新竹片在火上烤软,圈成直径约10公分左右的圆形就可以了。稍复杂的,用薄薄的蔑条多层紧紧地圈成同样是直径10公分左右圆圈做成。汗刮子往往用一根细绳拴在背夹子上手容易摸到的地方,汗多时随时可拿出来刮汗。
以前的背夫,往往会遇到路上没固定的地方歇息,背子重了,走不多远就要歇息,只有靠拐子了。
背夫打拐子歇脚,需要掌握好身体和拐子间的平衡,还要防止拐子打滑,这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也曾听到过因打拐子失误而致腰椎折断的故事。
小时候,随时可见10多个背夫在官路上,歇脚时排成一行,拐子杵在地上,嘘嘘着气,汗刮子掏出来,刮了汗后将汗甩出去。10多人动作整齐、和谐,是至今不能忘怀的景象。
现在,背夹子、拐子、汗刮子基本上没有了,老百姓收庄稼运输都用上三轮摩托了。但在古老的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石板或石阶上,还留下无数的当年背夫杵下的拐子窝,见证着那段古老而艰辛的历史。
鞋爪子脚码子
旧时,芦山人以农耕为主。没现在的水泥路,出门即是泥泞小道,若遇雨天,出门劳作,鞋爪子或脚码子就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鞋爪子一般是布鞋底上前后各钉上一个椭圆形的带有钉的铁环,一双鞋四个铁环,穿上后再泥泞的路也不打滑。见到以前的大妈、大娘先把鞋底纳好,到铁匠铺里把铁环钉上,最后将鞋帮上到鞋底上,一双鞋爪子就做好了。但布鞋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一般人都穿草鞋,脚码子就成了比较常用的防滑工具了。
脚码子同样用椭圆形铁环,不同的是一只鞋只用一个铁环。铁环横放在草鞋底,两端微微向上翘起,翘起处各有一小孔,用于穿绳拴草鞋。脚码子先于鞋底拴好,穿上草鞋后再绑在脚上。
鞋爪子和脚码子虽不起眼,但当是的农民必备。特别是雨天负重上下坡,没它们寸步难行。无论是割草还是打柴,抑或背粪上山,甚至长途背夫雨天在路上,没有它们,轻者会摔得鼻青脸肿,重者手断脚残。记得有一次同大人一道上山打笋子,去时天晴,中途遇雨,没带脚码子,无法行走。大人就砍一根竹子,划成蔑条,拧成几股,做成象脚码子一样的圆圈,绑在草鞋上,才走回家。听大人们说,那叫脚扣子,虽没脚码子防滑效果好,但也有一定防滑效果。
鞋爪子和脚码子在泥泞道路上使用是非常好的防滑工具,但在石头路上行走就要注意了。特别是山沟中不平的石头路,因铁爪和石头间摩擦力太小,非常容易打滑,所以行走时一定要避开不平的石头,否则很容易摔倒。
鞋爪子和脚码子在上世纪80年代后就很少有人用了,现在估计再也没人使用了。
草墩和秧毡
旧时的农村没电,照明用清油灯,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用上煤油灯。清油灯和煤油灯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条件长期使用,加之当时农村根本谈不上什么文化生活,因此夏天人们晚上总是围坐在凉爽处吹牛,冬天则一家或几家人围坐在火塘边或火炉旁摆龙门阵以消磨时间。如果你有幸到农户家串门,会看到火塘或火炉旁人们坐的凳子有稻草做的,那叫草墩。因那时老百姓比较穷,做板凳费钱,而草墩自己可做,且草墩坐上去柔软舒服,所以草墩是平常百姓家常用的物件。
草墩做法比较简单,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做。做草墩时,先把稻草晒干,编成40公分左右宽的草帘,再将草帘裹成直径30公分左右的圆柱,用坚实的篾条紧紧地捆好就行了。一般要捆二至三道,坐起来才结实,不歪斜。
除草墩外,有些农家还有一种褥子一样的东西叫秧毡,也叫草鞯。当时很多人家没钱购置被褥,就用秧毡代替被褥。
秧毡的做法也比较简单,把插秧时用不完的秧苗洗净,晒干,然后编织成三尺多宽的草帘。编织时将秧苗的根须编在面上,无论当褥子垫或当被子盖,都是非常柔和的,可用来御寒。不足之处在于跳蚤、臭虫容易躲藏。乾隆年间,芦山知县朱黼有诗描写当时芦山农民的生活景象:“不种桑麻不种棉,御寒无具耸双肩。宵来冷气侵入骨,草鞯棕衣也得眠。”
20世纪50年代,芦山还有人家用秧毡,60年代后就再也没见到过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腾鹏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