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巴蜀记忆>详细内容

【记忆】红军到来前的渠县‖雷映松

作者:雷映松(渠县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11-12 19:10:29 浏览次数: 【字体:

红军到来前的渠县

雷映松

民国8年(1919年),四川开始形成防区制。各个军阀为争夺防区,连年混战,渠县深受战争之害,人民苦不堪言。

十多年间,渠县境内的军阀混战十余次。其中最大的一次是一、二军混战。为争夺渠县,刘湘指使杨森率二军3万多人进攻渠县,熊克武部下但懋辛(一军军长)率部与之对敌。双方首先在渠县卷硐乡激战,一军退入渠城,二军追至渠东,炮轰渠城,一军逐步后退。继后两军先后在新市、宝城、有庆、中滩、静边等地混战。这次混战月余,祸及渠县南部地区,战火烧百余里,“铳炮之声不绝”。最后,一军虽打败了二军,但此次混战,渠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死伤数千人。

杨森(上)、但懋辛(下)

渠县稻田(1909年)

民国13年(1924年)4月,11师师长罗泽洲派熊玉璋旅驻防渠县,渠县成为军阀罗泽洲防区。民国17年(1928年)12月底,杨森被刘湘打败,率残部5师2旅逃到渠县,罗泽洲安排杨部分驻渠县三汇、土溪、流溪、有庆等地,军部驻城东,军需由罗部供给。罗为保障供给,不惜加重渠县人民负担,每年除预征田赋7至9次外,另征客军伙饷。罗、杨两部驻渠近5万人,一个县供养几万人的军队,渠县人民不堪重负,驻军费用也时有困难。杨部是客军,要靠罗泽洲供给,没有征收赋税的权利,再困难也只得忍耐。

罗泽洲(字平章)像

民国19年(1930年)10月,罗泽洲下属哗变,杨森乘机赶走罗泽洲,渠县成为杨森防区。杨森霸占渠县后,有了征收田赋的权利,除每年预征6次田赋外,苛捐杂税名目繁多,达40多种。以“烟苗捐”为例,种鸦片要征“烟苗捐”,不种鸦片的要征“懒捐”,吸食鸦片的要征“红灯捐”。民国20年(1931年),杨森部征“烟苗捐”(不含懒捐和红灯捐)5万元,民国21年(1932年)征8.4万元,先后共征33.4万元,平均每年征3.34万元,加上田赋和各种附加税,总计征95.63万元,为民国初年田赋税收的11.59倍,为清末田赋税收的13.16倍。杨森部驻渠的赋税超过他的恩人罗泽洲,也超过民国初年,更超过清朝末年,是渠县历史赋税最重的时间,也是渠县人民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期,人民无以维生,流亡转徙,饿殍载道,短时期死亡11万多人。

渠县的耕地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占总人口10%的地主占有耕地81%,而占总人口90%的农民只占耕地19%。农民为了生存,只有租种地主的土地,其租谷一般是三七分成,个别地主甚至用倒二八分成,即农民一年辛苦到头,只能得到三成或二成。正常年景,农民交了地租所剩无几,增加点糠菜,还可勉强活命,如遇自然灾害,租交不齐,只有接受高利贷盘剥。

高利贷利息一般是三分六,如借10元,年息3.6元。农民一旦落入高利贷陷阱,难以自拔,甚至家破人亡。

渠县人民除了遭受军阀混战、沉重的赋税、地主的盘剥,还要受土匪抢劫和自然灾害之苦,听说红军已到通南巴,穷人翻身得解放,心中暗自高兴,盼望红军早日到渠县。

民国时期驻军田赋预征统计表








项目名录

年度

征收货币

税负





种类

单位

每斗计征

年征数

合计




预征

16 ~41

银币

2.492

83439



42 ~54

银币

2.615

84904




军团费

16 ~17

银币

0.5

16750.35

33500.7

司法费

16 ~17

银币

0.2

6700

13400


中校费

16 ~17

银币

0.35

11725.24

23450.48


兵差费

16

银币

0.35

11725.24

11725.24


县志费

17

制钱

千文

0.3

10050.2

10050.2


市政费

17

制钱

千文

0.2

6700.14

6700.14


客军伙饷

41 ~54

银币

1.5

50251.05



“ 剿赤” 补助

23 ~24

银币

0.849

28442.09

56844.19


临时军费

24

银币

三倍




保安费

24

银币

0.849

28442.09

28442.09


慰劳费

24

银币

4.1




粮柱票钱

36 ~54

银币

0.06

2010.042

38190.79


团甲手续费

36 ~54

银币

0.051

1708.535

32462.18


民国元年至15 年田赋征收统计表








项目名录

年度

征收货币

税负





种类

单位

每斗计征

年征数

合计




正税

1 ~15

银币

0.3075

10303.9



副税

1 ~15

银币

1.9324

64736



征解费

3 ~15

银币

0.224

7504

97552


练费

1 ~2

制钱

千文

0.3

10050

20100

3 ~4

银币

0.105

3517.57

7035.14



6 ~7

制钱

千文

1

33500.7

67001.4



8 ~11

制钱

千文

2

67001.4




12 ~13

制钱

千文

1

33500.7

67001.4



警费

5 ~6

银币

0.105

3517.57

7035.14


12

制钱

千文

0.15

5025.1

5025.1



13

制钱

千文

0.2

6700.14

6700.14



学钱

6 ~7

银币

0.105

3517.57

7035.14


8 ~10

制钱

千文

0.2

6700.14

20100.4



11 ~13

制钱

千文

0.3

10050.2

30150.6



团捐

5

制钱

千文

1

33500.7

33500.7


11

制钱

千文

1.3

43550.9

43550.9



12

制钱

千文

0.2

6700.14

6700.14



13

制钱

千文

0.3

10050.2

10050.2



14 ~15

银币

0.55

18425.39

36850.78



息钱

11 ~13

制钱

千文

0.5

16750.35

50251.05


县志费

12 ~13

制钱

千文

0.2

6700.14

13400.2


借款

12

制钱

千文

0.15

5025.1

5025.1


预备费

12 ~13

制钱

千文

0.4

13400.2

26800.4


军团费

14 ~15

银币

0.5

16750.35

33500.7


中校费

14 ~15

银币

0.15

5025.11

10050.22


筹还兵差费

15

银币

0.2

6700.14

6700.14


票钱

15

制钱

千文

0.06

2010

2010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雷映松(渠县地方志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